一种矿山架线式电机车可自动换向和升降的受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6360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机车供电配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矿山架线式电机车可自动换向和升降的受电装置,包括电机车框架,电机车框架上设置有有底座支架,所述底座支架上端设置有绝缘棒,绝缘棒的中间位置与底座支架上端活动连接,所述绝缘棒的一端设置有配重,绝缘棒的另一端设置有棍动棒支架,所述绝缘棒与棍动棒支架的中间位置活动连接,棍动棒支架的一端设置有棍动棒支架配重,棍动棒支架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设置有棍动棒,棍动棒上设置有碳刷架及导线;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棍动棒将受电器由滑触式改为滚动式,并设计加装一个碳刷插入碳刷架及导线内与牵引线接触导电,此方法不仅解决了滚动式接触良好的导电性能,更能满足滚动轴承的良好转动。

A power receiving device of mine stringing electric locomotive with automatic reversing and lif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山架线式电机车可自动换向和升降的受电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机车供电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矿山架线式电机车可自动换向和升降的受电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矿用电机车供电多为滑触式牵引线,沿轨道上方架设,电机车依靠车载受电装置与牵引线接触得电,再通过受电装置上的连接导线传导于机车,因牵引线与受电装置为滑动摩擦,故磨损较大更换频繁,耗材与维修较大。其次,受井下巷道空间条件所限,牵引线高低和水平波折与轨道中心随地压变化而改变,特别是弯道处变化更大,不能有效的接触,运行时有断续接触导电现象,不利于机车安全运行。再则,若将受电器由滑动式改为滚动式与牵引线接触,其传导电源产生放电弧光打火现象,如无轴承棍动,则滚套与轴摩擦放电打火磨损较快,滚动阻力大,运行时出现半棍动半滑动状态;如滚套有轴承棍动,则滚动轴承产生放电打火现象,轴承又损坏频繁,严重时打火产生斑点卡死不能转动,不利于井下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安全运行可靠,维修成本低,使用效率高的一种矿山架线式电机车可自动换向和升降的受电装置。为了满足上述目的,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山架线式电机车可自动换向和升降的受电装置,包括电机车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车框架上设置有有底座支架(9),所述底座支架(9)上端设置有绝缘棒(5),所述绝缘棒(5)的中间位置与底座支架(9)上端活动连接,所述绝缘棒(5)的一端设置有配重(10),所述绝缘棒(5)的另一端设置有棍动棒支架(3),所述绝缘棒(5)与棍动棒支架(3)的中间位置活动连接,所述棍动棒支架(3)的一端设置有棍动棒支架配重(4),所述棍动棒支架(3)的另一端通过轴承(2)设置有棍动棒(1),所述棍动棒(1)与电源连通的牵引线(12)接触,所述棍动棒(1)上设置有碳刷架及导线(13),所述棍动棒(1)受电后通过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山架线式电机车可自动换向和升降的受电装置,包括电机车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车框架上设置有有底座支架(9),所述底座支架(9)上端设置有绝缘棒(5),所述绝缘棒(5)的中间位置与底座支架(9)上端活动连接,所述绝缘棒(5)的一端设置有配重(10),所述绝缘棒(5)的另一端设置有棍动棒支架(3),所述绝缘棒(5)与棍动棒支架(3)的中间位置活动连接,所述棍动棒支架(3)的一端设置有棍动棒支架配重(4),所述棍动棒支架(3)的另一端通过轴承(2)设置有棍动棒(1),所述棍动棒(1)与电源连通的牵引线(12)接触,所述棍动棒(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沛吴雪莹王玉征烟世兴曾体强贾玉鑫
申请(专利权)人: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