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流化床预热室送粉方法及设备、燃料处理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4163350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预热室的送粉方法,包括步骤:将包括粉状燃料与送粉风的燃料流送入浓淡分离装置;基于浓淡分离装置将燃料流分离为浓相气流和稀相气流;和将浓相气流从循环流化床预热室下部通入预热室,以及将稀相气流从预热室底部通入预热室。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预热室的送粉设备,包括:浓淡分离装置,具有供燃料流进入的燃料流入口,稀相气流出口与浓相气流出口,燃料流为粉状燃料与送粉风的混合流,其中:稀相气流出口通过第一管道与预热室底部相通;浓相气流出口通过第二管道与预热室下部相通。

Powder feeding method and equipment and fuel treatment equipment in preheating chamber of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循环流化床预热室送粉方法及设备、燃料处理设备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涉及锅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预热室送粉方法及设备,一种燃料处理设备,一种循环流化床预热室的调节方法,以及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
技术介绍
煤炭是中国主要的化石能源,其中烟煤是中国电站锅炉和工业锅炉燃用的主要煤种,而无烟煤由于挥发分含量低,通常存在着火困难、低负荷下着火稳定性差,NOx等问题。煤化工领域每年产生大量副产品,如热解半焦和气化残炭等,此类燃料依然具有较高的含碳量和热值,燃烧是这类燃料回收利用最有效地方式之一。然而这类燃料挥发分含量往往较无烟煤更低,其存在的问题较无烟煤更加严重。因此,如何实现此类低挥发分碳基燃料的清洁高效燃烧利用,已成为制约煤炭清洁高效梯级利用产业化应用的关键技术瓶颈,亟待解决。中国专利CN201410367608提出一种粉状燃料自预热装置和方法、粉状燃料燃烧锅炉系统。其基于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提出了一种粉状燃料自预热方法,在循环流化床预热室的底部设置有锥形部,利用风粉输送管将粉状燃料与一次风的风粉混合物经由锥形部输送到预热室内部,粉状燃料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循环流化床预热室的送粉方法,包括步骤:/n将包括粉状燃料与送粉风的燃料流送入浓淡分离装置;/n基于浓淡分离装置将燃料流分离为浓相气流和稀相气流;和/n将浓相气流从循环流化床预热室下部通入预热室,以及将稀相气流从预热室底部通入预热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流化床预热室的送粉方法,包括步骤:
将包括粉状燃料与送粉风的燃料流送入浓淡分离装置;
基于浓淡分离装置将燃料流分离为浓相气流和稀相气流;和
将浓相气流从循环流化床预热室下部通入预热室,以及将稀相气流从预热室底部通入预热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将稀相气流与流化风汇合后一起通入预热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
将稀相气流与流化风通入混合风室后混合后一起通入预热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将稀相气流与流化风分别通入预热室。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浓相气流中粉状燃料与送粉风的比例为0.3-5.0kg粉状燃料∶1m3空气。


6.一种循环流化床预热室的调节方法,包括步骤:
提供浓淡分离装置,所述浓淡分离装置包括:
供燃料流进入的燃料流入口;
稀相气流出口,稀相气流出口与预热室底部相通;
浓相气流出口,浓相气流出口与预热室下部相通,以及
通过如下至少一种方式调节预热室负荷或者温度:
(1)调整燃料流的流量;
(2)调整燃料流的固气比;
(3)调整通入预热室的流化风量;
(4)调整浓相气流或者稀相气流的固气比;
(5)调整浓相气流和稀相气流的风量分配。


7.一种循环流化床预热室的送粉设备,包括:
浓淡分离装置,具有供燃料流进入的燃料流入口,稀相气流出口与浓相气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满承波朱建国李诗媛刘敬樟高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