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矿局部通风机用气体消声导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6276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矿局部通风机用气体消声导流装置,包括多级导流消声锥、定位支架组件、保护罩和连接法兰,多级导流消声锥呈上下叠压、间隙式分布;每一级导流消声锥的导流锥开口逐渐增大,导流筒的直径与导流锥开口孔径相匹配也逐渐增大;导流锥和导流筒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铺贴隔音毡;所述的定位支架组件包括多根支撑杆和衔接环,支撑杆设于每级导流消声锥的支撑台之间,衔接环与连接法兰的上端面连接;保护罩呈下端开口的筒状结构,保护罩上均匀开有多个通风孔,保护罩罩设在多级导流消声锥上;连接法兰的下端用于与通风机进风口连接;本装置能够使气体沿轴向及环形进风口进入装置内,从进风的源头减小气流噪声,在保证通风效率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气流噪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矿局部通风机用气体消声导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通风降噪
,尤其涉及一种采矿局部通风机用气体消声导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煤矿局部通风所应用的通风机多为对旋式防爆轴流风机,该类风机在工作中产生的噪声很高,根据多个矿井下现场实测,在风机已安装现有的消声器的情况下,一般在距风机一米处的噪声声压级平均高达95至115分贝,该噪声值高于国家《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要求10至30分贝,噪声超标量很高。目前一部分风机生产厂家在风机的进出口安装有消声器但消声器的降噪量均在10分贝以下,但是,降噪效果很差。同时,风机进口采用锥筒集流器,本身的流量损失较大,引导气体进入叶轮的流动状态不佳,风流沿导流帽或消声器轴向进入流道,并未充分考虑风机对进风口噪声控制;导致空气的流动噪声较高。传统的导流帽或消声器在结构组合方式及安装方式上存在缺陷,重量大、加工安装不方便等不足之处。另外,由于矿井中的工作空间狭小,噪声不容易衰减,通风机所产生的噪声会对工作环境造成严重的噪声污染,噪声危害工作人员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而且由于风机噪声的掩蔽效应使处于噪声环境中工作的人员无法进行语言交流和不能及时判定及应对周围工作环境中所发生的变化,并且由于噪声的干扰还会使在噪声环境中人的精力分散,工作效率降低,因此在噪声环境中极易产生不安全事故,因受局部通风机噪声的影响而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屡见不鲜;因此无论从劳动保护方面和安全生产方面都急需有一种能够将局部通风机的噪声降低至符合国家《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的高效的消声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矿局部通风机用气体消声导流装置,能够使气体沿径向及环形进风口进入装置内,从进风的源头减小气流噪声,在保证通风效率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气流噪声。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采矿局部通风机用气体消声导流装置,包括多级导流消声锥、定位支架组件、保护罩和连接法兰,所述的多级导流消声锥呈上下叠压、间隙式分布,每级包括一个倒置的圆锥体结构的导流锥,导流锥的上边沿向外平行延伸形成环状的支撑台,导流锥的尖端设有开口,开口处连接一个导流筒;每一级导流消声锥的导流锥开口逐渐增大(扩大),导流筒的直径与导流锥开口孔径相匹配也逐渐增大;导流锥和导流筒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铺贴隔音毡;所述的定位支架组件包括多根支撑杆和衔接环,支撑杆设于每级导流消声锥的支撑台之间,末级导流消声锥的支撑台下方的支撑杆下端与衔接环上端面固定,衔接环与连接法兰的上端面连接;所述的保护罩呈下端开口的筒状结构,保护罩上均匀开有多个通风孔,保护罩罩设在多级导流消声锥上,保护罩下端与衔接环上端面固定;所述的连接法兰的下端用于与通风机进风口连接。所述的多级导流消声锥采用三级,包括上级导流消声锥、中间级导流消声锥和末级导流消声锥,上级导流消声锥的导流筒悬架位于中间级导流消声锥的导流锥内,所述的中间级导流消声锥的导流筒悬架位于末级导流消声锥的导流锥内,末级导流消声锥的导流筒下端位于衔接环的上方。所述的上级导流消声锥、中间级导流消声锥和末级导流消声锥均采用金属板材或者橡胶或塑料塑形制作。所述的保护罩包括主罩筒、过度环和衔接筒,由多孔板制作而成;主罩筒的顶部与上级导流消声锥的支撑台抵触焊接,主罩筒的内侧壁分别与三级导流消声锥的支撑台外边沿焊接固定;主罩筒的下边沿与过度环的外圆环焊接,过度环的内圆环与衔接筒的上边沿焊接,衔接筒的下边沿与衔接环上端面固定。本专利技术利用三级导流消声锥,三级导流消声锥呈上下叠压、间隙式分布,每一级导流消声锥的导流锥开口逐渐增大,导流筒的直径与导流锥开口孔径相匹配也逐渐增大。导流锥开口逐渐增大,导流筒的直径逐渐增大的作用一方面保证上级导流筒排放的风流能够顺利的向通风机进风口导入,另一方面保证本级的风流能够通畅的通过本级的导流筒。三级导流消声锥由上向下同轴安装固定,导流锥内形成连通进气端口的渐扩式导流筒的气流通道,在进气端口形成环形进风口,能够使气体沿径向及环形进风口进入多级导流消声锥内,并能使气流从圆周方向进入多级导流消声锥内,从进风的源头减小气流噪声,在保证通风效率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气流噪声。同时,导流锥和导流筒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铺贴隔音毡,当风流进入保护罩后,与导流锥和导流筒的内表面和外表面进行碰撞冲击,风流本身携带的噪声及碰撞发出的噪声均由隔音毡进行吸音处理,从而降低噪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透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铺贴隔音毡的透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多级导流消声锥、定位支架组件、保护罩1和连接法兰2,所述的多级导流消声锥呈上下叠压、间隙式分布,每级包括一个倒置的圆锥体结构的导流锥3,导流锥3的上边沿向外平行延伸形成环状的支撑台4,导流锥3的尖端设有开口,开口处连接一个导流筒5;每一级导流消声锥的导流锥3开口逐渐缩小,导流筒5的直径逐渐增大;导流锥3和导流筒5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铺贴隔音毡6。如图2所示,所述的定位支架组件包括多根支撑杆7和衔接环8,支撑杆7设于每级导流消声锥的支撑台4之间,末级导流消声锥C的支撑台4下方的支撑杆7下端与衔接环8上端面固定,衔接环8与连接法兰2的上端面连接。支撑杆7的作用是支撑每级的导流消声锥,使得导流消声锥上下级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方便风流的进入。不仅仅起到支撑的作用,同时,起到一定的限定定位作用,将上下级导流消声锥之间的间距控制在一定距离,即保证通风量高,又保证降噪率效果佳。经过反复的实验,发现将上级的导流筒5下端部设于下一级导流筒5上方1-3cm处为最佳效果。所述的保护罩1呈下端开口的筒状结构,保护罩1上均匀开有多个通风孔9,保护罩1罩设在多级导流消声锥上,保护罩1下端与衔接环8上端面固定;所述的连接法兰2的下端用于与通风机进风口连接。所述的多级导流消声锥采用三级,包括上级导流消声锥A、中间级导流消声锥B和末级导流消声锥C,上级导流消声锥A的导流筒5悬架位于中间级导流消声锥B的导流锥3内,所述的中间级导流消声锥B的导流筒5悬架位于末级导流消声锥C的导流锥3内,末级导流消声锥C的导流筒5下端位于衔接环8的上方。本专利技术不仅仅限于三级,根据使用环境情况进行设定,采用一级、二级、四级、五级、多级等均可。所述的上级导流消声锥A、中间级导流消声锥B和末级导流消声锥C均采用金属板材或者橡胶或塑料塑形制作。如图1-3所示,所述的保护罩1包括主罩筒10、过度环11和衔接筒12,由多孔板制作而成;主罩筒10的顶部与上级导流消声锥A的支撑台4抵触焊接,主罩筒10的内侧壁分别与三级导流消声锥的支撑台4外边沿焊接固定;主罩筒10的下边沿与过度环11的外圆环焊接,过度环11的内圆环与衔接筒12的上边沿焊接,衔接筒12的下边沿与衔接环8上端面固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矿局部通风机用气体消声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级导流消声锥、定位支架组件、保护罩和连接法兰,所述的多级导流消声锥呈上下叠压、间隙式分布,每级包括一个倒置的圆锥体结构的导流锥,导流锥的上边沿向外平行延伸形成环状的支撑台,导流锥的尖端设有开口,开口处连接一个导流筒;每一级导流消声锥的导流锥开口逐渐增大,导流筒的直径与导流锥开口孔径相匹配也逐渐增大;导流锥和导流筒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铺贴隔音毡;所述的定位支架组件包括多根支撑杆和衔接环,支撑杆设于每级导流消声锥的支撑台之间,末级导流消声锥的支撑台下方的支撑杆下端与衔接环上端面固定,衔接环与连接法兰的上端面连接;所述的保护罩呈下端开口的筒状结构,保护罩上均匀开有多个通风孔,保护罩罩设在多级导流消声锥上,保护罩下端与衔接环上端面固定;所述的连接法兰的下端用于与通风机进风口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矿局部通风机用气体消声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级导流消声锥、定位支架组件、保护罩和连接法兰,所述的多级导流消声锥呈上下叠压、间隙式分布,每级包括一个倒置的圆锥体结构的导流锥,导流锥的上边沿向外平行延伸形成环状的支撑台,导流锥的尖端设有开口,开口处连接一个导流筒;每一级导流消声锥的导流锥开口逐渐增大,导流筒的直径与导流锥开口孔径相匹配也逐渐增大;导流锥和导流筒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铺贴隔音毡;所述的定位支架组件包括多根支撑杆和衔接环,支撑杆设于每级导流消声锥的支撑台之间,末级导流消声锥的支撑台下方的支撑杆下端与衔接环上端面固定,衔接环与连接法兰的上端面连接;所述的保护罩呈下端开口的筒状结构,保护罩上均匀开有多个通风孔,保护罩罩设在多级导流消声锥上,保护罩下端与衔接环上端面固定;所述的连接法兰的下端用于与通风机进风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矿局部通风机用气体消声导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文学杨纪民田润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绿典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