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泡及自清灰沉淀斜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3039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泡及自清灰沉淀斜板,包括消泡组件、斜板冲灰组件和主供水管,主供水管呈环形管道,设于浓缩池体的上边沿内围侧,主供水管的上侧间隔设有多根一级支管,一级支管通过三通接口分别连通一根消泡支管和一根冲灰支管;所述的消泡组件包括环形阻挡板和消泡喷头,消泡喷头连通消泡支管;所述的斜板冲灰组件由多个梯形结构的斜板冲灰单元组合而成,斜板冲灰单元的上端向内、下端向外倾斜设置,且斜板冲灰组件呈锥台状结构设于煤泥浓缩池内部;本装置能够自动冲洗煤泥浓缩池沉淀下的污垢,并能消除表面的泡体,大大提升污泥清理速度,并降低清理操作难度,采用周期性自清洗的方式,避免人工清洗造成的危险。避免人工清洗造成的危险。避免人工清洗造成的危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泡及自清灰沉淀斜板


[0001]本技术涉及煤泥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消泡及自清灰沉淀斜板。

技术介绍

[0002]煤泥浓缩池作为冶金、浮选行业的一个核心构筑物,是实现煤泥水循环利用的关键技术设备,其主要由浓缩池和耙式刮泥机构成,用于污泥浓缩。其运行原理是把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水,用水泵把它抽放到浓缩池,通过投加混凝剂实现尾水净化。产生的净水通过浓缩池上部的集水槽回流至清水池,产生的煤泥通过耙式刮泥机汇集到浓缩池底部中心集泥区,然后通过污泥泵输送至加压过滤机。
[0003]目前,煤泥浓缩池的运行过程中存在如下弊端:1:由于选煤工艺要求,需要一定剂量浮选剂,导致尾水中含有许多大小不等的气泡,气泡表面含有微小固体颗粒,大量气泡漂浮在水上面,通过集水槽堰板流入清水池,同样影响水的循环利用。2:由于进水采用管道直接输送至浓缩池中央区域,这样导致水在沉降过程中会走短路,沉淀时间大大缩短,达不到应有沉淀效果,从而影响水质。
[0004]针对这种状况,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精煤、中煤的质量,也影响着煤泥的压滤。怎样找到一种设备能够解决这一问题成为必须面对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消泡及自清灰沉淀斜板,通过消泡和增加反应、沉淀时间,能够保持尾水处理效果稳定,为后面水的循环利用打下基础;通过一定的控制程序,周期性的自动清洗装置上面的煤泥,循环性的喷洒环形阻挡板内围的气泡,实现安全生产的连续性、稳定性。
[0006]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消泡及自清灰沉淀斜板,包括消泡组件、斜板冲灰组件和主供水管,主供水管呈环形管道,设于浓缩池体的上边沿内围侧,主供水管的上侧间隔设有多根一级支管,一级支管通过三通接口分别连通一根消泡支管和一根冲灰支管;所述的消泡组件包括环形阻挡板和消泡喷头,环形阻挡板设于浓缩池体的集水槽上边沿内侧,消泡喷头连通消泡支管;所述的斜板冲灰组件由多个梯形结构的斜板冲灰单元组合而成,斜板冲灰单元的上端向内、下端向外倾斜设置,且斜板冲灰组件呈锥台状结构设于煤泥浓缩池内部。
[0008]所述的斜板冲灰单元包括上端开口的梯形底槽和沉淀斜板,沉淀斜板由多块梯形封板由上而下依次叠压设置,多块梯形封板的面积由小到大,形成整块盖板,沉淀斜板与梯形底槽之间形成的腔体成为储水腔;同时,上一块封板的下边沿叠压在下一块封板的上边沿上方,且设有间隙,上下两块封板的间隙对接缝形成喷射口;储水腔连通有进水管,进水管用于连通冲灰支管。
[0009]所述的沉淀斜板或者采用一整块盖板,盖板上由上而下开设有多条平行的条状喷吹口,喷吹口的喷吹方向沿着沉淀斜板上表面向下。
[0010]所述的喷吹口的下边沿着沉淀斜板向槽腔内凹陷,形成平滑喷射口。
[0011]所述的消泡喷头采用圆柱体喷头,包括圆柱体结构的喷头体,喷头体水平设置,喷头体连通消泡支管,喷头体的前端部水平设有多排喷水孔,多排喷水孔所在圆柱面对应的夹角范围为:0<β<90
°
;且每个喷水孔的中心轴与圆柱体的轴线垂直。
[0012]本技术将本装置环形安装在靠近煤泥浓缩池的集水槽内围,当絮凝反应的煤泥水通过该装置时,煤泥水上部漂浮的气泡被环形阻挡板挡在其内部,然后通过消泡组件的运行将其消掉,保证了水质的稳定;同时,含有悬浮物的煤泥水被环形阻挡板挡住,不能直接水平进入集水池,而是在该装置的下端通过后,再缓慢上升进入集水槽,这样就增加了沉淀时间,进一步保证了处理效果;由于该装置的特殊结构和安装方式,使其与浓缩池的池壁围成了上大下小的空间,使煤泥水的上升流速由快变慢,这样更有利于悬浮物的沉淀;再者,通过周期性的自动清洗沉淀斜板上面的煤泥,循环性的喷洒环形集泡管挡住的气泡,实现安全生产的连续性、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附图3中的A的放大图
[0017]图5为本技术的消泡喷头剖视图;
[0018]图6为本技术的斜板冲灰单元立体图;
[0019]图7为本技术的斜板冲灰单元中的梯形封板的侧视图;
[0020]图8为本技术的斜板冲灰单元中的盖板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主要是用于煤泥浓缩池1中,加速沉淀物的排放速度,并对浓缩池1体表面的泡体进行消除,以免造成二次污染。本技术包括消泡组件、斜板冲灰组件和主供水管2,主供水管2呈环形管道,设于浓缩池1体的上边沿内围侧,主供水管2连通净水源,采用一个环状进水分配管,便于高压水源的连接,不用再采用独立的分配器,增加额外的配件费用。主供水管2的上侧均匀间隔设有多根一级支管3,一级支管3的作用是对净水进行均匀的分配,一级支管3通过三通接口分别连通一根消泡支管4和一根冲灰支管5。一级支管3上设有电磁阀,自动控制管道的开启,周期性的进行消泡和冲洗。
[0022]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的消泡组件包括环形阻挡板6和消泡喷头7,环形阻挡板6设于浓缩池1体的集水槽上边沿内侧,用于阻挡泡体顺着水流流入集水槽,进一步流入下一池体,造成二次污染;消泡喷头7连通消泡支管4;本技术的消泡喷头7采用圆柱体喷头,圆柱体喷头在同体积的几何体中的喷射面积更大,因为本装置主要是针对大面积聚集在一起的泡体,所以,需要大面积的喷射,以达到快速、精准的消泡。如图5所示,圆柱体喷头包括圆柱体结构的喷头体71,喷头体71水平设置,喷头体71连通消泡支管4,喷头体71的前端部水平设有多排喷水孔72,多排喷水孔72所在圆柱面对应的夹角范围为:0<β<90
°
;且每个喷水孔72的中心轴与圆柱体的轴线垂直,如此设计,是根据流体学原理,因为流体以45
°
喷射
出去能够达到更大的冲击力,从而更好的击破泡体。
[0023]本技术的斜板冲灰组件由多个梯形结构的斜板冲灰单元8组合而成,如图6所示,斜板冲灰单元8的上端向内、下端向外倾斜设置,且斜板冲灰组件呈锥台状结构设于煤泥浓缩池1内部。
[0024]本装置的斜板冲灰单元8包括上端开口的梯形底槽81和沉淀斜板82,沉淀斜板82采用两种结构,如图6和图7所示,一种是:沉淀斜板82由多块梯形封板83由上而下依次叠压设置,多块梯形封板83的面积由小到大,形成整块封板,沉淀斜板82与梯形底槽81之间形成的腔体成为储水腔;同时,上一块封板的下边沿叠压在下一块封板的上边沿上方,重叠部分设定为1厘米左右较佳,且设有间隙,间隙设定为1毫米左右较佳,上下两块封板的间隙对接缝形成喷射口84;储水腔连通有进水管85,进水管85用于连通冲灰支管5。
[0025]如图6和图8所示,另一种是:沉淀斜板82或者采用一整块盖板,盖板上由上而下开设有多条平行的条状喷吹口86,喷吹口86的喷吹方向沿着沉淀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泡及自清灰沉淀斜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消泡组件、斜板冲灰组件和主供水管,主供水管呈环形管道,设于浓缩池体的上边沿内围侧,主供水管的上侧间隔设有多根一级支管,一级支管通过三通接口分别连通一根消泡支管和一根冲灰支管;所述的消泡组件包括环形阻挡板和消泡喷头,消泡喷头连通消泡支管;所述的斜板冲灰组件由多个梯形结构的斜板冲灰单元组合而成,斜板冲灰单元的上端向内、下端向外倾斜设置,且斜板冲灰组件呈锥台状结构设于煤泥浓缩池内部;所述的斜板冲灰单元包括上端开口的梯形底槽和沉淀斜板,沉淀斜板由多块梯形封板由上而下依次叠压设置,多块梯形封板的面积由小到大,形成整块盖板,沉淀斜板与梯形底槽之间形成的腔体成为储水腔;同时,上一块封板的下边沿叠压在下一块封板的上边沿上方,且设有间隙,上下两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文学杨纪民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绿典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