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循环合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6249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循环合模装置,包括合模油缸、辅助油缸、移模油缸、定模板和动模板。移模油缸用于提供驱动动模板移动的动力,而合模油缸和辅助油缸之间则通过设置第一通道,使其形成内循环工作,即当动模板在移动时,液压油能于合模油缸的工作有杆腔、工作无杆腔和辅助油缸之间进行快速的循环移动,以提供辅助动模板在移动时的需求动力,降低能量的消耗和加工成本,并提高合模效率,同时,合模油缸中能通过控制中心孔和外孔的进油与否,来实现阀门的开启或者关闭,从而实现工作有杆腔和工作无杆腔的连通与否,以适应注塑过程中的锁模、合模等不同工作需要,实用性强,稳定性好。

An inner circulation mould clos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循环合模装置
本技术涉及注塑机设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内循环合模装置。
技术介绍
注塑机是塑料成型加工中的关键设备,现有的注塑机通常是利用液压油作为动力传动介质的,而合模装置是注塑机中的关键部件,其决定着注塑机的锁模和合模的工作效率。现在常见的注塑机合模装置在工作时通常仅能通过外部液压系统来对其内部的液压油进行补充或者泄出,这种方式的合模装置,其外部液压系统的设置要求高,而且液压油的循环由于需要先经外部油路再循环,循环速度慢,导致锁模和合模的切换效率高,影响加工效率,同时能量损耗大,变相提高了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循环合模装置,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或者多个。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内循环合模装置,包括合模油缸、辅助油缸、移模油缸、定模板、动模板和油管,所述合模油缸包括合模油缸体、合模活塞杆、合模活塞、阀门和活塞端盖,所述合模活塞杆的一端与合模活塞相连接,所述合模活塞安装在合模油缸体内,并将合模油缸体内部分隔为工作有杆腔和工作无杆腔,所述阀门一端与合模活塞杆相连接,另一端与活塞端盖相连接,所述合模活塞与活塞端盖相连接,所述油管内设有中心孔,所述油管外设有外孔,所述油管与阀门相连接,所述中心孔和外孔均与阀门相连通,所述中心孔和外孔用于控制阀门的开启和关闭,所述阀门用于控制工作有杆腔和工作无杆腔的连通状态,所述辅助油缸、移模油缸和合模油缸体均与定模板相连接,所述辅助油缸、移模油缸和合模活塞杆均与动模板相连接,所述辅助油缸设有辅助有杆腔和辅助无杆腔,所述定模板内设有第一通道,所述辅助有杆腔通过第一通道和工作有杆腔相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移模油缸用于提供驱动动模板移动的动力,而合模油缸和辅助油缸之间则通过设置第一通道,使其形成内循环工作,即当动模板在移动时,液压油能于合模油缸的工作有杆腔、工作无杆腔和辅助油缸之间进行快速的循环移动,以提供辅助动模板在移动时的需求动力,降低能量的消耗和加工成本,并提高合模效率,同时,合模油缸中能通过控制中心孔和外孔的进油与否,来实现阀门的开启或者关闭,从而实现工作有杆腔和工作无杆腔的连通与否,以适应注塑过程中的锁模、合模等不同工作需要,实用性强,稳定性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合模油缸为三个,所述辅助油缸为一个,所述定模板内设有第二通道,相邻的所述合模油缸的工作有杆腔之间通过第二通道相连通。多个合模油缸的设置能提高动模板移动时的平稳性,而且相邻的合模油缸的工作有杆腔相连通,以此能实现多个合模油缸与辅助油缸的内循环工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三个所述合模油缸的工作有杆腔的容积加上辅助油缸的辅助有杆腔的容积之和与三个所述合模油缸的工作无杆腔的容积之和相等。由此,能保证液压油在多个合模油缸与辅助油缸之间能进行充分循环,避免液压油在其中无法充分循环,而导致合模或者锁模发现错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技术还包括连管,相邻的所述合模油缸的合模油缸体通过连管相连接,相邻的所述合模油缸的工作无杆腔通过连管相连通。当某一合模油缸中的工作有杆腔的液压油在流入到其对应的工作无杆腔内流量较其他合模油缸过大时,容易造成该工作无杆腔损坏,而通过将各个合模油缸之间的工作无杆腔之间进行连通,能使过大流量的该工作无杆腔溢流到其他工作无杆腔中,提高各个合模油缸的工作可靠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阀门包括阀芯和阀体,所述阀体一端与合模活塞杆相连接,另一端与活塞端盖相连接,所述阀芯安装在阀体内,所述油管与阀芯相连接,所述阀体内设有凸起,所述凸起和阀芯围出回退腔,所述回退腔与中心孔相连通,所述阀体内设有阀腔,所述阀腔与外孔相连通,所述阀体上设有限位端,当所述阀芯与限位端相接触时,所述工作有杆腔和工作无杆腔被隔断,当所述阀芯与限位端相分离时,所述工作有杆腔和工作无杆腔相连通。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合模活塞上设有第一孔,所述合模活塞杆上设有第二孔,所述阀体上设有第四孔,所述工作有杆腔、第一孔、第二孔和第四孔依次相连通,所述活塞端盖设有第一开口,所述阀体上设有第二开口,所述工作无杆腔、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依次相连通。第一孔的设置能避免合模活塞对液压油循环的阻碍,第二孔的设置能避免合模活塞杆对液压油循环的阻碍,第四孔和第二开口的设置能避免阀体对液压油循环的阻碍,第一开口的设置能避免活塞端盖对液压油循环的阻碍。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合模油缸包括油嘴、端盖和压盖,所述端盖和合模活塞杆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油嘴与油管相连接,所述油嘴与中心孔相连通,所述端盖与外孔相连通,所述压盖与端盖相连接。上述结构的设置能方便中心孔和外孔与外部液压系统的连通,以便于对中心孔和外孔的工作进行控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油缸包括辅助油缸体、辅助活塞杆和辅助活塞,所述辅助油缸体与定模板相连接,所述辅助活塞杆与动模板相连接,所述辅助活塞杆的一端与辅助活塞相连接,所述辅助活塞安装在辅助油缸体内,并将辅助油缸体内部分隔为辅助有杆腔和辅助无杆腔。由此,辅助活塞能于辅助油缸体内移动,并使得辅助活塞杆随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移模油缸包括移模油缸体、移模活塞杆和移模活塞,所述移模油缸体与定模板相连接,所述移模活塞杆与动模板相连接,所述移模活塞杆的一端与移模活塞相连接,所述移模活塞安装在移模油缸体内。由此,移模活塞能于移模油缸体内移动,并使得移模活塞杆随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技术还包括导轨,所述动模板上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套装在导轨上。导轨能作为动模板运动的导向,减少动模板移动时出现的移动错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内循环合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一种内循环合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的正视图。图3为图2的一种内循环合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的B-B处的剖视图。图4为图3的一种内循环合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的C处的放大图。图5为图3的一种内循环合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的D处的放大图。图6为图4的一种内循环合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的E处的放大图。图7为图2的一种内循环合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的A-A处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考图1~图7,本技术的一种内循环合模装置,包括合模油缸10、辅助油缸20、移模油缸30、定模板40、动模板50和连管60。合模油缸10为三个,每个合模油缸10均包括合模油缸1、合模活塞杆2、合模活塞3、阀门4、活塞端盖5、油管211、油嘴6、端盖7和压盖8。合模活塞杆2的一端与合模活塞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端盖7固定连接,而合模活塞3活动安装在合模油缸体1内,使得合模活塞3能于合模油缸体1内移动,且设置后的合模活塞3将合模油缸体1内部分隔为工作有杆腔101和工作无杆腔102。油管211内设有中心孔200,油管211外设有外孔212,油管211的一端与油嘴6固定连接,且油嘴6与中心孔200相连通。合模活塞3还与活塞端盖5固定连接,且阀门4位于合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循环合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合模油缸(10)、辅助油缸(20)、移模油缸(30)、定模板(40)和动模板(50),所述合模油缸(10)包括合模油缸体(1)、合模活塞杆(2)、合模活塞(3)、阀门(4)、活塞端盖(5)和油管(211),所述合模活塞杆(2)的一端与合模活塞(3)相连接,所述合模活塞(3)安装在合模油缸体(1)内,并将合模油缸体(1)内部分隔为工作有杆腔(101)和工作无杆腔(102),所述阀门(4)一端与合模活塞杆(2)相连接,另一端与活塞端盖(5)相连接,所述合模活塞(3)与活塞端盖(5)相连接,所述油管(211)内设有中心孔(200),所述油管(211)外设有外孔(212),所述油管(211)与阀门(4)相连接,所述中心孔(200)和外孔(212)均与阀门(4)相连通,所述中心孔(200)和外孔(212)用于控制阀门(4)的开启和关闭,所述阀门(4)用于控制工作有杆腔(101)和工作无杆腔(102)的连通状态,所述辅助油缸(20)、移模油缸(30)和合模油缸体(1)均与定模板(40)相连接,所述辅助油缸(20)、移模油缸(30)和合模活塞杆(2)均与动模板(50)相连接,所述辅助油缸(20)设有辅助有杆腔(201)和辅助无杆腔(202),所述定模板(40)内设有第一通道(401),所述辅助有杆腔(201)通过第一通道(401)和工作有杆腔(101)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循环合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合模油缸(10)、辅助油缸(20)、移模油缸(30)、定模板(40)和动模板(50),所述合模油缸(10)包括合模油缸体(1)、合模活塞杆(2)、合模活塞(3)、阀门(4)、活塞端盖(5)和油管(211),所述合模活塞杆(2)的一端与合模活塞(3)相连接,所述合模活塞(3)安装在合模油缸体(1)内,并将合模油缸体(1)内部分隔为工作有杆腔(101)和工作无杆腔(102),所述阀门(4)一端与合模活塞杆(2)相连接,另一端与活塞端盖(5)相连接,所述合模活塞(3)与活塞端盖(5)相连接,所述油管(211)内设有中心孔(200),所述油管(211)外设有外孔(212),所述油管(211)与阀门(4)相连接,所述中心孔(200)和外孔(212)均与阀门(4)相连通,所述中心孔(200)和外孔(212)用于控制阀门(4)的开启和关闭,所述阀门(4)用于控制工作有杆腔(101)和工作无杆腔(102)的连通状态,所述辅助油缸(20)、移模油缸(30)和合模油缸体(1)均与定模板(40)相连接,所述辅助油缸(20)、移模油缸(30)和合模活塞杆(2)均与动模板(50)相连接,所述辅助油缸(20)设有辅助有杆腔(201)和辅助无杆腔(202),所述定模板(40)内设有第一通道(401),所述辅助有杆腔(201)通过第一通道(401)和工作有杆腔(101)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循环合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模油缸(10)为三个,所述辅助油缸(20)为一个,所述定模板(40)内设有第二通道(402),相邻的所述合模油缸(10)的工作有杆腔(101)之间通过第二通道(402)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循环合模装置,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合模油缸(10)的工作有杆腔(101)的容积加上辅助油缸(20)的辅助有杆腔(201)的容积之和与三个所述合模油缸(10)的工作无杆腔(102)的容积之和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循环合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管(60),相邻的所述合模油缸(10)的合模油缸体(1)通过连管(60)相连接,相邻的所述合模油缸(10)的工作无杆腔(102)通过连管(60)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循环合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4)包括阀芯(41)和阀体(42),所述阀体(42)一端与合模活塞杆(2)相连接,另一端与活塞端盖(5)相连接,所述阀芯(41)安装在阀体(42)内,所述油管(211)与阀芯(41)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军陈军寿蒋涛王岳鹏谭万红白春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正茂精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