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注塑模块快速脱模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6245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注塑模块快速脱模的装置,包括凹模板和型腔,凹模板包括第一凹模板和第二凹模板,第一凹模板设置于型腔顶部,第二凹模板设置于型腔侧面,第一凹模板的顶部与第二凹模板的顶部设置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一凹模板上设置有凸块,第二凹模板上设置有凹槽,第一凹模板和第二凹模板之间通过凸块和凹槽配合连接,第二凹模板远离型腔一侧设置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顶部远离型腔一侧设置有门牙块,第一空腔内设置有活动杆,活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气缸,活动杆上设置有复位弹簧,凹模板外侧设置有凹模板锁紧块,凹模板锁紧块中间设置有第二空腔,第二空腔顶部设置有第一燕尾槽,第二空腔底部设置有第二燕尾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注塑模块快速脱模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注塑模块快速脱模的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提高注塑模的生产效率,模具设计师从不同的角度对模具的改进,如何能够快速脱模也是其中的一部分。现有的快速脱模设计都是通过顶杆或顶板,加大推出力来进行快速脱模的,这种方式不能解决,开模时凹模板对塑件的吸附力,容易将塑件吸附在凹模内,使塑件不易掉落,需要人工去除,降低了生产效率,增加了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的用于注塑模块快速脱模的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注塑模块快速脱模的装置,包括凹模板和型腔,凹模板包括第一凹模板和第二凹模板,第一凹模板设置于型腔顶部,第二凹模板设置于型腔侧面,第一凹模板的顶部与第二凹模板的顶部设置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一凹模板上设置有凸块,第二凹模板上设置有凹槽,第一凹模板和第二凹模板之间通过凸块和凹槽配合连接,第二凹模板远离型腔一侧设置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顶部远离型腔一侧设置有门牙块,第一空腔内设置有活动杆,活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气缸,活动杆上设置有复位弹簧,凹模板外侧设置有凹模板锁紧块,凹模板锁紧块中间设置有第二空腔,第二空腔顶部设置有第一燕尾槽,第二空腔底部设置有第二燕尾槽。优选地,前述第一凹模板底部设置有圆角,圆角的尺寸与型腔顶部圆角尺寸一致,将圆角设置于第一凹模板上,可以减少收缩痕,还可以避免进料的时候,将第一凹模板和第二凹模板接触处挤坏,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再优选地,前述第二凹模板靠近型腔一侧设置有脱模斜度,便于脱模。更优选地,前述第二凹模板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燕尾块,第二凹模板通过燕尾块安装于凹模锁紧块上的燕尾槽内,燕尾槽既可以用于滑动还可以对第二凹模板起到支撑的作用。进一步优选地,前述活动杆设置为伸缩式结构,活动杆包括推杆和钩块,且设置为L型结构,便于勾住门牙快,将第二凹模板拉出。具体地,前述第一空腔的高度大于钩块的高度,便于安装活动杆。再优选地,前述凹模板锁紧块竖截面为门字型结构,便于锁紧第一凹模板和第二凹模板。更优选地,前述第二空腔远离型腔一侧通过焊接设置有缓冲弹簧,防止进料时冲力过大,保护第二凹模板。进一步优选地,前述第二空腔的侧壁与第二凹模板之间的距离为10mm-15mm,为拉动第二凹模板,快速脱模,留出空隙。更一步优选地,前述第一燕尾槽的长度大于第二凹模板顶部长度10mm-15mm。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将凹模板分成上下两块,在脱模时,先将侧壁的模具脱离,能够快速的脱模,提高生产效率;通过燕尾槽固定,既可以起支撑作用,又可以滑动;通过在活动杆上安装复位弹簧,能够快速复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第二凹模板的侧视图。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第一凹模板,2、第二凹模板,3、活动杆,4、复位弹簧,5、气缸,6、凹模锁紧板,7、缓冲弹簧,8、型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具体的介绍。一种用于注塑模块快速脱模的装置,包括凹模板和型腔,凹模板包括第一凹模板1和第二凹模板2,第一凹模板1的顶部与第二凹模板2的顶部设置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一凹模板1上设置有凸块,第二凹模板2上设置有凹槽,第一凹模板1和第二凹模板2之间通过凸块和凹槽配合连接。第一凹模板1设置于型腔顶部,第一凹模板1底部设置有圆角,圆角的尺寸与型腔顶部圆角尺寸一致,将圆角设置于第一凹模板1上,可以减少收缩痕,还可以避免进料的时候,将第一凹模板1和第二凹模板2接触处挤坏,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第二凹模板2设置于型腔侧面,第二凹模板2靠近型腔一侧设置有脱模斜度,便于脱模,第二凹模板2远离型腔一侧设置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顶部远离型腔一侧设置有门牙块,第一空腔的高度大于钩块的高度,便于安装活动杆3。第一空腔内设置有活动杆3,活动杆3的另一端设置有气缸5,活动杆3上设置有复位弹簧4,活动杆3设置为伸缩式结构,活动杆3包括推杆和钩块,且设置为L型结构,便于勾住门牙快,将第二凹模板2拉出。凹模板外侧设置有凹模板锁紧块6,凹模板锁紧块6竖截面为门字型结构,便于锁紧第一凹模板1和第二凹模板2,凹模板锁紧块6中间设置有第二空腔,第二空腔顶部设置有第一燕尾槽,第一燕尾槽的长度大于第二凹模板2顶部长度10mm-15mm,第二空腔底部设置有第二燕尾槽,第二凹模板2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燕尾块,第二凹模板2通过燕尾块安装于凹模锁紧块上的燕尾槽内,燕尾槽既可以用于滑动还可以对第二凹模板2起到支撑的作用,第二空腔的侧壁与第二凹模板2之间的距离为10mm-15mm,为拉动第二凹模板2,快速脱模,留出空隙。第二空腔远离型腔一侧通过焊接设置有缓冲弹簧7,防止进料时冲力过大,保护第二凹模板2,缓冲弹簧7和复位弹簧4均设置在第二凹模板2与第二空腔的间隙中。为了更好的阐述本技术,下面具体说明其工作过程:模具开模时,启动气缸5,通过活动杆3将第二凹模板2向两侧拉开,随后正常开模,动模向外移动时,复位弹簧4推动第二凹模板2复位。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将凹模板分成上下两块,在脱模时,先将侧壁的模具脱离,能够快速的脱模,提高生产效率;通过燕尾槽固定,既可以起支撑作用,又可以滑动;通过在活动杆上安装复位弹簧,能够快速复位。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注塑模块快速脱模的装置,包括凹模板和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板包括第一凹模板和第二凹模板,所述第一凹模板设置于型腔顶部,所述第二凹模板设置于型腔侧面,所述第一凹模板的顶部与第二凹模板的顶部设置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凹模板上设置有凸块,所述第二凹模板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凹模板和第二凹模板之间通过凸块和凹槽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凹模板远离型腔一侧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顶部远离型腔一侧设置有门牙块,所述第一空腔内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气缸,所述活动杆上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凹模板外侧设置有凹模板锁紧块,所述凹模板锁紧块中间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顶部设置有第一燕尾槽,所述第二空腔底部设置有第二燕尾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注塑模块快速脱模的装置,包括凹模板和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板包括第一凹模板和第二凹模板,所述第一凹模板设置于型腔顶部,所述第二凹模板设置于型腔侧面,所述第一凹模板的顶部与第二凹模板的顶部设置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凹模板上设置有凸块,所述第二凹模板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凹模板和第二凹模板之间通过凸块和凹槽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凹模板远离型腔一侧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顶部远离型腔一侧设置有门牙块,所述第一空腔内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气缸,所述活动杆上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凹模板外侧设置有凹模板锁紧块,所述凹模板锁紧块中间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顶部设置有第一燕尾槽,所述第二空腔底部设置有第二燕尾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注塑模块快速脱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模板底部设置有圆角,所述圆角的尺寸与型腔顶部圆角尺寸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注塑模块快速脱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模板靠近型腔一侧设置有脱模斜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注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华毅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