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液吸能装置及其在液压支护中的应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6245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固液吸能装置及其在液压支护中的应用,装置包括第一缸体、固体吸能盒、支撑活塞和第二缸体,第一缸体上端开口,固体吸能盒设置于第一缸体内,且与第一缸体内壁形成一形变环隙;支撑活塞支撑在固体吸能盒上,支撑活塞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一缸体内壁呈轴向滑动连接,固体吸能盒及形变环隙内盛装有液体;第二缸体的下端开口,其下端面设置于支撑活塞上,可与支撑活塞呈端面密封连接;支撑活塞上设有用于连通第一缸体内腔和第二缸体内腔的溢流孔。采用固体吸能盒与液体的组合,液压支护的立柱与第二缸体的上端连接在一起,能够在发生冲击地压灾害时起到保护液压立柱不损坏、支架结构不失效,同时提高支架的防爆抗爆等性能要求。

A solid-liquid energy absorbing devic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hydraulic supp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液吸能装置及其在液压支护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采矿安全
,具体涉及一种固液吸能装置及其在液压支护中的应用,主要与防冲立柱相结合,用于冲击地压发生时,保护矿井巷道有效性及人员安全。
技术介绍
冲击地压是煤矿开采过程中的一种严重动力灾害,已成为岩石地下工程和岩石力学领域的世界性难题。冲击地压会造成井下巷道的严重破坏、设备损坏及人员伤亡,开采过程中,应采取积极主动的预防措施和强有力的支护措施,确保作业安全。目前,地下开采及支护领域多采用液压支架进行支护,然而冲击地压具有发生的时间短、强度高、释放能量大的特点,导致传统的液压支架来不及卸载,会出现立柱结构损坏的问题,无法实现支护结构的吸能、消能。中国专利文献CN202596748U中公开了一种矿用快速吸能防冲让位支护构件,其具有折纹形状的筒状结构,如图1所示,整个让位支护构件的挤压变形过程如图2所示,整个挤压变形过程所形成的位移和轴向承载力之间的关系曲线如图3所示。a阶段:防冲构件基本无变形承载能力,基本呈线性增加;b阶段:防冲构件的上内凹面6开始向内收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液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缸体(1)、固体吸能盒(2)、支撑活塞(3)和第二缸体(4),所述第一缸体(1)的上端开口,所述固体吸能盒(2)设置于所述第一缸体(1)内,且与所述第一缸体(1)内壁形成一形变环隙(a);所述支撑活塞(3)支撑在所述固体吸能盒(2)上,所述支撑活塞(3)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一缸体(1)内壁呈轴向滑动连接,所述固体吸能盒(2)及所述形变环隙(a)内盛装有液体;所述第二缸体(4)的下端开口,其下端面设置于所述支撑活塞(3)上,可与所述支撑活塞(3)呈端面密封连接;所述支撑活塞(3)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一缸体(1)内腔和所述第二缸体(4)内腔的溢流孔(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液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缸体(1)、固体吸能盒(2)、支撑活塞(3)和第二缸体(4),所述第一缸体(1)的上端开口,所述固体吸能盒(2)设置于所述第一缸体(1)内,且与所述第一缸体(1)内壁形成一形变环隙(a);所述支撑活塞(3)支撑在所述固体吸能盒(2)上,所述支撑活塞(3)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一缸体(1)内壁呈轴向滑动连接,所述固体吸能盒(2)及所述形变环隙(a)内盛装有液体;所述第二缸体(4)的下端开口,其下端面设置于所述支撑活塞(3)上,可与所述支撑活塞(3)呈端面密封连接;所述支撑活塞(3)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一缸体(1)内腔和所述第二缸体(4)内腔的溢流孔(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液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缸体(4)的下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缸体(1)内,且与所述第一缸体(1)形成轴向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液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缸体(4)的上部伸出所述第一缸体(1)的上端,且在所述第二缸体(4)的伸出端侧壁上设有通气孔(b)和注液孔(c)。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固液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环隙(a)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英石洪起陈志才徐兴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诚田恒业煤矿设备有限公司河北诚田恒业煤矿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