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综采工作面构造区深孔分阶段增压注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6243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煤矿开采注浆技术,具体为一种综采工作面构造区深孔分阶段增压注浆方法。步骤为施工注浆钻孔、下管、封孔、注浆;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分阶段增压注浆方式,可以实现针对不同阶段实施不同注浆压力和注浆流量,确保了浆液的充分扩散,保证了工作面的异常区域注浆效果,避免对单个注浆区域反复注浆,提高了注浆效率,增大了浆液扩散半径,确保了注浆效果。通过对异常区进行超前注浆加固,提高了异常区煤岩体的稳定性及承载能力,确保了工作面安全高效通过异常区。

A method of deep hole staged pressure grouting in structural area of fully mechanized mining f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综采工作面构造区深孔分阶段增压注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煤矿开采注浆技术,具体为一种综采工作面构造区深孔分阶段增压注浆方法。
技术介绍
煤矿回采工作面内多赋存有断层、陷落柱、破碎带等地质构造,这些地质构造容易引起工作面发生片帮、冒顶,一方面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影响工作面回采效率。为了解决这种问题,通常采用在工作面直接注浆加固方式进行处理。但在现场注浆过程中,往往设置一个终止注浆压力,注浆开始后便打开泵进行注浆,直至达到终止注浆压力,停止注浆。但由于煤岩体内裂隙发育程度不同,浆液在不同大小裂隙内的扩散时间也不相同,仅仅采用一个注浆压力进行注浆,容易出现“憋压”现象,一方面影响注浆效果,另一方面出现浆液扩散不充分,扩散半径较小,在工作面回采至该区域时需要重复注浆治理,影响采煤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工作面直接注浆影响工作效率,而且注浆过程中浆液扩散不均匀、不充分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综采工作面构造区深孔分阶段增压注浆方法。可以很好解决浆液扩散不均匀问题,大大提高了注浆效率和注浆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综采工作面构造区深孔分阶段增压注浆方法,步骤如下:施工注浆钻孔、下管、封孔、注浆;具体为:施工注浆钻孔:施工区域为超前工作面50-100m,孔径为75mm,钻孔终孔位置穿越异常区域5m;所述的异常区域为提前探测到的断层、陷落柱、破碎带等地质构造区域;下管:使用PE管和注浆钢管,PE管前端设有射浆孔,PE管后端设有对穿孔;注浆钢管和带有注浆孔的PE管连接起来,PE管位于整个注浆管道的前端;封孔:在注浆钢管两端缠绕棉纱,分别为靠近注浆钻孔孔底的内侧封孔棉纱和靠近孔口的封孔棉纱,内侧封孔棉纱和封孔棉纱的距离为4-6米,在靠近钻孔孔口的棉纱内还设置有注封孔浆枪头,将该枪头与注浆系统连接,对棉纱分割区域进行注封孔浆,浆液灌满,实现封孔;注浆:将注浆钢管和注浆系统连接,开始注充填浆,所述注充填浆步骤如下:(1)注浆初始阶段采用低压大流量注浆,完成对钻孔以及大裂隙的充填注浆;(2)注浆中期阶段采用中压中流量注浆,完成对小裂隙的扩散注浆;(3)注浆末期阶段采用高压小流量注浆,完成对毛细裂隙的渗透注浆,同时劈裂并导通钻孔附近的裂隙,实现劈裂注浆。所述整个注浆管道中:直径为32mm的PE管和直径为25mm的注浆钢管连接,每节注浆钢管长度为2m,相邻管路间采用配套管箍连接,PE管插入钻孔内端,注浆钢管根据封孔长度,插入若干节。靠近孔口的封孔棉纱缠绕长度为0.1m,靠近孔底的内侧封孔棉纱缠绕长度为0.2-0.3m,缠绕直径不大于75mm。PE管注浆的区域为超前工作面30-40m。所述的低压大流量注浆,其注浆压力小于5MPa,注浆流量大于50L/min;所述的中压中流量注浆,其注浆压力为5-15MPa,注浆流量为20-50L/min;所述的高压小流量注浆,其注浆压力大于15MPa,注浆流量小于20L/min。所述封孔浆为双液注浆材料,由A料和B料两部分组成,其中:以A料总量为计算基准,A料按照质量比例由95%硫铝酸盐水泥、0.5%萘系减水剂、2%硫酸钠、1.2%羧甲基纤维素、1.3%葡萄糖酸钠组成;以B料总量为计算基准,B料按照质量比例由75%石膏、19%石灰、0.4%萘系减水剂、0.7%硫酸铝、4.2%羧甲基纤维素、0.7%葡萄糖酸钠组成;使用时,水与A料或B料按照0.6-1.0:1的质量比例混合,分别得到A料料浆和B料料浆,A料料浆和B料料浆单独存放,硬化时间为≥6h;用双液注浆泵将混合均匀的A料料浆和B料料浆等体积混合,得混合浆液,混合浆液在0.5~3min以内初凝,在3~8min内终凝。所述充填浆为单液注浆材料,按照注浆材料总重量为计算基准,按照质量比例由68%超细硅酸盐水泥、8%超细粉煤灰、9%超细矿粉、12%硅灰、1.2%萘系减水剂、1.8%葡萄糖酸钠组成;使用时将注浆材料与水按照水/料=0.6~0.8:1的质量比例混合,将混合均匀的浆液采用单液注浆泵输送。所述超细硅酸盐水泥、超细粉煤灰和超细矿粉的平均粒径均小于10微米。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采用分阶段增压注浆方式,可以实现针对不同阶段实施不同注浆压力和注浆流量,确保了浆液的充分扩散,保证了工作面的异常区域注浆效果,避免对单个注浆区域反复注浆,提高了注浆效率,增大了浆液扩散半径,确保了注浆效果。2)通过对异常区进行超前注浆加固,提高了异常区煤岩体的稳定性及承载能力,确保了工作面安全高效通过异常区。附图说明图1为本工艺流程图;图2为注浆钻孔内部结构图。图中:1-封孔棉纱,2-注浆钢管,3-内侧封孔棉纱,4-对穿孔,5-PE管,6-射浆孔,7-注封孔浆枪头,8-注浆钻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意,一种综采工作面构造区深孔分阶段增压注浆方法,包括施工注浆钻孔、下管、封孔、注浆;具体为:施工注浆钻孔,施工区域为超前工作面50-100m,孔径为75mm,钻孔终孔位置穿越异常区域5m。所述的异常区域为提前探测到的断层、陷落柱、破碎带等地质构造区域。如图2所示意,下管,使用PE管5和注浆钢管2,PE管5前端设有射浆孔6,PE管5后端设有对穿孔4;注浆钢管2和带有注浆孔的PE管5连接起来,PE管5位于整个注浆管道的前端;整个注浆管道中:直径为32mm的PE管5和直径为25mm的注浆钢管2连接,每节注浆钢管2长度为2m,相邻管路间采用配套管箍连接,PE管5插入钻孔内端,起导流作用,注浆钢管2根据封孔长度,插入若干节。封孔,在注浆钢管2两端缠绕棉纱,分别为靠近注浆钻孔8孔底的内侧封孔棉纱3和靠近孔口的封孔棉纱1,两个棉纱距离约4-6米,在靠近孔口的棉纱内还设置有注封孔浆枪头7,将该枪头与注浆系统连接,对棉纱分割区域进行注封孔浆,浆液灌满,实现封孔,其中靠近孔口的封孔棉纱1缠绕长度为0.1m,靠近孔底的内侧封孔棉纱3缠绕长度为0.2-0.3m,缠绕直径不大于75mm。所述封孔浆为双液注浆材料,由A料和B料两部分组成,其中:以A料总量为计算基准,A料按照质量比例由95%硫铝酸盐水泥、0.5%萘系减水剂、2%硫酸钠、1.2%羧甲基纤维素、1.3%葡萄糖酸钠组成;以B料总量为计算基准,B料按照质量比例由75%石膏、19%石灰、0.4%萘系减水剂、0.7%硫酸铝、4.2%羧甲基纤维素、0.7%葡萄糖酸钠组成;使用时,水与A料或B料按照0.6-1.0:1的质量比例混合,分别得到A料料浆和B料料浆,A料料浆和B料料浆单独存放,硬化时间为≥6h;用双液注浆泵将混合均匀的A料料浆和B料料浆等体积混合,得混合浆液,混合浆液在0.5~3min以内初凝,在3~8min内终凝。注浆,将注浆钢管2和注浆系统连接,开始注充填浆,PE管5注浆的区域为超前工作面30-40m。所述注充填浆包括:步骤1、注浆初始阶段采用低压大流量注浆,完成对钻孔以及大裂隙的充填注浆;所述的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综采工作面构造区深孔分阶段增压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施工注浆钻孔、下管、封孔、注浆;/n具体为:施工注浆钻孔:施工区域为超前工作面50-100m,孔径为75mm,钻孔终孔位置穿越异常区域5m;所述的异常区域为提前探测到的断层、陷落柱、破碎带等地质构造区域;/n下管:使用PE管(5)和注浆钢管(2),PE管(5)前端设有射浆孔(6),PE管(5)后端设有对穿孔(4);注浆钢管(2)和带有注浆孔的PE管(5)连接起来,PE管(5)位于整个注浆管道的前端;/n封孔:在注浆钢管(2)两端缠绕棉纱,分别为靠近注浆钻孔(8)孔底的内侧封孔棉纱(3)和靠近孔口的封孔棉纱(1),内侧封孔棉纱(3)和封孔棉纱(1)的距离为4-6米,在靠近钻孔孔口的棉纱内还设置有注封孔浆枪头(7),将该枪头与注浆系统连接,对棉纱分割区域进行注封孔浆,浆液灌满,实现封孔;/n注浆:将注浆钢管(2)和注浆系统连接,开始注充填浆,所述注充填浆步骤如下:/n(1)注浆初始阶段采用低压大流量注浆,完成对钻孔以及大裂隙的充填注浆;(2)注浆中期阶段采用中压中流量注浆,完成对小裂隙的扩散注浆;(3)注浆末期阶段采用高压小流量注浆,完成对毛细裂隙的渗透注浆,同时劈裂并导通钻孔附近的裂隙,实现劈裂注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综采工作面构造区深孔分阶段增压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施工注浆钻孔、下管、封孔、注浆;
具体为:施工注浆钻孔:施工区域为超前工作面50-100m,孔径为75mm,钻孔终孔位置穿越异常区域5m;所述的异常区域为提前探测到的断层、陷落柱、破碎带等地质构造区域;
下管:使用PE管(5)和注浆钢管(2),PE管(5)前端设有射浆孔(6),PE管(5)后端设有对穿孔(4);注浆钢管(2)和带有注浆孔的PE管(5)连接起来,PE管(5)位于整个注浆管道的前端;
封孔:在注浆钢管(2)两端缠绕棉纱,分别为靠近注浆钻孔(8)孔底的内侧封孔棉纱(3)和靠近孔口的封孔棉纱(1),内侧封孔棉纱(3)和封孔棉纱(1)的距离为4-6米,在靠近钻孔孔口的棉纱内还设置有注封孔浆枪头(7),将该枪头与注浆系统连接,对棉纱分割区域进行注封孔浆,浆液灌满,实现封孔;
注浆:将注浆钢管(2)和注浆系统连接,开始注充填浆,所述注充填浆步骤如下:
(1)注浆初始阶段采用低压大流量注浆,完成对钻孔以及大裂隙的充填注浆;(2)注浆中期阶段采用中压中流量注浆,完成对小裂隙的扩散注浆;(3)注浆末期阶段采用高压小流量注浆,完成对毛细裂隙的渗透注浆,同时劈裂并导通钻孔附近的裂隙,实现劈裂注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采工作面构造区深孔分阶段增压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个注浆管道中:直径为32mm的PE管(5)和直径为25mm的注浆钢管(2)连接,每节注浆钢管(2)长度为2m,相邻管路间采用配套管箍连接,PE管(5)插入钻孔内端,注浆钢管(2)根据封孔长度,插入若干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采工作面构造区深孔分阶段增压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靠近孔口的封孔棉纱(1)缠绕长度为0.1m,靠近孔底的内侧封孔棉纱(3)缠绕长度为0.2-0.3m,缠绕直径不大于7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广美王俊杰曹建波马赛张江利赵斌申进波王萌司朝陈志强丛日东原小路王朋卫马晋琴王莉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晋煤集团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