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走式井下矿井煤水离心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85149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1 19:45
本技术属于离心分离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走式井下矿井煤水离心分离装置;包括行走底盘,行走底盘上搭载着离心分离装置;离心分离装置包括电机组件、旋转件总成、机座组焊件、机架、吊篮组件、进料管总成、减震器组件、固相接斗、液相接斗以及电气控制器;机架安装在行走底盘上,机架通过减震器组件支撑着机座组焊件,机座组焊件上方设置有旋转件总成,旋转件总成一侧通过转鼓与电机组件相连、另一侧连接进料管总成,固相接斗与液相接斗分别连接旋转件总成的固体出口和液体出口,吊篮组件安装在支架上;可有效解决当前矿井井下小水量水处理的工作需求;通过该装置可在矿井各前置入水点对收集到的污水进行前置过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离心分离机,具体涉及一种自走式井下矿井煤水离心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1、矿井水的水质有很大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煤炭行业特征。矿井水中含有较多煤粒、岩、粉、油等悬浮物一般呈黑色,其总硬度和矿化度并不高,但由于成分复杂,矿井水又是一个多相分散系统,其澄清工艺和过程十分复杂。尤其是当矿井水处理后回用时,对水质的要求较高,常规的水处理工艺往往无法满足要求。因此,弄清矿井水的特性和变化规律,对每个不同煤矿的矿井水有针对性的分析并加以处理,选择恰当的处理工艺,使出水澄清达标,并能作为合格循环水使用,实现我国建设节水型煤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矿井水难以处理主要是由其自身特点决定的,即粒度变化大、细颗粒含量多,浓度变化较大、杂质多(尤其是油类、乳化液等)、矿化度偏高。当大部分颗粒常规沉降后,悬浮液又呈现胶体状态,并有部分油污,悬浮颗粒的表面大多数带有荷负电,造成同性相斥,因此,这些微小颗粒在常规的矿井水处理系统中始终呈分散状态而难以凝聚沉降、过滤。

3、同时随着近年来高矿化度和含特殊组分矿井水逐年增多给矿井水处理带来新挑战,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矿井水中的矿化度和氟化物含量也有明显升高,目前已有半数以上的矿井水中的tds(总溶解性固体)超过1000mg/l或者氟化物质量浓度超过1mg/l,造成原先的矿井水常规处理工艺已无法满足处理需求,需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升级改造。

4、目前,净化矿井水中的悬浮物主要是参照自来水厂的处理工艺,唯一不同的就是所采用的设计参数,其主要缺点在于工程投资大、占地面积大以及施工周期较长。根据目前水处理构筑物体积庞大的缺点,很有必要开发一种全新的高效水处理净化装置,尤其是要适合井下使用,能净化一些小水量的矿井,直接用于井下生产工作面回用、防尘、配制乳化液与千米定向钻机钻进等场景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在井下巷道内行走,可在矿井各前置入水点对收集到的污水进行前置过滤的煤水离心分离装置。

2、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走式井下矿井煤水离心分离装置,包括行走底盘,行走底盘上搭载着离心分离装置;

3、离心分离装置包括电机组件、旋转件总成、机座组焊件、机架、吊篮组件、进料管总成、减震器组件、固相接斗、液相接斗以及电气控制器;

4、机架安装在行走底盘上,机架通过减震器组件支撑着机座组焊件,机座组焊件上方设置有旋转件总成,旋转件总成一侧通过转鼓与电机组件相连、另一侧连接进料管总成,电气控制器用于控制电机组件,机座组焊件下方设置有固相接斗与液相接斗,固相接斗与液相接斗分别连接旋转件总成的固体出口和液体出口,吊篮组件安装在机架上,吊篮组件布置在机座组焊件的四角。

5、进一步地,行走底盘包括车架、气动动力组件和两个行走履带,行走履带包括拖轮、张紧轮、驱动轮、履带链和支重轮;张紧轮和驱动轮位于车架的前后两侧,拖轮和支重轮位于张紧轮和驱动轮之间,拖轮和支重轮与车架连接,拖轮在上、支重轮在下;履带链套在驱动轮、拖轮、张紧轮以及支重轮上;气动动力组件连接外部气源用于驱动驱动轮;机架与车架通过螺栓连接。

6、进一步地,气动动力组件包括气动马达、液压泵、液压行走马达和液压油路,气动马达通过软管连接外部气源,气动马达驱动液压泵,液压泵通过液压油路驱动液压行走马达,液压行走马达驱动驱动轮转动。

7、进一步地,支重轮通过缓冲机构与车架连接,缓冲机构包括第一缓冲杆和第二缓冲杆,两个支重轮为一组通过摆动臂连接,第一缓冲杆和第二缓冲杆的上端与车架铰接、下端与摆动臂上的同一个铰接点铰接。

8、进一步地,摆动臂上的铰接点向一个支重轮偏移,第一缓冲杆位于铰接点一侧、第二缓冲杆位于铰接点另一侧,以经过铰接点的垂线为参照,第一缓冲杆与垂线的夹角小于第二缓冲杆与垂线的夹角;行走履带包括两个支重轮组,两个支重轮组的缓冲机构方向相反。

9、进一步地,旋转件总成外部设置有转鼓护罩,转鼓护罩与机座组焊件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势在于:

1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走式井下矿井煤水离心分离装置,可有效解决当前矿井井下小水量水处理的工作需求;行走底盘以压缩空气作为行走能源,可通过人工自行操作在井下巷道内行走,通过该装置可在矿井各前置入水点对收集到的污水进行前置过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走式井下矿井煤水离心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底盘,行走底盘上搭载着离心分离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走式井下矿井煤水离心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走底盘包括车架(1)、气动动力组件和两个行走履带,行走履带包括拖轮(14)、张紧轮(15)、驱动轮(17)、履带链(3)和支重轮(16);张紧轮(15)和驱动轮(17)位于车架(1)的前后两侧,拖轮(14)和支重轮(16)位于张紧轮(15)和驱动轮(17)之间,拖轮(14)和支重轮(16)与车架(1)连接,拖轮(14)在上、支重轮(16)在下;履带链(3)套在驱动轮(17)、拖轮(14)、张紧轮(15)以及支重轮(16)上;气动动力组件连接外部气源用于驱动驱动轮(17);机架(7)与车架(1)通过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走式井下矿井煤水离心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动动力组件包括气动马达、液压泵、液压行走马达和液压油路,气动马达通过软管连接外部气源,气动马达驱动液压泵,液压泵通过液压油路驱动液压行走马达,液压行走马达驱动驱动轮(17)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自走式井下矿井煤水离心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重轮(16)通过缓冲机构与车架(1)连接,缓冲机构包括第一缓冲杆(19)和第二缓冲杆(18),两个支重轮(16)为一组通过摆动臂(20)连接,第一缓冲杆(19)和第二缓冲杆(18)的上端与车架(1)铰接、下端与摆动臂(20)上的同一个铰接点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走式井下矿井煤水离心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摆动臂(20)上的铰接点向一个支重轮(16)偏移,第一缓冲杆(19)位于铰接点一侧、第二缓冲杆(18)位于铰接点另一侧,以经过铰接点的垂线为参照,第一缓冲杆(19)与垂线的夹角小于第二缓冲杆(18)与垂线的夹角;行走履带包括两个支重轮组,两个支重轮组的缓冲机构方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走式井下矿井煤水离心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件总成(4)外部设置有转鼓护罩(5),转鼓护罩(5)与机座组焊件(6)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走式井下矿井煤水离心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底盘,行走底盘上搭载着离心分离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走式井下矿井煤水离心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走底盘包括车架(1)、气动动力组件和两个行走履带,行走履带包括拖轮(14)、张紧轮(15)、驱动轮(17)、履带链(3)和支重轮(16);张紧轮(15)和驱动轮(17)位于车架(1)的前后两侧,拖轮(14)和支重轮(16)位于张紧轮(15)和驱动轮(17)之间,拖轮(14)和支重轮(16)与车架(1)连接,拖轮(14)在上、支重轮(16)在下;履带链(3)套在驱动轮(17)、拖轮(14)、张紧轮(15)以及支重轮(16)上;气动动力组件连接外部气源用于驱动驱动轮(17);机架(7)与车架(1)通过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走式井下矿井煤水离心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动动力组件包括气动马达、液压泵、液压行走马达和液压油路,气动马达通过软管连接外部气源,气动马达驱动液压泵,液压泵通过液压油路驱动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田康杜军唐建军王勇宋玉峰李阳阳朱卫东李亚飞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晋煤集团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