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盾构下穿危险管线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盾构下穿危险管线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城市地表下,对穿越地下隧道危险源管线施工中,需要对特殊施工段的创新施工方法,对现有隧道绕盾构下穿危险管线施工进行改进,以达到快速又安全施工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盾构下穿危险管线施工方法,提供一种新的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盾构下穿管线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优化下穿危险源管线掘进参数、地面沉降控制标准、管线沉降控制标准,找出施工环境和掘进参数的相对关系,区间下侧和侧穿危险源管线地段两类地质为全断面泥岩地层和上部砂卵石下部泥岩的复合地层,掘进参数优化设置分别为:所述全断面泥岩地层盾构下穿或侧穿管线掘进参数为:所述上部卵石下部泥岩的复合地层盾构下/侧穿管线掘进参数为:所述危险源为雨水管、电力管线、高压燃气管和污水管;(2)对下穿的危险源管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盾构下穿管线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1)优化下穿危险源管线掘进参数、地面沉降控制标准、管线沉降控制标准,找出施工环境和掘进参数的相对关系,区间下侧和侧穿危险源管线地段两类地质为全断面泥岩地层和上部砂卵石下部泥岩的复合地层,掘进参数优化设置分别为:/n所述全断面泥岩地层盾构下穿或侧穿管线掘进参数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盾构下穿管线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优化下穿危险源管线掘进参数、地面沉降控制标准、管线沉降控制标准,找出施工环境和掘进参数的相对关系,区间下侧和侧穿危险源管线地段两类地质为全断面泥岩地层和上部砂卵石下部泥岩的复合地层,掘进参数优化设置分别为:
所述全断面泥岩地层盾构下穿或侧穿管线掘进参数为:
所述上部卵石下部泥岩的复合地层盾构下/侧穿管线掘进参数为:
所述危险源为雨水管、电力管线、高压燃气管和污水管;
(2)对下穿的危险源管线加固;
(3)对地表沉降监测;
(4)对地下管线沉降监测;
(5)设置监测控制基准和报警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下穿管线施工方法,所述盾构下穿雨水管、电力管线管线加固,包括以下步骤:
(1)盾构过管线之前,在前10m处停机检查机况,开仓检查刀具确保盾构过危险源时连续掘进;
(2)控制掘进参数:明确雨水管和电力管道里程及与区间隧道位置关系,施工过程中控制掘进土压波动在0.1bar范围之内,使用泡沫软土压;
(3)通过增加泡沫剂及加水量保证渣土改良控制出渣量;盾构掘进过程中按照进尺和土压均匀控制出土量,同时出土量和注浆量匹配;
(4)根据地表沉降情况及掘进情况,在管片拖出盾尾5-10环时,对管片上部背后用双液注浆机进行二次注浆加固,填充管片背后建筑空隙以及缩短同步注浆浆液凝固时间;通过管片预留注浆孔对地层进行加固,加固形式以双液浆为主单液水泥浆为辅,加固在左线、右线隧道拱顶120°外扩1.5m范围进行洞内注浆加固;
(5)采用优质盾尾油脂,提高密封效果,防止盾尾漏浆;
(6)针对穿越段应力应变进行监测;
(7)区间隧道通过该地段时使用增设注浆孔管片,根据监测情况及时进行补充注浆加固地层。
(8)强化监控量测,监视电力隧道的位移和地面沉降;
(9)在盾构施工下穿电力隧道前进行试验试掘进施工,以取得盾构推进的掘进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下穿管线施工方法,所述盾构下穿污水管线加固,包括以下步骤:
(1)盾构下穿管线之前,在前10m处停机检查机况,开仓检查刀具确保盾构过危险源时连续掘进。
(2)控制盾构掘进参数:控制地层损失率在2%以内,盾构推进土压不小于0.8倍理论水土压力;盾构通过后及时同步注浆,并控制同步注浆量与注浆压力,无侧限单轴抗压强度应不小于1MPa;明确排水管道里程及与区间隧道位置关系;
(3)通过增加泡沫剂及加水量保证渣土改良效果,控制出渣量,降低刀盘转速及推进速度保证盾构匀速通过并适当提高土压;
(4)根据地表沉降情况及掘进情况,在管片拖出盾尾5-10环时,对管片上部背后用双液注浆机进行二次注浆加固,填充管片背后建筑空隙以及缩短同步注浆浆液凝固时间;加强洞内注浆措施,通过管片预留注浆孔对地层进行加固,加固形式以双液浆为主单液水泥浆为辅来减小盾构机对管线结构影响;左线、右线洞内注浆加固长度均为30米;盾构通过后,根据监控量测得结果决定是否进行跟踪注浆。加固范围:正穿段加固范围为隧道周围360°外扩1.5m范围进行洞内二次注浆;
(5)采用优质盾尾油脂,提高密封效果,防止盾尾漏浆;
(6)针对穿越段应力应变进行监测;
(7)区间隧道通过该地段时使用增加注浆孔管片,根据监测情况及时进行补充注浆加固地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下穿管线施工方法,所述盾构下穿埋设高压燃气管管线加固,包括以下步骤:
(1)严格控制盾构掘进参数,主要体现在控制地层损失率在2%以内以及盾构推进压力上不小于0.8倍理论水土压力。盾构通过后及时同步注浆,并注意控制同步注浆量与注浆压力,无侧限单轴抗压强度应不小于1MPa,明确燃气管道里程及与区间隧道位置关系;
(2)通过增加泡沫剂及加水量保证渣土改良效果严格控制出渣量,降低刀盘转速及推进速度保证盾构匀速通过并适当提高土压;
(3)根据地表沉降情况及掘进情况,在管片拖出盾尾5-10环时,选择合适的时机对管片上部背后用双液注浆机进行二次注浆加固,填充管片背后建筑空隙以及缩短同步注浆浆液凝固时间;在管片上通过增设注浆孔对左、右线洞内二次注浆加固,加固长度左、右线均为10米,下穿段加固范围为隧道周围360°外扩1.5m范围进行洞内二次注浆;
(4)采用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斌,田作华,姚义,王天武,周祖斌,廖友根,刘光雨,肖祥,王丙吉,蒋华,李杰,刘红建,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二局集团轨道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