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驾驶室防滚翻保护结构及工程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61566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驾驶室防滚翻保护结构及工程车辆,防滚翻保护结构包括螺栓、加厚垫片Ⅰ、螺母Ⅰ、加厚垫片Ⅱ、螺母Ⅱ;在驾驶室底部横梁和车架上设有同轴的通孔,驾驶室底部横梁通孔下方焊接有螺母Ⅰ,螺栓依次穿过加厚垫片Ⅰ和驾驶室底部横梁通孔、螺母Ⅰ、车架通孔、加厚垫片Ⅱ和螺母Ⅱ;在紧固螺栓时采用相应的预紧力,以防止螺栓松动,同时螺栓和螺母Ⅰ紧密配合,起到密封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强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驾驶室防滚翻保护结构及工程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挖掘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挖掘机驾驶室防滚翻保护结构。
技术介绍
挖掘机是用来开挖土壤及矿石的工程机械,在更换工作装置后还可以进行起重,安装,破碎,拆除等多种作业,施工场地工矿恶劣,翻车事故经常发生。现有挖掘机多采用硅油减震器将驾驶室安装底板和车架连接,承载能力较差,在挖掘机发生滚翻时,驾驶室和车架受力分离,对驾驶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威胁。驾驶室防滚翻保护结构可以在驾驶室发生滚翻事故时,很好的保护驾驶员的人身安全。现有也出现了一些保护结构,例如防止ROPS与车架分离的保护结构(201010254994.1)。该技术方案的不足在于不方便安装,由于螺栓上下两端不固定,拧紧时螺栓会车架的孔内转动,在安装时需要两人协同配合才能安装,费时费力,且螺栓安装孔不具有密封效果,灰尘可以通过通孔进入驾驶室内部,对人体造成危害。防止ROPS与车架分离的安全机构(201210040729.2)。该技术方案的不足在于此结构没有防松结构,该结构将上垫块和螺母焊接在驾驶室底部横梁的U型板上,使用螺栓穿过下垫块和车架与上垫块螺母连接,由于螺栓与螺母连接没有预紧力,工程机械振动较大,螺栓容易脱落,造成安全隐患,且U型板焊接在驾驶室底部,强度不如驾驶室底部边梁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的防翻滚结构存在的安装不方便的,或者没有防松结构等缺点,提供一种既保证方便安装,又能有效防止螺栓松动的全新防滚翻结构。本专利技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驾驶室防滚翻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栓、加厚垫片Ⅰ、螺母Ⅰ、加厚垫片Ⅱ、螺母Ⅱ;在驾驶室底部横梁和车架上设有同轴的通孔,驾驶室底部横梁通孔下方焊接有螺母Ⅰ,螺栓依次穿过加厚垫片Ⅰ和驾驶室底部横梁通孔、螺母Ⅰ、车架通孔、加厚垫片Ⅱ和螺母Ⅱ;在紧固螺栓时采用相应的预紧力,以防止螺栓松动,同时螺栓和螺母Ⅰ紧密配合,起到密封效果。进一步,所述加厚垫片Ⅱ和螺母Ⅱ焊接在一起。进一步,所述加厚垫片Ⅱ和车架下表面之间留有间隙。进一步,还包括锁紧螺母,螺母Ⅱ和锁紧螺母相互锁紧,防止螺栓脱落。进一步,所述加厚垫片Ⅰ外径大于驾驶室底部横梁通孔,以增大螺栓和驾驶室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所述加厚垫片Ⅱ外径大于车架通孔,以增大螺母Ⅱ和车架的接触面积。一种工程车辆,包括驾驶室和车架,所述驾驶室通过上述的防滚翻保护结构安装在车架上。进一步,在驾驶室的后侧靠近两边设置两处防滚翻保护结构,在驾驶室的左前侧设置一处防滚翻保护结构。进一步,工程车辆包括挖掘机。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驾驶室底部焊接有螺母,以防止螺栓松动,同时可以起到密封效果,防止灰尘通过驾驶室底部通孔进入驾驶室内部;螺母和加厚垫片焊接在一起,防止震动产生噪音;锁死螺母使用,防止螺母脱落;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强度高。附图说明图1为防滚翻结构在驾驶室内的位置示意图;图2为防滚翻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局部放大图。其中:1-驾驶室、2-车架、3-螺栓、4-加厚垫片Ⅰ、5-螺母Ⅰ、6-加厚垫片Ⅱ、7-螺母Ⅱ、8-锁紧螺母、1-1驾驶室底部横梁通孔、2-1车架通孔、100-防滚翻保护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驾驶室防滚翻保护结构100,包括螺栓3、加厚垫片Ⅰ4、螺母Ⅰ5、加厚垫片Ⅱ6、螺母Ⅱ7;在驾驶室底部横梁和车架上设有同轴的通孔,驾驶室底部横梁通孔1-1下方焊接有螺母Ⅰ5,螺栓3依次穿过加厚垫片Ⅰ4和驾驶室底部横梁通孔1-1、螺母Ⅰ5、车架通孔2-1、加厚垫片Ⅱ6和螺母Ⅱ7;在紧固螺栓3时采用相应的预紧力,以防止螺栓3松动,同时螺栓3和螺母Ⅰ5紧密配合,起到密封效果,防止灰尘通过驾驶室底部通孔进入驾驶室内部,对驾驶员身体健康造成危害。进一步方案:加厚垫片Ⅱ6和螺母Ⅱ7焊接在一起,防止加厚垫片Ⅱ6在挖掘机正常使用时,由于震动而产生噪音。进一步方案:加厚垫片Ⅱ6和车架下表面之间留有间隙,保证挖掘机在正常作业时该结构不起作用,在挖掘机发生倾翻事故,驾驶室减震器破坏后,防滚翻结构才发挥作用。进一步方案:设置有锁紧螺母8,螺母Ⅱ7和锁紧螺母8相互锁紧,防止螺栓3脱落。进一步方案:加厚垫片Ⅰ4外径大于驾驶室底部横梁通孔1-1,以增大螺栓3和驾驶室的接触面积,提高受力能力。加厚垫片Ⅱ6外径大于车架通孔2-1,以增大螺母Ⅱ7和车架的接触面积,提高受力能力。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工程车辆,该工程车辆优选为挖掘机,包括驾驶室和车架,驾驶室通过防滚翻保护结构100安装在车架上。防滚翻保护结构包括螺栓3、加厚垫片Ⅰ4、螺母Ⅰ5、加厚垫片Ⅱ6、螺母Ⅱ7、锁紧螺母8。驾驶室底部横梁和车架上设有同轴的通孔,驾驶室底部横梁通孔1-1下方焊接有螺母Ⅰ5,螺栓3穿过加厚垫片Ⅰ4和驾驶室底部横梁通孔1-1,固定在螺母Ⅰ5上,紧固螺栓3时采用相应的预紧力,以防止螺栓3松动,同时螺栓3和螺母Ⅰ5紧密配合,可以起到密封效果,防止灰尘通过驾驶室底部通孔进入驾驶室内部,对驾驶员身体健康造成危害;所选螺栓3足够长,保证它另一端可以穿过车架,用加厚垫片Ⅱ6和螺母Ⅱ7连接,并用锁紧螺母8锁死,防止螺母Ⅱ7脱落,加厚垫片Ⅱ6和螺母Ⅱ7焊接在一起,防止加厚垫片Ⅱ6在挖掘机正常使用时,由于震动而产生噪音,加厚垫片Ⅱ6和车架下表面之间留有间隙,保证挖掘机在正常作业时该结构不起作用,在挖掘机发生倾翻事故,驾驶室减震器破坏后,防滚翻保护结构才发挥作用。进一步方案:由于挖掘机驾驶室的后侧和左侧在挖掘机发生倾翻时受力最大,因此在驾驶室的后侧靠近两边设置两处防滚翻保护结构100,在驾驶室的左前侧设置一处防滚翻保护结构,挖掘机不论发生横向侧翻还是纵向侧翻,均能有效保护驾驶室和车架不分离。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还可能应用的
,本专利技术还可应用到挖掘机以外的其他工程机械。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驾驶室防滚翻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栓、加厚垫片Ⅰ、螺母Ⅰ、加厚垫片Ⅱ、螺母Ⅱ;/n在驾驶室底部横梁和车架上设有同轴的通孔,驾驶室底部横梁通孔下方焊接有螺母Ⅰ,螺栓依次穿过加厚垫片Ⅰ和驾驶室底部横梁通孔、螺母Ⅰ、车架通孔、加厚垫片Ⅱ和螺母Ⅱ;/n在紧固螺栓时采用相应的预紧力,以防止螺栓松动,同时螺栓和螺母Ⅰ紧密配合,起到密封效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驾驶室防滚翻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栓、加厚垫片Ⅰ、螺母Ⅰ、加厚垫片Ⅱ、螺母Ⅱ;
在驾驶室底部横梁和车架上设有同轴的通孔,驾驶室底部横梁通孔下方焊接有螺母Ⅰ,螺栓依次穿过加厚垫片Ⅰ和驾驶室底部横梁通孔、螺母Ⅰ、车架通孔、加厚垫片Ⅱ和螺母Ⅱ;
在紧固螺栓时采用相应的预紧力,以防止螺栓松动,同时螺栓和螺母Ⅰ紧密配合,起到密封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驾驶室防滚翻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厚垫片Ⅱ和螺母Ⅱ焊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驾驶室防滚翻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厚垫片Ⅱ和车架下表面之间留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驾驶室防滚翻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紧螺母,螺母Ⅱ和锁紧螺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立明马鑫董步军姜毅杜冬洋李会超李乾坤李亚东汤中连刘世龙徐鹏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