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具有淀粉凝集活性的柠檬明串珠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5978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株具有淀粉凝集活性的柠檬明串珠菌,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所述柠檬明串珠菌为分离筛选得到的一株柠檬明串珠菌(Leuconostoc citreum)SFL‑2‑8,该菌株已于2018年9月18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其生物保藏号为CCTCC NO:M 2018631。经试验验证,该菌株培养液或经分离后的菌体对甘薯淀粉、马铃薯淀粉等多种淀粉浆都具有促淀粉凝聚并加速沉淀分离的作用,极具工业化应用价值。

A strain of Leuconostoc limonensis with starch agglutination activ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具有淀粉凝集活性的柠檬明串珠菌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
,具体涉及一株具有淀粉凝集活性的柠檬明串珠菌。
技术介绍
利用酸浆分离淀粉在我国有上百年的历史,酸浆法获得的淀粉溶出较少、韧性好,生产出的粉丝更加透亮,适合粉丝加工。虽然酸浆工艺历史悠久,但酸浆沉淀淀粉的机制一直是谜。1959年轻工业部科学研究设计院科研人员研究认为,酸浆的主要作用是增加淀粉浆的酸度,其浑浊成分对淀粉有凝聚作用;1974年北京大学和北京粉丝厂的酸浆研究小组,对绿豆酸浆沉淀淀粉机制进行了首次解析,发现酸浆中对淀粉具有凝集作用的主要是活性菌体。他们共分离到80余株菌株,只有13株对淀粉有沉淀作用,经鉴定均为乳酸链球菌。他们在酸浆中还分离到其他种属的乳酸菌,对淀粉均没有凝聚作用,同时还发现非酸浆来源的乳酸链球菌对淀粉也没有凝聚作用,说明酸浆来源的乳酸链球菌具有其独特的遗传特性。1987年山东省生物研究所魏凤鸣等人从龙口粉丝酸浆中也分离出对淀粉有沉淀作用的乳酸链球菌。1997年贵州农学院江萍等从自制酸浆中分离到对淀粉有沉淀作用的乳酸链球菌,首次在实验室中将酸浆用于马铃薯淀粉沉淀。1999年河北农业技师职业示范学院杜连起等从自制甘薯酸浆中分离到一株乳酸链球菌和一株野生酵母菌,两种菌混合使用促淀粉沉淀效果最佳。以上有关酸浆中淀粉凝聚菌株的分离采用多是绿豆酸浆,分离的具有淀粉凝聚功能的皆为乳酸链球菌,非酸浆来源的乳酸链球菌并没有此功能。2009年沈阳农业大学李新华组的张莉力等从甘薯酸浆中分离到一株副干酪乳杆菌对淀粉具有絮凝活性,其活性也与菌体表面蛋白成分相关。到目前为止,人们从各类酸浆中分离的具有淀粉沉淀活性的微生物菌种只有以上所述两种乳酸菌。酸浆沉淀淀粉的品质好,但酸浆培养主要依赖人工经验,过程稳定性没有保障。相关研究表明酸浆沉淀的本质是具有淀粉凝集作用的乳酸菌等菌体对淀粉的凝集作用,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筛选具有高淀粉凝集活性的优良菌株,丰富具有淀粉凝集作用的微生物资源库,为提高传统淀粉加工技术水平、生产效率等奠定基础。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株具有淀粉凝集活性的柠檬明串珠菌及其应用,经试验验证,本申请分离筛选得到的柠檬明串珠菌具有优异的淀粉凝聚沉淀性能,将其应用于酸浆沉淀淀粉中,既可以保留酸浆工艺的快速沉淀的优点,又能克服自然发酵酸浆稳定性差的缺陷,因此极具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及实际应用之价值。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涉及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株柠檬明串珠菌(Leuconostoccitreum)SFL-2-8,该菌株从甘薯淀粉沉淀池中分离筛选到的,通过16SrDNA序列测定初步鉴定为柠檬明串珠菌,命名为SFL-2-8(LeuconostoccitreumSFL-2-8),该菌株已于2018年9月18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其生物保藏号为CCTCCNO:M2018631。所述菌株SFL-2-8在MRS培养基平板上25-28℃培养培养24小时菌落直径约1-1.5mm,菌落乳白色、圆形,凸起、有光泽。在MRS液体培养基中,25-28℃静置培养培养12-16小时,细胞呈短杆状,进椭圆形,呈单个或短链存在,革兰氏染色阳性;通过GenBank数据库中进行对比,菌株SFL-2-816SrDNA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记载的柠檬明串珠珠菌16SrDNA序列相似性达到99-100%。所述菌株SFL-2-8接种于乳酸菌培养常用MRS培养基或其他有利于菌体生长的培养基中,25-28℃采用三角瓶静置培养或发酵罐微耗氧培养12-24小时,将菌体培养液或经分离的菌体添加至新鲜淀粉浆中,可使淀粉颗粒凝聚,加速淀粉沉淀速度,沉淀周期比自然沉淀缩短80%-90%。所述淀粉浆包括但不限于甘薯淀粉、马铃薯淀粉、绿豆淀粉、豌豆淀粉、木薯淀粉、玉米淀粉。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首次分离得到一株具有淀粉凝集沉淀活性的柠檬明串珠菌(Leuconostoccitreum)SFL-2-8,经试验验证,该菌株培养液或经分离后的菌体对甘薯淀粉、马铃薯淀粉等多种淀粉浆都具有促淀粉凝聚并加速沉淀分离的作用,极具工业化应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菌株SFL-2-8的菌落形态图;图2为菌株SFL-2-8菌体形态图(×1600);图3为菌株SFL-2-8系统发育树。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解释说明,但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试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进行。其中,实施例中使用的培养基组分如下:MRS培养基(g/L):蛋白胨10,牛肉膏10,酵母膏5,柠檬酸氢二铵2,葡萄20,吐温801,乙酸5,磷酸氢二钾2,硫酸镁0.58,硫酸锰0.25,pH6.2-6.6。菌种筛选培养基:以新鲜甘薯汁为基质添加2%葡萄糖,0.5%玉米浆,0.3%碳酸钙,琼脂2%,pH自然,118℃,高压蒸汽灭菌20min,倾倒平板。生鲜甘薯汁:新鲜甘薯切块,加1.5-3倍的水,组织捣碎机或胶体磨打碎以后,采用120-200目滤布过滤除去甘薯渣,然后1000-3000离心1-5分钟分离淀粉,收集离心上清即为生鲜甘薯汁。规模生产直接取用离心轻相即可。可以通过甘薯破碎时的加水比调整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左右。实施例中淀粉质量指标的测定参照相关淀粉标准进行。实施例1具淀粉凝聚作用菌株的分离筛选从泗水某甘薯淀粉加工企业淀粉沉淀池中取样,经适当稀释涂布筛选培养基平板,共挑取50支菌株,经初步显微镜观察其中酵母菌10株,细菌30株。然后接种MRS培养基28-30℃静置培养24小时,取培养液作为沉淀剂进行淀粉沉淀实验,并用培养基做空白对照,结果见表1。结果显示共有13株细菌培养液对淀粉有凝聚效果,其中6株效果显著。然后对这6株菌的16sRNA序列进行了测定,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比对,菌株J-1、J-15、J-21、J-26、初步鉴定为为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casei),2-8、3-2初步鉴定为柠檬明串珠菌(Leuconostoccitreum)。表1具有淀粉凝聚效果的菌株筛选将上述6株菌按照一株接三瓶接种MRS液体培养基中,25-28℃静置培养24小时,测定培养液的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株柠檬明串珠菌(Leuconostoc citreum)SFL-2-8,该菌株已于2018年9月18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其生物保藏号为CCTCC NO:M 20186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柠檬明串珠菌(Leuconostoccitreum)SFL-2-8,该菌株已于2018年9月18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其生物保藏号为CCTCCNO:M201863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株柠檬明串珠菌(Leuconostoccitreum)SFL-2-8,其特征在于,所述柠檬明串珠菌(Leuconostoccitreum)SFL-2-8的培养方法包括将菌株SFL-2-8置于MRS培养基中培养。


3.如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祥颖张立鹤张家祥赵晨杨丽萍姚明静刘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