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精确定位的智能机器人开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5976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精确定位的智能机器人开孔装置,包括机械手臂和操作台,操作台上方滑动连接传送带且操作台侧边对称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设有第一转动装置,第一转动装置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架,第一连接架上设有第一红外线定位结构,操作台上对应设有第一刻度尺,第一红外线定位结构对应连接第一刻度尺;操作台上方设有第二转动装置,第二转动装置对应连接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可拆卸连接机械手臂,且第一固定板下上设有转动结构,转动结构上设有第二红外线定位结构。该装置能够更加精确地确定材料的位置,切割效果更好、更精确。

An intelligent robot opening device for precise positio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精确定位的智能机器人开孔装置
本技术涉及智能机器人
,具体地,涉及一种便于精确定位的智能机器人开孔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工艺要求和检修的需要,常在容器的筒体或封头上开设各种大小的孔或安装接管,如人孔、手孔、视镜孔、物料进出口接管以及安装压力表、安全阀、液面计、测温仪表等接管开孔。通常,这些孔都是在筒体、封头成型后再根据图纸划线,然后采用火焰切割或等离子切割等设备进行手工开孔。这样的开孔方式不仅开孔尺寸、坡口精度、坡口表面粗糙度容易产生偏差,而且开孔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影响了容器的生产周期和制造成本。现有的智能机器人在进行切割开孔的时候,通过连接架的移动进行切割,使得切割更为的方便。但是,由于机器在运转的过程中,驱动电机转动的时候对刻度的把握不会特别的准,从而会造成一定的误差,或者材料没放正均可能造成一定的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精确定位的智能机器人开孔装置,该装置能够更加精确地确定材料的位置,切割效果更好、更精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精确定位的智能机器人开孔装置,包括机械手臂和操作台,操作台上方滑动连接传送带且操作台侧边对称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设有第一转动装置,第一转动装置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架,第一连接架上设有第一红外线定位结构,操作台上对应设有第一刻度尺,第一红外线定位结构对应连接第一刻度尺;操作台上方设有第二转动装置,第二转动装置对应连接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可拆卸连接机械手臂,且第一固定板下上设有转动结构,转动结构上设有第二红外线定位结构。优选地,第一转动装置包括第一丝杆和第一滑杆,第一丝杆和第一滑杆分别位于两个第一滑槽内,且第一丝杆一端设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连接架包括两个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相对一侧均设有第一凸块,第一丝杆和第一滑杆分别转动连接两个第一凸块。优选地,操作台上对称设有两个第二滑槽,靠近第一凸块一侧,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二凸块,第二凸块滑动连接第二滑槽。优选地,操作台下方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两端均设有两个梯形板,一端梯形板对应连接操作台下方,另一个梯形板支撑地面。优选地,两个第二滑槽之间操作台上对称设有两个第三滑槽,两个第三滑槽侧边设有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固定连接限位板,限位板上设有限位孔,操作台一侧设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上设有感应器,第一连接板一侧对称设有两个限位杆,两个限位杆分别滑动连接两个限位孔,且传送带下方设有“L”型滑块,滑块滑动连接第三滑槽。优选地,第一固定板呈“L”型设置,第一连接架上方设有第四滑槽,第二转动装置位于第四滑槽内,第二转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驱动轴连接第二丝杆,第二丝杆转动连接第一固定板,且第一固定板另一侧设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设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上设有第三丝杆和第二滑杆,且第三丝杆上设有第一旋转块,第一旋转块轴承连接第二连接板,第三丝杆和第二滑杆下方设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一侧设有“音符”型的凸块,第一连接架上对称设有两个第五滑槽,凸块对应滑动连接两个第五滑槽。优选地,第一固定板一侧设有第三红外线定位结构,连接架上对应设有第二刻度尺,第二红外线定位结构对应连接第二刻度尺。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首先通过在操作台侧边谁在有第一刻度尺,且第一连接架上设有第一红外线定位结构,通过第一红外线定位结构对应连接所述第一刻度尺,从而使得第一连接架与材料的横向位置更为的精准,同时通过第二转动装置来改变第一固定板的位置,从而来调节机械手臂的位置,并且第一固定板下方设有第二红外线定位结构,从而确定材料的位置更为的精确,即切割的更为精确。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便于精确定位的智能机器人开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操作台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电动伸缩杆的连接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限位结构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机械手臂2-操作台201-第二滑槽21-传送带211-滑块22-第一滑槽23-第一刻度尺24-第一支撑板25-梯形板26-第三滑槽27-第一转动轴271-限位板271a-限位孔28-电动伸缩杆281-第一连接板282-感应器283-限位杆3-第一转动装置31-第一丝杆32-第一滑杆4-第一连接架41-第一红外线定位结构42-第一连接板421-第一凸块422-第二凸块43-第四滑槽44-第五滑槽5-第二转动装置51-第二驱动电机52-第二丝杆6-第一固定板61-第三红外线定位结构7-转动结构71-第二红外线定位结构8-限位结构81-第二连接板82-第三丝杆83-第二滑杆84-第一旋转块85-第一连接板86-凸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左、右”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参见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精确定位的智能机器人开孔装置,包括机械手臂1和操作台2,操作台2上方滑动连接传送带21且操作台2侧边对称设有第一滑槽22,第一滑槽22内设有第一转动装置3,第一转动装置3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架4,第一连接架4上设有第一红外线定位结构41,操作台2上对应设有第一刻度尺23,第一红外线定位结构41对应连接第一刻度尺23;操作台2上方设有第二转动装置5,第二转动装置5对应连接第一固定板6,第一固定板6可拆卸连接机械手臂1,且第一固定板6下上设有转动结构7,转动结构7上设有第二红外线定位结构71。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优化第一转动装置3的结构,优选地,第一转动装置3包括第一丝杆31和第一滑杆32,第一丝杆31和第一滑杆32分别位于两个第一滑槽22内,且第一丝杆31一端设有第一驱动电机33,第一连接架4包括两个第一连接板42,第一连接板42相对一侧均设有第一凸块421,第一丝杆31和第一滑杆32分别转动连接两个第一凸块421。进一步地,操作台2上对称设有两个第二滑槽201,靠近第一凸块421一侧,第一连接板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精确定位的智能机器人开孔装置,包括机械手臂(1)和操作台(2),其特征在于,/n所述操作台(2)上方滑动连接传送带(21)且所述操作台(2)侧边对称设有第一滑槽(22),所述第一滑槽(22)内设有第一转动装置(3),所述第一转动装置(3)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架(4),所述第一连接架(4)上设有第一红外线定位结构(41),所述操作台(2)上对应设有第一刻度尺(23),所述第一红外线定位结构(41)对应连接所述第一刻度尺(23);/n所述操作台(2)上方设有第二转动装置(5),所述第二转动装置(5)对应连接第一固定板(6),所述第一固定板(6)可拆卸连接所述机械手臂(1),且所述第一固定板(6)下上设有转动结构(7),所述转动结构(7)上设有第二红外线定位结构(7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精确定位的智能机器人开孔装置,包括机械手臂(1)和操作台(2),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台(2)上方滑动连接传送带(21)且所述操作台(2)侧边对称设有第一滑槽(22),所述第一滑槽(22)内设有第一转动装置(3),所述第一转动装置(3)转动连接第一连接架(4),所述第一连接架(4)上设有第一红外线定位结构(41),所述操作台(2)上对应设有第一刻度尺(23),所述第一红外线定位结构(41)对应连接所述第一刻度尺(23);
所述操作台(2)上方设有第二转动装置(5),所述第二转动装置(5)对应连接第一固定板(6),所述第一固定板(6)可拆卸连接所述机械手臂(1),且所述第一固定板(6)下上设有转动结构(7),所述转动结构(7)上设有第二红外线定位结构(7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机器人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装置(3)包括第一丝杆(31)和第一滑杆(32),所述第一丝杆(31)和所述第一滑杆(32)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滑槽(22)内,且所述第一丝杆(31)一端设有第一驱动电机(33),所述第一连接架(4)包括两个第一接板(42),所述第一接板(42)相对一侧均设有第一凸块(421),所述第一丝杆(31)和所述第一滑杆(32)分别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凸块(4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机器人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2)上对称设有两个第二滑槽(201),靠近所述第一凸块(421)一侧,所述第一接板(42)上设有第二凸块(422),所述第二凸块(42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槽(2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机器人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2)下方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支撑板(24),所述第一支撑板(24)两端均设有两个梯形板(25),一端所述梯形板(25)对应连接所述操作台(2)下方,另一个梯形板(25)支撑地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燕红李奇辰梁犇赵虹赵齐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