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机构的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5778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却机构的高效率冷却装置,包含热交换单元、可引入外界气流的气冷单元、水冷单元、水循环单元、及挡板。其中该气冷单元设于该热交换单元上方。该水冷单元设于该热交换单元的该中空容室内,亦具有动力装置、供应冷却水的洒水管、以及被该动力装置所驱动的旋转喷洒装置;该挡板设于该水冷单元的动力装置下方,其具有尺寸至少等于该动力装置的阻隔部。(*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效率冷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应用有可延迟老化以及防止锈蚀的旋转喷洒装置的高效率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1的第一传统高效率冷却装置的侧视示意图,台湾专利TW450348号公开的冷却机构的高效率冷却装置2’,该传统高效率冷却装置2’可为冷气机、冷冻机、冷藏机等具降温功能的机构。该传统高效率冷却装置2’则包括有热交换单元20’、冷气单元21’、水冷单元22’、以及水循环单元23’。该热交换单元20’由内外相邻接的第一散热鳍片20a’与第二散热鳍片20b’;一冷煤管201’穿设且盘绕于该第一与该第二散热鳍片20a’与20b’;该第一与第二散热鳍片20a’、20b’与该冷煤管201’框围形成中空容室202’。该气冷单元21设在热交换单元20’的中空容室202’的上方,可为一散热风扇210’或离心式风车,利用向下风压带动侧向气流外吹,进而与热交换单元20’的该第一与第二散热鳍片20a’、20b’与该冷煤管201’产生降温作用。该水冷单元22’装设在该热交换单元20’的中空容室202’中,可为马达等动力装置220’驱动至少一风扇221’,另有一供水管222’输出冷却水落至该风扇221’上,该冷却水将被该风扇221’打散喷洒至周边,利用其表面积增加来加强吸热效率,使该传统高效率冷却装置2’的冷却效率大幅增加。该水循环单元23’设于该热交换单元20’下方,并包括可供收集冷却水的集水盘230’、集水盘230’周围斜向外伸出防止冷却水渐出的遮板231’、以及集水盘230’底部的水箱233’。该水箱233’通过衔接管路232’连接至该集水盘230’,且该水箱233’内设置有抽水泵234’;一回流管路235’连接于该供水管222’与该抽水泵234’,可将水箱233’内的冷却水导引回流至该供水管222’,该回流管路235’设有具选择供水方式的切换阀236’。然而,该水冷单元22’的冷却水虽通过该风扇221’打散喷洒至周边而提升散热效率,该冷却水仍不免溅到该动力装置220’上,长此以往,该动力装置22易产生锈蚀、老化而影响产品寿命,使维修或报废成本提高,因此不符使用效率。请参阅图2的第二传统高效率冷却装置的侧视示意图(台湾专利TW450349号公开),其为冷却机构的高效率冷却装置,其以洒水盘210”取代第一传统该散热旋转喷洒装置210’,用以提高散热效率;然而对于该动力装置220’的锈蚀却没有提供相关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机构的高效率冷却装置,可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或报废成本,提高使用效率。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机构的高效率冷却装置,可以简单程序即可保护该高效率冷却装置的动力装置免于腐蚀,因而降低成本。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冷却机构的高效率冷却装置,包含热交换单元、可引入外界气流的气冷单元、水冷单元、水循环单元、及挡板。该热交换单元具有多个散热鳍片、盘绕于散热鳍片上的冷媒管、以及由散热鳍片与冷媒管框围的中空容室。该冷气单元设于该热交换单元上方。该水冷单元设于该热交换单元的该中空容室内,并具有动力装置、供应冷却水的洒水管、以及被该动力装置所驱动的旋转喷洒装置。该水循环单元设于该热交换单元下方且具有可收集冷却水的集水盘、可防止冷却水渐出的遮板、水箱及设于水箱内的抽水泵,该遮板由该集水盘斜向上延伸,且该水箱进一步包含回流管路将冷却水引导回流的该洒水管。该挡板设于该水冷单元的动力装置之下,其具有尺寸至少等于该动力装置的阻隔部。该挡板具有由该阻隔部向外缘延伸的镂空部,镂空部具有多个可透气的穿孔。该档板具有氧化活性低的防水材料层。该旋转喷洒装置可为散热风扇。该旋转喷洒装置可为表面具有凹凸结构的洒水盘。本技术的冷却机构的高效率冷却装置具有下列优点1、利用简单加入一挡板即可保护该动力装置免于腐蚀,因而降低该高效率冷却装置的制作成本。2、利用加入可防水的挡板即可保护该动力装置免于腐蚀,因而降低维修成本,增进该冷却机构的使用效率。为了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所示,然而附图所示仅提供参阅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附图说明图1为第一传统冷却机构的高效率冷却装置的侧视示意图;图2为第二传统冷却机构的高效率冷却装置的侧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冷却机构的高效率冷却装置的侧视示意图图4A为本技术档板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及图4B为本技术挡板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传统高效率冷却装置2’热交换单元02’冷煤管201’中空容室 202’ 第一散热鳍片 20a’第二散热鳍片 20b’ 气冷单元 21’散热风扇 210’ 水冷单元 22’动力装置 220’ 风扇 221’供水管222’ 水循环单元23’集水盘230’ 遮板 231’衔接管路 232’ 水箱 233’抽水泵234’ 回流管路 235’切换阀236’洒水盘210”本技术冷却机构的高效率冷却装置2热交换单元 20 散热鳍片 20a 冷煤管 201 中空容室202气冷单元 21 水冷单元22动力装置 220 洒水管 221旋转喷洒装置 222 水循环单元 23集水盘 230 遮板231水箱 233 抽水泵 234回流管路 235 挡板24阻隔部 240 阻隔部 240镂空部 241 穿孔2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3所示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冷却机构的高效率冷却装置2,包含热交换单元20、可引入外界气流的气冷单元21、水冷单元22、水循环单元23、及挡板24。如同该传统高效率冷却装置2’,该热交换单元20具有多个散热鳍片20a、盘绕于该散热鳍片20a上的冷媒管201、以及由散热鳍片20a与冷媒管201框围的中空容室202;该气冷单元21设于该热交换单元20上;该水冷单元22设于该热交换单元20的该中空容室202内,并具有动力装置220、供应冷却水的洒水管221、以及被该动力装置所驱动的旋转喷洒装置222。该旋转喷洒装置222可以为散热风扇或位于表面具有凹凸结构的洒水盘,以达到使该旋转喷洒装置222上的冷却水能四散喷洒至该热交换单元20上;该水循环单元23设于该热交换单元20下且具有可收集冷却水至集水盘230、可防冷却水渐出的遮板231、水箱233及设于水箱内的抽水泵234,该遮板231由该集水盘230斜向上延伸,且该水箱233进一步包含回流管路235将冷却水引导回流的该洒水管211。通过该洒水管221供应的冷却水位,该旋转喷洒装置222打散均匀分布于该中空容室202内,打散的该冷却水形成有较大表面积而增加散热效率;为了避免冷却水被旋转喷洒装置222打散时飞溅至该动力装置220,以至于腐蚀影响该动力装置220而降低其使用寿命,本技术该挡板24设于该水冷单元22的动力装置220下方,请参阅图4A,该挡板24具有尺寸至少等于该动力装置220的阻隔部240,使恰好或大于该动力装置220以利遮蔽飞溅的冷却水;如图3所示,该挡板24设于该水冷单元22的该洒水管221的洒水口的上方;该挡板24为氧化活性低的防水材料所制成,保持该挡板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却机构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热交换单元,其具有中空容室;    可引入外界气流的气冷单元,设于该热交换单元上面;    水冷单元,设于该热交换单元的该中空容室内,并具有动力装置、供应冷却水的洒水管、以及为该动力装置所驱动的旋转喷洒装置;    水循环单元,设于该热交换单元下方;及    挡板,设于该水冷单元的动力装置下方,其具有尺寸至少等于该动力装置的阻隔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昌文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日光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