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一霖专利>正文

自动化摇臂式乘用车车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55815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型的名称为自动化摇臂式乘用车车门。属于乘用车车门技术领域。它主要是提供一种自动化摇臂式乘用车车门。它的主要特征是:包括车门,第一、第二电机固定架,主、辅助微型步进电机,第一、第二锥形伞齿轮,第一、第二伞齿轮和车门悬臂;主、辅助微型步进电机分别通过第一、第二电机固定架安装在车门门框和车门门边上,第一、第二锥形伞齿轮分别安装在主、辅助微型步进电机上,第一、第二伞齿轮分别安装固定在车门悬臂的两端,第一、第二伞齿轮分别可转动地安装在车门门框、车门门边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型具有结构简单、能稳定有效的传递扭矩和可减少内部机械传动机构的特点,主要用于大中微型轿车等。

Automatic rocker car do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化摇臂式乘用车车门
本专利技术型属于乘用车车门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乘用车的自动化摇臂式乘用车车门。其主要采用目前市场流行的单片机80C51可编程控制系统,促使微型步进电机驱动齿轮组做功于悬臂完成对乘用车车门的开启与关闭。是一种在传统乘用车车门结构上再创新技术的自动化摇臂式乘用车车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乘用车车门基本属于铰链式平开车门,个别车型也有采用自动化剪刀式和鹞式乘用车车门。传统铰链式乘用车车门技术上存在一定的不足,长时间开关车门容易走形,受开启形式局限产品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摇臂式乘用车车门,具有结构简单、开启关闭占用空间小的特点。本专利技术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自动化摇臂式乘用车车门,包括车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机固定架、主微型步进电机、第一锥形伞齿轮、第一伞齿轮、车门悬臂、第二电机固定架、辅助微型步进电机、第二锥形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其中,所述主微型步进电机通过第一电机固定架安装在车门门框上,第一锥形伞齿轮安装在主微型步进电机上,第一伞齿轮安装固定在车门悬臂的一端,第一锥形伞齿轮与第一伞齿轮啮合,第一伞齿轮可转动地安装在车门门框上;所述辅助微型步进电机通过第二电机固定架安装在车门门边上,第二锥形伞齿轮安装在辅助微型步进电机上,第二伞齿轮安装固定在车门悬臂的另一端,第二锥形伞齿轮与第二伞齿轮啮合,第二伞齿轮可转动地安装在车门门边上。本专利技术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第一电机固定架、主微型步进电机、第一锥形伞齿轮、第一伞齿轮、车门悬臂、第二电机固定架、辅助微型步进电机、第二锥形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有两组;一组装于车门上部的车门门框与车门门边之间,另一组装于车门下部的车门门框与车门门边之间。本专利技术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第一锥形伞齿轮与两个第一伞齿轮啮合,两个第一伞齿轮对称安装在第一锥形伞齿轮的两侧;所述的第二锥形伞齿轮与两个第二伞齿轮啮合,两个第二伞齿轮对称安装在第二锥形伞齿轮的两侧。本专利技术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第一锥形伞齿轮与第一伞齿轮、第二锥形伞齿轮与第二伞齿轮齿数设置为开启和关闭的运行起始点和终止点相符合。本专利技术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第一伞齿轮通过第一轴承安装在车门门框的第一轴承轴上;第二伞齿轮通过第二轴承安装在车门门边上的第二轴承轴上。本专利技术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第一轴承轴和第二轴承轴上设有自锁直流接触器,自锁直流接触器与主微型步进电机连接,并控制启动、停止、运行。自锁直流接触器可按需选选择以下任意一款型号:SJD-20A大功率直流接触器、SJD-30A大功率直流接触器、SJD-50A大功率直流接触器、SJD-100A大功率直流接触器、SJD-150A大功率直流接触器、SJD-200A大功率直流接触器。本专利技术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还包括自锁直流接触器,自锁直流接触器安装在车门悬臂或乘用车中柱上,与主微型步进电机连接,并控制启动、停止、运行。本专利技术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第一伞齿轮、第二伞齿轮与车门悬臂之间为焊接连接。本专利技术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还包括采用单片机80C51的可编程控制器。本专利技术型采用两个微型步进电机驱动锥形伞齿轮、伞齿轮带动车门悬臂前后呈弧形运动,用主微型步进电机驱动锥形伞齿轮、伞齿轮带动车门悬臂上固定的车门做前后呈弧形旋转运动,以适合作悬臂的材料可有效减轻主微型步进电机的工作负荷。微型步进电机与驱动锥形伞齿轮、伞齿轮、车门悬臂旋转部分以及车门和微型步进电机的驱动部分采用锥形伞齿轮和双伞齿轮相对啮合传动,该传动方式能改变运动方向可以方便微型步进电机的驱动,能有效的提高乘用车车门的安全性和可减少内部传动机构,能进一步减小微型步进电机的驱动负荷。本专利技术型自动化摇臂式乘用车车门,采用单片机80C51控制微型步进电机,驱动锥形伞齿轮、伞齿轮、车门悬臂自动前后呈弧形旋转,来达到控制车门的开启与关闭,并且在微型步进电机驱动锥形伞齿轮、伞齿轮、车门悬臂与车门结合的驱动部分具有自锁功能,以保证乘用车车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本专利技术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上述这样一种整体设置,所构成的自动化摇臂式乘用车车门在使用时,可通过采用单片机80C51可编程控制系统控制微型步进电机驱动锥形伞齿轮和伞齿轮做功于车门悬臂完成对乘用车前后车门的开启与关闭,具有自锁功能。跟普通乘用车车门相比,本专利技术型解放了司乘人员开启车门的过程,能在更加狭小的空间内打开,适用性好;而跟剪刀式相比机械路线简单实用可靠。车门自动化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也符合人们的爱好,在不影响它原有功能的前提下,在传统乘用车车门结构上的再创新技术,是一种具有经济性,观赏性和推广性的自动化摇臂式乘用车车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型正面结构示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型俯视结构示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型局部结构示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型局部详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型局部详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型控制系统主程序流程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型俯视开启过程示图。图中:1.第一电机固定架;2.主微型步进电机;3.第一锥形伞齿轮;4.第一伞齿轮;5.车门悬臂;6.第二电机固定架;7.辅助微型步进电机;8.车门;9.第一轴承轴;10.第一轴承;11.车门门框;12.车门门边;13.第二锥形伞齿轮;14.第二伞齿轮;15.第二轴承轴;16.第二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以具体实例来对本专利技术型进行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型实施例提供的乘用车车门的正面结构示图,该图为车门开启过程展开最大化的构件位置结构图,并请同时参看图2至图7。图2为本专利技术型实施例提供的乘用车车门的俯视结构示图,该图为车门开启完毕的构件位置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型实施例提供的乘用车车门的局部结构示图,该图为车门开启过程的构件位置结构图。图4、图5为本专利技术型实施例提供的乘用车车门的局部详图,该图为车门开启关闭主要构件锥形伞齿轮与伞齿轮啮合结构的局部详图。图6是完成图1至图5摇臂开启回落关闭过程的控制系统主程序流程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型实施例提供的乘用车车门的俯视开启过程示图,该图为车门开启的全过程示图。如图1至图7所示。用于自动化摇臂式乘用车车门开启关闭机械矩力运行的全过程,是通过采用单片机80C51可编程控制系统控制车门开启关闭的全过程。主微型步进电机2和辅助微型步进电机7,分别由第一电机固定架1和第二电机固定架6,安装固定于乘用车上下车门门框11和乘用车上下车门门边12的适中位置上。第一电机固定架1、主微型步进电机2、第二电机固定架6、辅助微型步进电机7有两组,一组装于车门8上部的车门门框11与车门门边12之间,另一组装于车门8下部的车门门框11与车门门边12之间。主微型步进电机2通过第一电机固定架1安装在车门门框11上,第一锥形伞齿轮3安装在主微型步进电机2上,辅助微型步进电机7通过第二电机固定架6安装在车门门边12上,第二锥形伞齿轮13安装在辅助微型步进电机7上。采用单片机80C51的可编程控制器对车门的开启和关闭进行控制。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化摇臂式乘用车车门,包括车门(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机固定架(1)、主微型步进电机(2)、第一锥形伞齿轮(3)、第一伞齿轮(4)、车门悬臂(5)、第二电机固定架(6)、辅助微型步进电机(7)、第二锥形伞齿轮(13)和第二伞齿轮(14);其中,所述主微型步进电机(2)通过第一电机固定架(1)安装在车门门框(11)上,第一锥形伞齿轮(3)安装在主微型步进电机(2)上,第一伞齿轮(4)安装固定在车门悬臂(5)的一端,第一锥形伞齿轮(3)与第一伞齿轮(4)啮合,第一伞齿轮(4)可转动地安装在车门门框(11)上;所述辅助微型步进电机(7)通过第二电机固定架(6)安装在车门门边(12)上,第二锥形伞齿轮(13)安装在辅助微型步进电机(7)上,第二伞齿轮(14)安装固定在车门悬臂(5)的另一端,第二锥形伞齿轮(13)与第二伞齿轮(14)啮合,第二伞齿轮(14)可转动地安装在车门门边(1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摇臂式乘用车车门,包括车门(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机固定架(1)、主微型步进电机(2)、第一锥形伞齿轮(3)、第一伞齿轮(4)、车门悬臂(5)、第二电机固定架(6)、辅助微型步进电机(7)、第二锥形伞齿轮(13)和第二伞齿轮(14);其中,所述主微型步进电机(2)通过第一电机固定架(1)安装在车门门框(11)上,第一锥形伞齿轮(3)安装在主微型步进电机(2)上,第一伞齿轮(4)安装固定在车门悬臂(5)的一端,第一锥形伞齿轮(3)与第一伞齿轮(4)啮合,第一伞齿轮(4)可转动地安装在车门门框(11)上;所述辅助微型步进电机(7)通过第二电机固定架(6)安装在车门门边(12)上,第二锥形伞齿轮(13)安装在辅助微型步进电机(7)上,第二伞齿轮(14)安装固定在车门悬臂(5)的另一端,第二锥形伞齿轮(13)与第二伞齿轮(14)啮合,第二伞齿轮(14)可转动地安装在车门门边(1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摇臂式乘用车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电机固定架(1)、主微型步进电机(2)、第一锥形伞齿轮(3)、第一伞齿轮(4)、车门悬臂(5)、第二电机固定架(6)、辅助微型步进电机(7)、第二锥形伞齿轮(13)和第二伞齿轮(14)有两组;一组装于车门(8)上部的车门门框(11)与车门门边(12)之间,另一组装于车门(8)下部的车门门框(11)与车门门边(1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摇臂式乘用车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锥形伞齿轮(3)与两个第一伞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一力王一非李恒超王一宸王一霖赵相俊朱昭名王子齐
申请(专利权)人:王一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