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喷淋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5524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喷淋塔,涉及喷淋塔技术领域,包括横截面为圆形的塔体,所述塔体的右下侧连通有循环管,且塔体的内部上侧设置有临时储液管,所述塔体的内部中间设置有筛板框,且塔体的内部下侧设置有临时储气管,所述临时储气管的下方设置有分散环形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泵、循环管和临时储液管之间的配合,使供喷淋的水循环使用,防止了资源的浪费,且在此过程中,通过网框内部设置的过滤网防止水中的杂质进入循环管内,通过连接管、临时储气管、分散环形管、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之间的配合,使烟气均匀进入塔体内部,再通过筛板框内部填充的空心塑料球,增加了雾化水与烟气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了处理效率。

A new spray t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喷淋塔
本技术属于喷淋塔
,具体为一种新型喷淋塔。
技术介绍
喷淋塔,又称喷雾塔,塔内无填料或塔板,但却设置有喷嘴的吸收塔。液体由塔顶进入,经过喷嘴被喷成雾状或雨滴状;气体由塔下部进入,与雾状或雨滴状的液体密切接触进行传质,使气体中易溶组分被吸收,喷淋塔(喷雾塔)是用于气体吸收最简单的设备,在喷淋塔内,液体呈分散相,气体为连续相,一般气液比较小,适用于极快或快速吸收过程,喷淋塔结构简单,不易被堵塞,阻力小,操作维修方便。现有技术中,多数喷淋塔中烟气进入塔体时分散不均匀,导致其处理效率较低,且多数喷淋塔在水循环使用时未能防止固体进入,导致循环系统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多数喷淋塔中烟气进入塔体时分散不均匀,导致其处理效率较低,且多数喷淋塔在水循环使用时未能防止固体进入,导致循环系统易损坏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喷淋塔。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喷淋塔,包括横截面为圆形的塔体,所述塔体的外表面右下侧焊接有承载板,且塔体的外表面中间设置有控制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喷淋塔,包括横截面为圆形的塔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的外表面右下侧焊接有承载板(2),且塔体(1)的外表面中间设置有控制器(3),所述塔体(1)的外表面下侧设置有观察窗(4),且塔体(1)的上侧连通有排气管(5),所述塔体(1)的左下侧贯穿有进气管(6),且塔体(1)的下端右侧连通有出液管(8),所述进气管(6)和出液管(8)之间设置有进液管(7),所述进液管(7)的右端与塔体(1)连通,所述塔体(1)的右下侧连通有循环管(10),且塔体(1)的内部上侧设置有临时储液管(11),所述塔体(1)的内部中间设置有筛板框(12),且塔体(1)的内部下侧设置有临时储气管(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喷淋塔,包括横截面为圆形的塔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的外表面右下侧焊接有承载板(2),且塔体(1)的外表面中间设置有控制器(3),所述塔体(1)的外表面下侧设置有观察窗(4),且塔体(1)的上侧连通有排气管(5),所述塔体(1)的左下侧贯穿有进气管(6),且塔体(1)的下端右侧连通有出液管(8),所述进气管(6)和出液管(8)之间设置有进液管(7),所述进液管(7)的右端与塔体(1)连通,所述塔体(1)的右下侧连通有循环管(10),且塔体(1)的内部上侧设置有临时储液管(11),所述塔体(1)的内部中间设置有筛板框(12),且塔体(1)的内部下侧设置有临时储气管(13),所述塔体(1)内部下端的右侧设置有网框(14),所述承载板(2)的上表面设置有泵(9),所述临时储液管(11)的下侧连通有雾化喷头(15),所述临时储气管(13)的下方设置有分散环形管(16),且临时储气管(13)与分散环形管(16)之间设置有连接管(17),所述分散环形管(16)的下侧开设有第一圆孔(18),且分散环形管(16)的内壁开设有第二圆孔(1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喷淋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泵(9)与控制器(3)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且泵(9)与承载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自金
申请(专利权)人:黄冈市蕲春县新天地瓷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