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轴的浮动式气动打刀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主轴,尤其涉及一种主轴的浮动式气动打刀机构。
技术介绍
主轴是用于执行精密加工的重要动力装置,通过执行松刀、夹刀动作来实现换刀、卸刀功能,现有的主轴中,一般利用油缸或者气缸作为松刀、夹刀动作的驱动机构,这种油缸和气缸一般直接固定在主轴后端位置,在运动过程中,其内部活塞、连接杆等与主轴的拉杆、转子之间很容易发生内部应力,例如,在松刀过程中,因向前推动拉杆,致使拉杆之间与转子之间的碟簧受到压缩,所增加的弹力将通过转子直接加载于转子外侧的轴承上,导致轴承容易受损;在夹刀过程中,因这些应力无法卸放,导致松刀、夹刀过程中发生内部磨损,不仅降低了主轴的整体性能,还影响主轴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合理设计,使得气缸组件能够在松刀、夹刀过程中发生相应浮动,从而提高主轴整体性能和使用寿命的浮动式气动打刀机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主轴的浮动式气动打刀机构,所述主轴包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轴的浮动式气动打刀机构,所述主轴包括有转子(1)和背盖(2),所述转子(1)的后端设于所述背盖(2)内,所述转子(1)内设有拉杆(8),所述拉杆(8)上套设有多个碟簧,所述碟簧夹设于所述转子(1)与所述拉杆(8)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背盖(2)的后端固定有筒状的气缸套(3),所述气缸套(3)的后端盖合有后端盖板(30),所述气缸套(3)内设有气缸组件,所述气缸组件包括有前端气缸体(7)、多个中间气缸体(4)和后端气缸体(6),多个中间气缸体(4)依次串接于所述前端气缸体(7)和后端气缸体(6)之间,所述前端气缸体(7)、后端气缸体(6)和中间气缸体(4)内分别设有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轴的浮动式气动打刀机构,所述主轴包括有转子(1)和背盖(2),所述转子(1)的后端设于所述背盖(2)内,所述转子(1)内设有拉杆(8),所述拉杆(8)上套设有多个碟簧,所述碟簧夹设于所述转子(1)与所述拉杆(8)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背盖(2)的后端固定有筒状的气缸套(3),所述气缸套(3)的后端盖合有后端盖板(30),所述气缸套(3)内设有气缸组件,所述气缸组件包括有前端气缸体(7)、多个中间气缸体(4)和后端气缸体(6),多个中间气缸体(4)依次串接于所述前端气缸体(7)和后端气缸体(6)之间,所述前端气缸体(7)、后端气缸体(6)和中间气缸体(4)内分别设有一活塞(5),所述活塞(5)的中心处形成有活塞杆(50),多个活塞杆(50)依次串接,且多个活塞杆(50)的前端固定有后推杆(9),所述后推杆(9)的前端与所述拉杆(8)的后端对齐,所述后端气缸体(6)与所述后端盖板(30)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31),所述后端盖板(30)上设有夹刀气嘴(32)和松刀气嘴(33),所述夹刀气嘴(32)与所述第一间隙(31)相连通,所述前端气缸体(7)、后端气缸体(6)和中间气缸体(4)的侧壁内开设有依次连通的夹刀气道(40),所述夹刀气道(40)与所述第一间隙(31)相连通,位于所述前端气缸体(7)内的所述活塞(5)的前侧空腔与所述夹刀气道(40)相连通;
所述气缸套(3)的侧壁内开设有第一松刀气道(34),所述后端气缸体(6)内开设有第二松刀气道(60),所述后端气缸体(6)的外侧壁开设有环状气槽(61),所述后端气缸体(6)的外侧套设有两个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夹紧于所述后端气缸体(6)与所述气缸套(3)之间,且两个第一密封圈分设于所述环状气槽(61)的前后两侧,所述松刀气嘴(33)、所述第一松刀气道(34)、所述环状气槽(61)、所述第二松刀气道(60)依次连通,位于所述后端气缸体(6)内的所述活塞(5)的后侧空腔与所述第二松刀气道(60)相互连通;
所述转子(1)的后端固定有松刀限位盘(10),所述转子(1)上螺合有转子螺母(11),所述转子螺母(11)靠近所述转子(1)的后端,所述背盖(2)内设有松刀托盘(20),所述松刀托盘(20)与所述前端气缸体(7)固定连接,所述松刀托盘(20)包括有向前延伸的筒状部(21),所述筒状部(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农乃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爱贝科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