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浮除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5458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气浮除油装置。其包括槽体、设置于槽体上方的进液总管,所述进液总管通过循环泵与槽体连通,所述槽体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槽体内沿其长度方向竖直设置有隔板,相邻隔板之间形成除油室,所述除油室内设置有导油槽,槽体外部设置有排油总管,所述排油总管通过排油支管与导油槽连通,所述进液总管上设置有进液支管,所述进液支管伸入除油室内,所述进液支管上连接有文丘里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物理除油原理,不带入任何杂志,不使用任何吸附材料,绿色无污染,低成本,低能耗,除油效果理想,且除油效率高。

A kind of air flotation oil removal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浮除油装置
本技术属于化工设备
,涉及一种气浮除油装置。
技术介绍
在萃取过程中,有机相与被萃取的水相经充分搅拌混合后,水相中要分离出的物质进人有机相,因相对密度不同两相分离。由于受萃取体系的温度、粘度、相比、pH、萃取器的结构形式、澄清面积和速率、搅拌速度等因素的影响,在实际操作中,水相会夹带一定量的有机相。水相中夹带的有机相,需要分离回收,其目的是:1、回收昂贵的萃取剂,降低成本;2、防止有机相本身和被萃入有机相的杂质污染产品,降低产品质量;3、避免对相关工序造成不利影响,恶化工艺过程,腐蚀设备衬里;4、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虽然大多数萃取剂属于低毒和无毒类物质,但随萃余液排出,仍然会污染环境。萃取过程中,水相中的油一般以悬浮油、分散油、乳化油和溶解油的形式存在。悬浮和分散油珠粒径一般较大,容易分离回收。目前,乳化油和溶解油的分离主要采用物理法,即破乳法和吸附法,两者在实际应运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缺陷,破乳法有能耗高、存在安全隐患、运行周期短、过程不易掌控等缺点,吸附法有某些吸附材料难以再生、吸附材料需要更换和更换时间难以掌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浮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槽体(1)、设置于槽体(1)上方的进液总管(2),所述进液总管(2)通过循环泵(14)与槽体(1)连通,所述槽体(1)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液口(3)和出液口(4),槽体(1)内沿其长度方向竖直设置有隔板(5),相邻隔板(5)之间形成除油室(6),所述除油室(6)内设置有导油槽(7),槽体(1)外部设置有排油总管(8),所述排油总管(8)通过排油支管(9)与导油槽(7)连通,所述进液总管(2)上设置有进液支管(10),所述进液支管(10)伸入除油室(6)内,所述进液支管(10)上连接有文丘里管(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浮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槽体(1)、设置于槽体(1)上方的进液总管(2),所述进液总管(2)通过循环泵(14)与槽体(1)连通,所述槽体(1)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液口(3)和出液口(4),槽体(1)内沿其长度方向竖直设置有隔板(5),相邻隔板(5)之间形成除油室(6),所述除油室(6)内设置有导油槽(7),槽体(1)外部设置有排油总管(8),所述排油总管(8)通过排油支管(9)与导油槽(7)连通,所述进液总管(2)上设置有进液支管(10),所述进液支管(10)伸入除油室(6)内,所述进液支管(10)上连接有文丘里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永虎郁洪波吕苏环何文波王永刚李立香王志芳廖永晖
申请(专利权)人: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