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氮气灭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5417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氮气灭火装置,其包括高压氮气瓶、与所述高压氮气瓶相连的减压装置,所述减压装置通过耐压胶管连接至分流装置,所述分流装置分接有多组可独立释放氮气的氮气释放支路组件。通过将高压氮气瓶内的高压氮气输送至减压装置内,由减压装置减压成低压氮气,再通过分流装置分送到多组可独立释放氮气的氮气释放支路组件,由每组氮气释放支路组件将氮气喷出至所要灭火的空间内,从而达到抑制灭火的目的。

A nitrogen fire extinguish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氮气灭火装置
本技术涉及应急救援
,特别涉及一种氮气灭火装置。
技术介绍
现石油、化工类企业拥有大量的固定顶储罐、内浮顶储罐,当该类储罐因前期着火时,火焰在罐内部,而有外罐顶的存在,现有的灭火装备无法将罐内明火扑灭,因罐内储存的油类、烃类属易燃易爆危化品,罐顶坍塌后,因大气中的空气瞬间进入,火势必然会进一步加大,给扑灭火灾带来巨大难度。一旦火势失控,必然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现有的干粉消防车(干粉-泡沫联用消防车、水-干粉联用消防车)上配备有氮气瓶组、干粉罐、及干粉喷射装置,但无法单独利用车载高压氮气进行灭火,加装应急氮气灭火装置可增加该类车型的执勤利用率和灭火救援效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氮气灭火装置,旨在提高携带有高压氮气瓶的消防车的执勤利用率和灭火救援效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氮气灭火装置,其包括:高压氮气瓶、与所述高压氮气瓶相连的减压装置,所述减压装置通过耐压胶管连接至分流装置,所述分流装置分接有多组可独立释放氮气的氮气释放支路组件。进一步地,所述氮气释放支路组件包括与所述分流装置相连的连接软管、设于所述连接软管自由端端头的硬质对接管、与所述硬质对接管相匹配的联结套管、以及与所述联结套管相连的氮气释放管。进一步地,所述氮气释放管的管头为勾型。进一步地,所述硬质对接管以及所述联结套管均为钢质管道。进一步地,所述分流装置上设有对应每组所述氮气释放支路组件的气路阀门。进一步地,所述气路阀门为手动阀门。r>进一步地,所述减压装置、所述分流装置以及所述氮气释放支路组件均收容于便携式收容盒内,所述便携式收容盒与所述高压氮气瓶之间通过预设长度的耐压胶管相连。进一步地,所述减压装置包括用于连接高压氮气瓶的管架,所述管架上设有可同时与多个高压氮气瓶相连的管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高压氮气瓶内的高压氮气输送至减压装置内,由减压装置减压成低压氮气,再通过分流装置分送到多组可独立释放氮气的氮气释放支路组件,由每组氮气释放支路组件将氮气喷出至所要灭火的空间内,从而达到抑制灭火的目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氮气灭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氮气灭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请参阅图1,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氮气灭火装置的流程示意图,该氮气灭火装置包括高压氮气瓶1、与高压氮气瓶1相连的减压装置2,减压装置2通过耐压胶管3连接至分流装置4,分流装置4分接有多组可独立释放氮气的氮气释放支路组件。具体地,通过将高压氮气瓶1内的高压氮气输送至减压装置2内,由减压装置2减压成低压氮气,再通过分流装置4分送到多组可独立释放氮气的氮气释放支路组件,由每组氮气释放支路组件将氮气喷出至所要灭火的空间内,从而达到抑制灭火的目的。在一实施例中,氮气释放支路组件包括与分流装置4相连的连接软管5、设于连接软管自由端端头的硬质对接管6、与硬质对接管6相匹配的联结套管7、以及与联结套管相连的氮气释放管8。在一实施例中,氮气释放管8的管头为勾型。在一实施例中,硬质对接管6以及联结套管7均为钢质管道。具体地,每组氮气释放支路组件包括有连接软管5、设于连接软管5自由端端头的硬质对接管6、与硬质对接管6相匹配的联结套管7、以及与联结套管相连的氮气释放管8,连接软管5可预先设置成较长的长度,然后收容卷起,待需要时自由拉伸至预定长度,以满足将氮气释放管8移动至所需灭火部位的需要。在具体实现中,连接软管5和氮气释放管8可设置为可拆卸的组装件,通过硬质对接管6和联结套管7相互对接,快速连通。在具体实现中,硬质对接管6和联结套管7可例如选用钢质材料制成,氮气释放管8的管头可例如设置为勾型。在一实施例中,分流装置4上设有对应每组氮气释放支路组件的气路阀门。在一实施例中,气路阀门为手动阀门。具体地,分流装置4上针对每组氮气释放支路组件均设有相应的气路阀门,以控制管道的开闭,可选择的使用一组或多组氮气释放支路进行灭火作业。在具体实现中,气路阀门可例如设置为手动阀门,以满足现场各种情况的需要。参见图2,在一实施例中,减压装置2、分流装置4以及氮气释放支路组件均收容于便携式收容盒10内,便携式收容盒10与高压氮气瓶1之间通过预设长度的耐压胶管11相连。具体地,可例如将减压装置2、分流装置4以及氮气释放支路组件均收容于便携式收容盒10内,制成可移动的成套设备,成套设备通过耐压胶管11与高压氮气瓶1相连,在使用时,可方便的将成套设备搬移至预定位置进行灭火作业。特别地,也可以将减压装置2、分流装置4固定设于如干粉消防车类的消防车内,仅将氮气释放支路组件设置成可移动的组件,由连接软管与消防车相连。在一实施例中,减压装置2包括用于连接高压氮气瓶1的管架21,管架21上设有可同时与多个高压氮气瓶1相连的管口。具体地,减压装置2包括有用于连接高压氮气瓶1的管架21,管架21上设有多个连接管口,每个管口可与一个高压氮气瓶1相连,从而使得减压装置2可同时与多个高压氮气瓶1进行连接,以提高氮气输送的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技术的技术构思下,利用本技术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氮气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氮气瓶、与所述高压氮气瓶相连的减压装置,所述减压装置通过耐压胶管连接至分流装置,所述分流装置分接有多组可独立释放氮气的氮气释放支路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氮气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氮气瓶、与所述高压氮气瓶相连的减压装置,所述减压装置通过耐压胶管连接至分流装置,所述分流装置分接有多组可独立释放氮气的氮气释放支路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气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气释放支路组件包括与所述分流装置相连的连接软管、设于所述连接软管自由端端头的硬质对接管、与所述硬质对接管相匹配的联结套管、以及与所述联结套管相连的氮气释放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氮气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气释放管的管头为勾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氮气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对接管以及所述联结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军曾宪松
申请(专利权)人:明光浩淼安防科技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