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消防车用旋转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5415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消防车用旋转支架,具体涉及消防车技术领域,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底部两端均设置有转动杆,且转动杆焊接在固定框架上,所述固定框架设为U形,所述固定框架两侧臂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两侧均设置有置物架,所述置物架远离限位板的一侧设置有夹持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第一置物架和第二置物架,在钢丝绳的拉动下,第一置物架会沿着转轴为中心逆时针转动90°直至与第二置物架保持水平平行,此时消防人员可在第一置物架和第二置物架上拿取所需的消防器材,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第一置物架和第二置物架的同时使用,可提高消防器材的存放数量,利用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消防车用旋转支架
本技术涉及消防车
,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新型消防车用旋转支架。
技术介绍
在现场消防救援过程中,考虑到事态的紧急性以及现场容易出现混乱等情况,消防员必须快速反应且迅速做出动作;为了提高消防员现场救援的效率,消防设备的操作便利性显得尤为重要,故而,消防车内的设置,应能保证消防员可以快速地从消防车内取出各种消防器材,进而能快速地投入战斗。专利申请公布号CN202035742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消防车用可旋转储物架,包括有储物架本体、立柱、位于立柱的上端部的上支架以及位于立柱的下端部的下支架,储物架本体包括有位于上端部的上横杆以及位于下端部的下横杆,上横杆通过第一转轴与上支架铰接,下支架的上方固定有限位板,限位板的边缘部成型有至少两个限位凹口,下横杆通过第二转轴与限位板铰接,下横杆配设有角度限位锁,角度限位锁包括有可活动地装设于下横杆的锁头,锁头可选择地锁扣于所述至少两个限位凹口内。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由于储物架本体只有一面可以存放消防器材,器材存放量少,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消防车用旋转支架,本技术通过设有第一置物架和第二置物架,在钢丝绳的拉动下,第一置物架会沿着转轴为中心逆时针转动90°直至与第二置物架保持水平平行,此时消防人员可在第一置物架和第二置物架上拿取所需的消防器材,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第一置物架和第二置物架的同时使用,可提高消防器材的存放数量,利用率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消防车用旋转支架,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底部两端均设置有转动杆,且转动杆焊接在固定框架上,所述固定框架设为U形,所述固定框架两侧臂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两侧均设置有置物架,所述置物架远离限位板的一侧设置有夹持板;所述置物架包括有第一置物架和第二置物架,所述第一置物架通过转轴铰接在固定框架上,所述第一置物架焊接在限位板上,所述第一置物架和第二置物架沿着限位板垂直轴心对称分布,所述第一置物架两侧均设置有钢丝绳,且钢丝绳与第一置物架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另一端设置有收缩杆,并缠绕在收缩杆上,所述收缩杆两端铰接在车体内壁上,所述收缩杆两端均设置有扭转弹簧,所述置物架表面向下凹陷。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杆远离固定框架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另一侧与转动杆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减速电机,所述转动杆贯穿固定座并与减速电机输出轴传动连接。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板与置物架为滑动连接,所述夹持板底部一侧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一端固定在夹持板上,所述压缩弹簧另一端固定在置物架上。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扭转弹簧套接在收缩杆上,所述扭转弹簧一端固定连接在车体上,所述扭转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收缩杆上。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板靠近置物架的一侧设置有橡胶垫,且橡胶垫粘接在夹持板上。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板顶部向外倾斜。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板顶部靠近转轴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大小与第一置物架顶部大小相匹配。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收缩杆位于固定框架上方。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通过设有第一置物架和第二置物架,在钢丝绳的拉动下,第一置物架会沿着转轴为中心逆时针转动90°直至与第二置物架保持水平平行,此时消防人员可在第一置物架和第二置物架上拿取所需的消防器材,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第一置物架和第二置物架的同时使用,可提高消防器材的存放数量,利用率高,且采用钢丝绳对第一置物架进行拉伸,安全性能可得到保证,消防器材会自动滚落到第一置物架和第二置物架上的凹陷处,提高消防器材存放时的稳定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存放的消防器材是原先的2倍,利用率极高,且不占用多余的空气,第一置物架和第二置物架对物品的存放更加稳定;2、本技术通过设有夹持板,夹持板在弹簧的拉动下会自动与消防器材相贴,从而避免消防器材从置物架上掉落,导致其损坏,夹持板内壁上的橡胶垫,可提供防护作用,避免夹持板将消防器材表面划伤,从而影响使用,夹持板顶部向外倾斜,便于消防人员直接将消防器材挤压到置物架内部,使用起来较为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框架转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置物架展开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收缩杆局部结构立体图。附图标记为:1车体、2固定框架、3转动杆、4限位板、5夹持板、6第一置物架、7第二置物架、8钢丝绳、9收缩杆、10扭转弹簧、11固定座、12减速电机、13压缩弹簧、14橡胶垫、15限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消防车用旋转支架,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框架2,所述固定框架2底部两端均设置有转动杆3,且转动杆3焊接在固定框架2上,所述固定框架2设为U形,所述固定框架2两侧臂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板4,所述限位板4两侧均设置有置物架,所述置物架远离限位板4的一侧设置有夹持板5;所述置物架包括有第一置物架6和第二置物架7,所述第一置物架6通过转轴铰接在固定框架2上,所述第一置物架6焊接在限位板4上,所述第一置物架6和第二置物架7沿着限位板4垂直轴心对称分布,所述第一置物架6两侧均设置有钢丝绳8,且钢丝绳8与第一置物架6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8另一端设置有收缩杆9,并缠绕在收缩杆9上,所述收缩杆9两端铰接在车体1内壁上,所述收缩杆9两端均设置有扭转弹簧10,所述置物架表面向下凹陷。所述转动杆3远离固定框架2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座11,所述固定座11另一侧与转动杆3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减速电机12,所述转动杆3贯穿固定座11并与减速电机12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扭转弹簧10套接在收缩杆9上,所述扭转弹簧10一端固定连接在车体1上,所述扭转弹簧10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收缩杆9上,所述收缩杆9位于固定框架2上方。如图1-5所示,实施方式具体为:使用时,消防人员可先开启减速电机12,减速电机12输出轴会带动转动杆3顺时针转动90°,转动杆3与有固定框架2焊接固定,故带动固定框架2顺时针转动90°,固定框架2在转动的过程中其内部铰接的第一置物架6会拉动两侧固定连接的钢丝绳8,由于第一置物架6上存放有消防器材,其重量较大,第一置物架6会将钢索绳拉出,钢丝绳8缠绕在收缩杆9上,故会带动收缩杆9转动,收缩杆9转动时其两端的固定连接的扭转弹簧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消防车用旋转支架,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框架(2),所述固定框架(2)底部两端均设置有转动杆(3),且转动杆(3)焊接在固定框架(2)上,所述固定框架(2)设为U形,所述固定框架(2)两侧臂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板(4),所述限位板(4)两侧均设置有置物架,所述置物架远离限位板(4)的一侧设置有夹持板(5);/n所述置物架包括有第一置物架(6)和第二置物架(7),所述第一置物架(6)通过转轴铰接在固定框架(2)上,所述第一置物架(6)焊接在限位板(4)上,所述第一置物架(6)和第二置物架(7)沿着限位板(4)垂直轴心对称分布,所述第一置物架(6)两侧均设置有钢丝绳(8),且钢丝绳(8)与第一置物架(6)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8)另一端设置有收缩杆(9),并缠绕在收缩杆(9)上,所述收缩杆(9)两端铰接在车体(1)内壁上,所述收缩杆(9)两端均设置有扭转弹簧(10),所述置物架表面向下凹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消防车用旋转支架,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框架(2),所述固定框架(2)底部两端均设置有转动杆(3),且转动杆(3)焊接在固定框架(2)上,所述固定框架(2)设为U形,所述固定框架(2)两侧臂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板(4),所述限位板(4)两侧均设置有置物架,所述置物架远离限位板(4)的一侧设置有夹持板(5);
所述置物架包括有第一置物架(6)和第二置物架(7),所述第一置物架(6)通过转轴铰接在固定框架(2)上,所述第一置物架(6)焊接在限位板(4)上,所述第一置物架(6)和第二置物架(7)沿着限位板(4)垂直轴心对称分布,所述第一置物架(6)两侧均设置有钢丝绳(8),且钢丝绳(8)与第一置物架(6)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8)另一端设置有收缩杆(9),并缠绕在收缩杆(9)上,所述收缩杆(9)两端铰接在车体(1)内壁上,所述收缩杆(9)两端均设置有扭转弹簧(10),所述置物架表面向下凹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消防车用旋转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3)远离固定框架(2)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座(11),所述固定座(11)另一侧与转动杆(3)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减速电机(12),所述转动杆(3)贯穿固定座(11)并与减速电机(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军孙文建肖东方
申请(专利权)人:随州市力拓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