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5306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防护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呈筒状,一端封闭,为封闭端,一端开口为开口端,所述壳体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操作口,所述壳体采用透明材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开口端与患者嘴部接触,呼出的气体被封闭端挡住,不会直接吹向医护人员,因患者的嘴被开口端无缝隙接触撑开,医护人员不需直接接触患者的嘴部,减少医护人员被感染的危险,侧面的操作口用于医护人员将棉签、压板伸入,穿过壳体的内腔,从壳体的开口端进入患者的口腔进行采样,透明的材质便于采样过程观察棉签、压板的伸入部位,便于快速、精准采样,防止采样时间过长增加传染风险,或因采样位置不准确导致的假阴性。

A medical protectiv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标本采集是基本的诊断方法之一,具有协助诊断疾病,推测病程进展,制定治疗措施,观察病情等意义。咽拭子是临床检验口腔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耐药菌检测常用的方法,病房中采样时,需先用压舌板压住舌根部,用咽拭子擦拭腭弓部、咽部、扁桃体表面无菌空针抽取2ML生理盐水润湿无菌棉签,然后进行咽部标本采集。在进行口腔样本采集时,医护人员必须面对接触患者口腔,口腔呼出的气体正对医护人员,很容易造成医护人员的传染,给传染病的防治带来隐患,而面对如SARS冠状病毒(SARS-CoV)感染或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等传染性较强的疾病时,此类风险更不容忽视。因此,本领域亟需一种医用防护装置,减少口腔样本采集过程中的接触传染。有鉴于此,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具体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防护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呈筒状,一端封闭,为封闭端,一端开口为开口端,所述壳体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操作口,所述壳体采用透明材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开口端与患者嘴部接触,呼出的气体被封闭端挡住,不会直接吹向医护人员,因患者的嘴被开口端无缝接触撑开,医护人员不需直接接触患者的嘴部,减少医护人员被感染的危险,侧面的操作口用于医护人员将棉签、压板伸入,穿过壳体的内腔,从壳体的开口端进入患者的口腔进行采样,透明的材质便于采样过程观察棉签、压板的伸入部位,便于快速、精准采样,防止采样时间过长增加传染风险,或因采样位置不准确导致的假阴性。所述透明材质可以为聚碳酸酯(PC)、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SAN)、透明ABS塑料、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中任意一种。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开口端设置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采用弹性材质。优选地,所述密封环远离壳体的一端扩张,呈锥状或喇叭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密封环用于与患者嘴部接触,弹性材质便于变形,适应患者嘴型,减少患者的不适感,防止漏气。所述密封环呈锥状或喇叭状,增大棉签等采样物品的活动范围,并增大防护范围,减少医护人员接触嘴唇部位,所述密封环才能起到压板的作用,减少患者舌头的阻挡。所述弹性材质可以为聚苯醚(PPE)、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TPO)、热塑性三元乙丙动态硫化弹性体(TPV)、热塑性三元乙丙动态硫化弹性体(TPE)、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SBS)、天然橡胶(NR)、顺丁橡胶(BR)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壳体封闭端直径大于开口端的直径。优选地,所述壳体呈喇叭状或锥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壳体封闭端底面的面积,便于医护人员透过底面观察采样位置,并使操作口流出的气体向远离医患人员的方向流动,减少传染风险。进一步地,所述操作口上设置有旋转连接的挡板,所述挡板的与操作口相配合。优选地,所述挡板设置在操作口靠近壳体封闭端的一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挡板可以打开和关闭,采样时打开,采样结束关闭,封闭壳体内腔,防止所述医用防护装置使用结束后,壳体内腔的病原体感染接触者。所述旋转连接可以为铰接、活动铆接,所述挡板设置在操作口靠近壳体封闭端的一端,增大操作空间,并能在采样时阻挡患者呼出的气流流向医护人员,减少传染风险。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侧面对称设置有固定带。优选的,所述固定带采用弹性材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带套在耳朵上,便于将所述壳体固定在患者的嘴部,防止掉落,不需医护人员持握,便于医护人员采样,所述固定带还可以在使用完毕后环绕在壳体侧面,防止挡板打开。进一步地,所述挡板外侧设置有限位板。优选的,所述限位板位于挡板打开的一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板限制挡板向壳体内旋转,并便于操作者打开挡板。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锁紧件,所述锁紧件与壳体旋转连接。优选地,所述锁紧件与壳体枢接或活动铆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旋转锁紧件,实现对挡板向外打开的限制,实现挡板的固定,防止污染接触者。优选的,设相邻操作口的夹角为θ,满足90≤θ≤18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操作口的夹角为相邻操作口的中心向所述壳体的轴线做垂线的夹角,各垂线可以位于同一个平面,也可以位于不同平面。优选地,θ=90°,操作口为两个。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医护人员配合使用压板和棉签。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环一端与壳体连接,另一端翻折呈双层或套在壳体开口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样结束后,将翻折部位复原,患者接触部位被翻转到内侧,不易被接触到,减少传染危险。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环上设置有拉环,所述拉环采用弹性材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前,所述拉环能将密封环固定呈翻折状态,使用后,将拉环提拉起来使密封环复原,减少接触污染部位,所述污染部位为接触过患者唾液的部位,再将其固定在壳体对侧的锁紧件上,将密封环封闭,将整个壳体内腔封闭,防止内腔气体与密封环上污染接触其他人或物品,有效减少传染。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所述壳体使医护人员不需直接接触患者的嘴部,不直接面向患者呼出的气体,减少医护人员被感染的危险;侧面的操作口和透明的材质便于采样过程观察棉签、压板的伸入部位,便于快速、精准采样,防止采样时间过长增加传染风险,或因采样位置不准确导致的假阴性;2、所述密封环用于与患者嘴部接触,弹性材质便于变形,适应患者嘴型,减少患者的不适感,防止漏气;3、所述固定带套在耳朵上,便于将所述壳体固定在患者的嘴部,防止掉落,不需医护人员持握,便于医护人员采样,所述固定带还可以在使用完毕后环绕在壳体侧面,防止挡板打开;4、所述挡板可以打开和关闭,能在采样时打开阻挡患者呼出的气流流向医护人员,减少传染风险,采样后关闭,防止壳体内腔沾染的病原体裸露在外,减少传染危险;5、所述拉环能将密封环固定呈翻折状态,使用后,将拉环提拉起来使密封环复原,减少接触污染部位,所述污染部位为接触过患者唾液的部位,再将其固定在壳体对侧的锁紧件上,将密封环封闭,将整个壳体内腔封闭,防止内腔气体与密封环上污染接触其他人或物品,有效减少传染。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医用防护装置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医用防护装置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医用防护装置一种实施方式以图2中AA作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医用防护装置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使用时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医用防护装置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使用时俯视图;...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呈筒状,一端封闭,为封闭端,一端开口为开口端,所述壳体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操作口,所述壳体采用透明材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呈筒状,一端封闭,为封闭端,一端开口为开口端,所述壳体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操作口,所述壳体采用透明材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开口端设置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采用弹性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封闭端直径大于开口端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口上设置有旋转连接的挡板,所述挡板的与操作口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侧面对称设置有固定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静涛桂枫李筠叶丹张哲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龙迈达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