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胶囊内窥镜控制设备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胶囊内窥镜控制设备。
技术介绍
胶囊内窥镜具有无痛无创伤监测诊断的优势,已经被逐渐应用于各种病症的临床诊断中。胶囊内窥镜通常包含小磁铁,被待测者口服后,进入人体消化道,通过外部磁感应对该小磁铁进行控制,以有效控制胶囊内窥镜在消化道内的位置和姿态,准确判断消化道内检查区域的情况。现有的胶囊内窥镜控制设备包括机架、转动装置、运动臂、永磁体和驱动装置。转动装置设置于机架上,运动臂固定于转动装置上,运动臂的末端设置有永磁体。当胶囊内窥镜被待测者口服后,胶囊内窥镜受控于永磁体。驱动装置与转动装置、运动臂电气连接,接收外部运动控制指令,控制转动装置、运动臂和永磁体运动,通过永磁体的磁力控制胶囊内窥镜在人体内的位置和姿态。为便于待测者检查,转动装置和运动臂的下方设置有检查床,用于承载待测者,并且可以活动推移。该胶囊内窥镜控制设备采用电气控制方式,利用驱动装置控制转动装置和运动臂运动。由于运动臂固定于转动装置上,转动装置旋转时,带动运动臂一起转动,同时通过调节运动臂的姿态,改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胶囊内窥镜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助力臂装置、永磁体以及检查床;该助力臂装置底部固定,其活动端具有吊臂;该永磁体位于该吊臂下方;该检查床设置在该永磁体下方,该检查床与该永磁体之间的区域为待检测区域。/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602 US 62/679,7901.一种胶囊内窥镜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助力臂装置、永磁体以及检查床;该助力臂装置底部固定,其活动端具有吊臂;该永磁体位于该吊臂下方;该检查床设置在该永磁体下方,该检查床与该永磁体之间的区域为待检测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内窥镜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臂装置为气动助力臂,包括用于提供支撑的立柱和底盘,在该立柱顶端设置相互平行的上平衡臂及下平衡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囊内窥镜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助力臂还包括位于立柱一侧的平衡气缸及控制盒,该控制盒与该平衡气缸电性连接,该平衡气缸与该上平衡臂、下平衡臂活塞连接,该控制盒控制平衡气缸,带动该上平衡臂、下平衡臂在竖直及水平方向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囊内窥镜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平衡臂及下平衡臂的另一端连接后终端臂及前终端臂,该后终端臂位于该前终端臂与该上平衡臂、下平衡臂之间,该上平衡臂、该下平衡臂、该后终端臂及该前终端臂均为刚性手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胶囊内窥镜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终端臂与该前终端臂的长度相同或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胶囊内窥镜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终端臂与该上平衡臂、该下平衡臂之间为枢轴连接,该后终端臂可沿轴360度水平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胶囊内窥镜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终端臂与该后终端臂之间为枢轴连接,该前终端臂可沿轴360度水平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胶囊内窥镜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臂位于该前终端臂的另一端,并与该前终端臂垂直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内窥镜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自由度转台,该二自由度转台位于所述吊臂下方,所述永磁体位于该二自由度转台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胶囊内窥镜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该二自由度转台为全手动转台,其包括上围架,该上围架沿中心轴对称,包括水平部及与之垂直的两竖直部,一轴承穿过该中心轴设置在该水平部,提供水平方向360度的旋转;在该竖直部分别设置轴承,一水平杆穿过该轴承,在水平杆两端分别设置手柄,该永磁体穿设在该水平杆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胶囊内窥镜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该二自由度转台包括相连的第一围架和第二围架,在该第一围架内具有第一电机,其提供沿纵轴方向的360度旋转;在该第二围架内具有第二电机,其提供沿水平轴方向的360度旋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胶囊内窥镜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围架一侧设置控制手柄,该控制手柄具有水平旋转按键和垂直旋转按键,用以控制该永磁体水平旋转或垂直旋转。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晓东,张少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安翰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