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扫地机器人的尘盒及扫地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5118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扫地机器人的尘盒及扫地机器人,通过在尘盒中设置清理件,用户通过按压清理件的操作部,就可以使清理件上的清理部在集尘腔内摆动,从而将集尘腔内的杂物扫出来,不需要用户再使用额外的清扫刷伸入尘盒中对集尘腔内的杂物进行清理,即可以避免清理时造成的尘土飞扬,引起二次污染,还可以避免弄脏用户的手。

Dust box and sweeping robot for sweeping rob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扫地机器人的尘盒及扫地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扫地机器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扫地机器人的尘盒及扫地机器人。
技术介绍
扫地机器人,又称自动打扫机、智能吸尘、机器人吸尘器等,是智能家用电器的一种,能凭借一定的人工智能,自动在房间内完成地板清理工作。一般采用刷扫和真空方式,将地面杂物先吸纳进入自身的垃圾收纳盒,从而完成地面清理的功能。一般来说,将完成清扫、吸尘、擦地工作的机器人,也统一归为扫地机器人,扫地机器的机身为无线机器。使用充电电池运作,操作方式以遥控器、或是机器上的操作面板。一般能设定时间预约打扫,自行充电,前方有设置感应器,可侦测障碍物,如碰到墙壁或其他障碍物,会自行转弯,并依每间不同厂商设定,而走不同的路线,有规划清扫。目前的扫地机器人清扫结束后,所收集的垃圾都存储在其机体中的尘盒里,此时,需要用户将扫地机器人中的尘盒抽取出来,然后打开尘盒,用刷子把里面的垃圾扫入外部的垃圾桶中。这样操作,很容易导致灰尘到处飞扬,从而造成二次污染,也容易弄脏用户的手,降低用户的产品使用体验。一篇公开号为CN108478110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吸尘设备的尘盒,可以解决吸尘设备的尘盒中所吸入杂物不方便清理、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的技术问题。该方案通过在集尘室中设置推板,所述推板在所述集尘室中移动,将所述集尘室中的杂物推移至一侧并且进行压缩。由于集尘室中的杂物被推移至一侧并且进行了压缩处理,所以清理起来方便、彻底,倾倒时减小了对外界的二次污染。但是,该推板需要丝杆、电机和电源等驱动装置进行驱动工作,生产制造难度大、造价高,而且需要额外的电源给电机进行供电,不适于应用和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扫地机器人的尘盒,包括盒体,盒体内设有集尘腔,所述盒体上还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从所述进风口进入的气体中的杂物被阻隔在所述集尘腔中,所述盒体中还设有清理件,所述清理件包括操作部、转轴部和清理部,所述操作部设置在集尘腔的外部,所述清理部设置在集尘腔的内侧壁,所述转轴部可转动地设置在集尘腔的侧壁上,所述操作部通过转轴部与清理部连接,所述操作部在外力的作用下会绕转轴部所对应的轴线摆动,同时带动清理部也绕该轴线摆动,使清理部能从集尘腔的内侧壁朝进风口对应的位置摆动并推出集尘腔内的杂物。进一步地,所述转轴部上套设有扭簧,扭簧给清理部施加的弹力,使得清理部默认抵靠在集尘腔的远离进风口的内侧壁上,当有外力使操作部发生摆动时,清理部同时朝进风口对应的位置摆动,此时扭簧发生形变,当外力撤销时,扭簧恢复原状,使清理部在扭簧的形变作用力下返回集尘腔的远离进风口的内侧壁上。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对应的位置的侧壁为可活动侧壁,所述可活动侧壁沿着其与盒体上顶壁或下底壁交接处的铰接轴翻转打开时,能扩大集尘腔连通外界的开口。进一步地,所述清理件有两个,分别位于盒体的左右两侧,两个清理件摆动至与进风口平齐的位置时,清理件的端部位于进风口的中心位置。进一步地,所述清理部包括主杆和位于主杆两侧的刷毛,主杆上侧的刷毛与集尘腔的上顶内壁相抵接,主杆下侧的刷毛与集尘腔的下底内壁相抵接。进一步地,所述主杆为弧形弯曲的杆状结构,与其所抵接的集尘腔的内侧壁的弯曲形状相适配。进一步地,所述盒体的左右两端设有操作空间,所述操作部位于所述操作空间中。一种扫地机器人,包括机体和位于机体中的尘盒,所述尘盒是上述的用于扫地机器人的尘盒。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扫地机器人的尘盒及扫地机器人,通过在尘盒中设置清理件,用户通过按压清理件的操作部,就可以使清理件上的清理部在集尘腔内摆动,从而将集尘腔内的杂物扫出来,不需要用户再使用额外的清扫刷伸入尘盒中对集尘腔内的杂物进行清理,即可以避免清理时造成的尘土飞扬,引起二次污染,还可以避免弄脏用户的手。用户在清理尘盒中的杂物时,只需要将尘盒上的进风口对应的位置对准外部垃圾桶,并反复按压操作部,就可以使清理件在集尘腔中来回摆动,使集尘腔中的杂物通过进风口落入外部垃圾桶中,操作方便快捷,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产品使用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用于扫地机器人的尘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尘盒中的一个清扫件处于摆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尘盒从另一角度呈现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的用于扫地机器人的尘盒,其中,所述扫地机器人,又称自动打扫机、智能吸尘、机器人吸尘器等,是智能家用电器的一种,能凭借一定的人工智能,自动在房间内完成地板清理工作。一般采用刷扫和真空方式,将地面杂物吸纳进入自身的尘盒,从而完成地面清理的功能。所述尘盒包括盒体,盒体是由透明的塑料件组成的盒状结构,一般包括上顶壁、下底壁和侧壁。盒体内设有集尘腔10,所述盒体上还设置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扫地机器人进行吸尘清扫工作时,从所述进风口11吸入的气体中的杂物被阻隔在所述集尘腔10中。所述盒体中还设有用于清理集尘腔10内的杂物的清理件。所述清理件包括操作部22、转轴部23和清理部21,这三个部件可以是一体连接成型的,也可以通过拼装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其中,所述操作部22设置在集尘腔10的外部,所述清理部21设置在集尘腔10的内侧壁,所述转轴部23可转动地设置在集尘腔10的侧壁上,所述操作部22通过转轴部23与清理部21连接。具体的,转轴部23为一个中空的筒状结构,集尘腔10的侧壁上设有一个刚好能放置转轴部23的缺口,缺口中设有一个转轴,转轴部23的中空孔套设在该转轴上,此时,转轴部23的一半位于集尘腔10内,该半对应的部分连接清理部21的一端,清理部21的另一端则延伸至集尘腔10内部且可自由摆动。转轴部23的另一半则连接操作部22的一端,操作部22的另一端向尘盒外部方向延伸且可自由摆动,用户通过按压该端就可以实现对操作部22的按压操作。当用户需要清理集尘腔10内的垃圾时,只要将尘盒上的进风口11向下朝向并对准外部垃圾桶,然后按压操作部22,所述操作部22在外力的作用下会绕转轴部23所对应的轴线摆动,同时带动清理部21也绕该轴线摆动,使清理部21能从集尘腔10的内侧壁朝进风口11对应的位置摆动并推出集尘腔10内的杂物。接着,用户可以反向按压操作部22,使清理部21反向摆动并回到集尘腔10中,用户通过正反向的反复按压操作部22,就可以使清理部21在集尘腔10中反复摆动,达到更好的清理效果。当然,也可以在操作部22上设置一个压簧,正向按压操作部22时,压簧压缩,不按压时,操作部22就会在压簧的弹力作用下回到原来的位置,如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用户操作的便捷性,即用户只需要进行按压和释放按压的动作,就可以实现反复摆动清理部21进行清理的效果。当然,也可以在清理部21上设置一个拉簧,当用户按压操作部22,清理部21摆动至集尘腔10外,此时拉簧处于拉伸状态,当用户不再按压操作部22,拉簧恢复原状,清理部21则会在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扫地机器人的尘盒,包括盒体,盒体内设有集尘腔,所述盒体上还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从所述进风口进入的气体中的杂物被阻隔在所述集尘腔中,其特征在于:/n所述盒体中还设有清理件,所述清理件包括操作部、转轴部和清理部,所述操作部设置在集尘腔的外部,所述清理部设置在集尘腔的内侧壁,所述转轴部可转动地设置在集尘腔的侧壁上,所述操作部通过转轴部与清理部连接,所述操作部在外力的作用下会绕转轴部所对应的轴线摆动,同时带动清理部也绕该轴线摆动,使清理部能从集尘腔的内侧壁朝进风口对应的位置摆动并推出集尘腔内的杂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扫地机器人的尘盒,包括盒体,盒体内设有集尘腔,所述盒体上还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从所述进风口进入的气体中的杂物被阻隔在所述集尘腔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体中还设有清理件,所述清理件包括操作部、转轴部和清理部,所述操作部设置在集尘腔的外部,所述清理部设置在集尘腔的内侧壁,所述转轴部可转动地设置在集尘腔的侧壁上,所述操作部通过转轴部与清理部连接,所述操作部在外力的作用下会绕转轴部所对应的轴线摆动,同时带动清理部也绕该轴线摆动,使清理部能从集尘腔的内侧壁朝进风口对应的位置摆动并推出集尘腔内的杂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尘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轴部上套设有扭簧,扭簧给清理部施加的弹力,使得清理部默认抵靠在集尘腔的远离进风口的内侧壁上,当有外力使操作部发生摆动时,清理部同时朝进风口对应的位置摆动,此时扭簧发生形变,当外力撤销时,扭簧恢复原状,使清理部在扭簧的形变作用力下返回集尘腔的远离进风口的内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对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刚军许登科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一微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