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转子发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818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2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转子发电机,涉及发电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双转子发电机包括定子线圈、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第一转子在第一外力的作用下绕定子线圈转动,以使定子线圈内产生电能。第二转子在第二外力的作用下绕定子线圈转动,以使定子线圈内产生电能。即该双转子发电机能够同时在两个外力的作用下进行发电,发电效率高、发电效果好。同时由于在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相对定子线圈转动、以切割磁感线产生电能的过程中,定子线圈无需转动,因此定子线圈产生的电能无需通过电刷电环传递,电能输送过程中的损耗减少,进一步提高了发电效率。

A double rotor gene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转子发电机
本技术涉及发电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转子发电机。
技术介绍
电能是一种经济、实用、清洁且容易控制和转换的能源形态,电能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成为了科学技术发展,人民经济飞跃的主要动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发电机是一种将其他形式的能源转换成电能的机械设备,其通过切割磁感线产生电能。目前为了提高发电机的发电效率而出现了一种双转子发电装置,其将传统发电机的定子线圈改为内转子,通过内转子与外转子的相对运动切割磁感线从而实现发电的目的。然而该双转子发电装置仍存在发电过程损耗大、发电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双转子发电机,其能够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发电装置发电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转子发电机,其包括定子线圈、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所述第一转子用于在第一外力的作用下绕所述定子线圈转动,以使所述定子线圈内产生电能;所述第二转子用于在第二外力的作用下绕所述定子线圈转动,以使所述定子线圈内产生电能。可选的,所述第一转子具有套接部,所述套接部套设在所述定子线圈外,且所述套接部与所述定子线圈可转动地配合;所述第二转子具有转轴部,所述转轴部位于所述定子线圈内。可选的,所述双转子发电机还包括具有容纳腔的箱体;所述定子线圈与箱体固定连接,且定子线圈位于容纳腔内;所述第一转子和所述第二转子分别与所述箱体的两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套接部和所述转轴部均位于所述容纳腔内。可选的,所述双转子发电机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箱体上的集电箱。可选的,所述双转子发电机还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转子远离所述套接部的一端伸出所述箱体与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子转动;所述第二转子远离所述转轴部的一端伸出所述箱体与所述第二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转子转动。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件为风力机,所述第二驱动件为水轮机。可选的,所述风力机的风轮叶片的布置方向与所述水轮机的水轮叶片的布置方向相反。可选的,所述风轮叶片和所述水轮叶片均为升力型叶片。可选的,所述双转子发电机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转子上的第一永磁体和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转子上的第二永磁体,所述定子线圈用于切割所述第一永磁体和所述第二永磁体的磁感线;所述第一永磁体和所述第二永磁体的充磁方向相反。可选的,所述定子线圈为螺线管线圈。本技术实施例的双转子发电机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转子发电机,其包括定子线圈、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第一转子在第一外力的作用下绕定子线圈转动,以使定子线圈内产生电能。第二转子在第二外力的作用下绕定子线圈转动,以使定子线圈内产生电能。即该双转子发电机能够同时在两个外力的作用下进行发电,发电效率高、发电效果好。同时由于在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相对定子线圈转动、以切割磁感线产生电能的过程中,定子线圈无需转动,因此定子线圈产生的电能无需通过电刷电环传递,电能输送过程中的损耗减少,进一步提高了发电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转子发电机的整体结构剖视图;图2为图1中Ⅱ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转子发电机中风轮叶片的结构布置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转子发电机中水轮叶片的结构布置图。图标:100-双转子发电机;110-定子线圈;120-第一转子;121-套接部;122-第一杆部;123-第一永磁体;130-第二转子;131-转轴部;132-第二杆部;133-第二永磁体;140-箱体;141-第一壳体;142-第二壳体;143-集电箱;144-第一轴承;145-第二轴承;151-风力机;152-风轮叶片;153-水轮机;154-水轮叶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双转子发电机100的整体结构剖视图。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转子发电机100,其包括定子线圈110、第一转子120和第二转子130。第一转子120在第一外力的作用下绕定子线圈110转动,以使定子线圈110内产生电能。第二转子130在第二外力的作用下绕定子线圈110转动,以使定子线圈110内产生电能。即该双转子发电机100能够同时在两个外力的作用下进行发电,发电效率高、发电效果好。同时由于在第一转子120和第二转子130相对定子线圈110转动、以切割磁感线产生电能的过程中,定子线圈110无需转动,因此定子线圈110产生的电能无需通过电刷电环传递,电能输送过程中的损耗减少,进一步提高了发电效率。下面对本实施例提供的双转子发电机100进行进一步说明:图2为图1中Ⅱ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双转子发电机100还包括箱体140。箱体140内部具有用于容纳发电组件的容纳腔。具体的,发电组件包括定子线圈110、第一转子120和第二转子130。定子线圈110设置在容纳腔内,且与箱体140固定连接,在双转子发电机100运转过程中,定子线圈110均相对箱体140保持静止。第一转子120与箱体140可转动地连接,从而使得第一转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转子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线圈、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所述第一转子用于在第一外力的作用下绕所述定子线圈转动,以使所述定子线圈内产生电能;所述第二转子用于在第二外力的作用下绕所述定子线圈转动,以使所述定子线圈内产生电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转子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线圈、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所述第一转子用于在第一外力的作用下绕所述定子线圈转动,以使所述定子线圈内产生电能;所述第二转子用于在第二外力的作用下绕所述定子线圈转动,以使所述定子线圈内产生电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转子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子具有套接部,所述套接部套设在所述定子线圈外,且所述套接部与所述定子线圈可转动地配合;所述第二转子具有转轴部,所述转轴部位于所述定子线圈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转子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转子发电机还包括具有容纳腔的箱体;所述定子线圈与箱体固定连接,且定子线圈位于容纳腔内;所述第一转子和所述第二转子分别与所述箱体的两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套接部和所述转轴部均位于所述容纳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转子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转子发电机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箱体上的集电箱。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转子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转子发电机还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友健杨艺黄森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海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