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保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790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2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源保护技术领域,提出一种电源保护电路,包括浪涌保护电路、APFC电路、LLC电路、同步整流电路、过压保护电路,所述浪涌保护电路、APFC电路、LLC电路、同步整流电路依次连接,所述过压保护电路与LLC电路连接。当电源内部出现故障或由于用户操作不当引起输出过压现象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电源保护电路对电源进行保护,以防止损坏后级用电设备。

A power protection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源保护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源保护
,特别涉及一种电源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在供电系统中,最容易发生的故障是短路、过载、接地和雷击等,为了保证供电系统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必须安装保护电路以防止发生故障时损坏后级连接工作的设备。其中,电路产生过压的原因有很多,如开关器件的关断、电源开关的合断等。由于电路中的寄生电感的存在,各种原因导致的电流突变就会产生电压尖峰,从而造成过电压,当端电压超过某一值时,电阻就会急剧减小,从而将瞬态过电压抑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保护电路,有效避免电源电路发生故障从而导致后级设备的损坏。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源保护电路,包括浪涌保护电路、APFC电路、LLC电路、同步整流电路、过压保护电路,所述浪涌保护电路、APFC电路、LLC电路、同步整流电路依次连接,所述过压保护电路与LLC电路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浪涌保护电路包括一级防雷电路、二级防雷电路、MEI电路、放电管,所述一级防雷电路、二级防雷电路、MEI电路依次连接,所述放电管连接于一级防雷电路和MEI电路之间;所述一级防雷电路接入交流电。更进一步地,所述APFC电路包括升压电路、电源芯片、与电源芯片连接的整合电路,所述升压电路与浪涌保护电路连接,所述电源芯片、整合电路分别与升压电路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电源芯片的型号为L6561。更进一步地,所述LLC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初级输入电路、电源共振电路、双变压电路,所述初级输入电路与APFC电路连接;所述双变压电路包括变压器T3,所述变压器T3的副边包括第一副边、第二副边,所述第一副边和第二副边并联。更进一步地,所述电源共振电路包括电源共振芯片,所述电源共振芯片的型号为MCZ5211ST。更进一步地,所述同步整流电路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整流电路、第二整流电路,所述第一整流电路、第二整流电路分别与LLC电路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整流电路包括第一同步整流芯片,所述第一同步整流芯片的型号为TEA1792TS;所述第二整流电路包括第二同步整流芯片,所述第二同步整流芯片的型号为TEA1792TS。更进一步地,所述过压保护电路包括驱动保护电路、与驱动保护电路连接的电源驱动电路,所述驱动保护电路与LLC电路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电源驱动电路包括电源驱动芯片,所述电源驱动芯片的型号为TSM1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当电源内部出现故障或由于用户操作不当引起输出过压现象时,本技术提出的电源保护电路对电源进行保护,以防止损坏后级用电设备;(2)本技术的浪涌保护电路能为各种电子设备、仪器仪表、通信线路提供安全防护,当设备、仪器的回路或通信线路中因为外界的干扰突然产生尖峰电流或者电压时,该浪涌保护电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导通分流,从而避免浪涌对设备的损害。其中MEI电路电路为电磁兼容电路,用于抗电磁干扰,它能吸收电磁干扰并转化成热量消耗掉;(3)本技术的同步整流电路中采用通态电阻极低的专用功率晶体管M4和晶体管M5,来取代传统二极管以降低整流损耗,大大提高同步整流芯片的效率,并且不存在由肖特基势垒电压造成的四区电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模块框图;图2为本技术浪涌保护电路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APFC电路原理图;图4为本技术LLC电路原理图;图5为本技术同步整流电路原理图;图6为本技术过压保护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实施例1: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如图1所示,一种电源保护电路,包括浪涌保护电路、APFC电路、LLC电路、同步整流电路、过压保护电路,所述浪涌保护电路、APFC电路、LLC电路、同步整流电路依次连接,所述过压保护电路与LLC电路连接。当电源内部出现故障或由于用户操作不当引起输出过压现象时,本技术提出的电源保护电路对电源进行保护,以防止损坏后级用电设备。更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浪涌保护电路包括一级防雷电路、二级防雷电路、MEI电路、放电管,所述一级防雷电路、二级防雷电路、MEI电路依次连接,所述放电管连接于一级防雷电路和MEI电路之间,所述一级防雷电路接入交流电。当输入电压超出正常工作电压的瞬间过电压时,发生浪涌情况,浪涌是发生在仅仅几百万分之一秒时间内的一种剧烈脉冲,可能引起浪涌的原因有:重型设备、短路、电源切换或大型发动机等,而本实施例中的浪涌保护电路能有效地吸收突发的巨大能量,以保护后级连接的设备免于受损。另一方面,该浪涌保护电路也能为各种电子设备、仪器仪表、通信线路提供安全防护,当设备、仪器的回路或通信线路中因为外界的干扰突然产生尖峰电流或者电压时,该浪涌保护电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导通分流,从而避免浪涌对设备的损害。其中MEI电路电路为电磁兼容电路,用于抗电磁干扰,它能吸收电磁干扰并转化成热量消耗掉。如图2所示,所述浪涌保护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3、电容C1~电容C3、滑动电阻RL1~滑动电阻RL3、熔断器F1、电流互感器HL1、电流互感器HL2、AC芯片、电感L1、放电管GDT;所述熔断器F1的一端接入220V交流电,熔断器F1的另一端分别与滑动电阻RL1的一端、滑动电阻RL2的一端、电阻R1的一端、电流互感器HL1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串联有电阻R2、电阻R3,滑动电阻RL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3的另一端、电流互感器HL1连接;电容C2与电容C3串联后与电流互感器HL1、电容C1、电流互感器HL2并联,电流互感器HL2与AC芯片的输入端连接,AC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源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浪涌保护电路、APFC电路、LLC电路、同步整流电路、过压保护电路,所述浪涌保护电路、APFC电路、LLC电路、同步整流电路依次连接,所述过压保护电路与LLC电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浪涌保护电路、APFC电路、LLC电路、同步整流电路、过压保护电路,所述浪涌保护电路、APFC电路、LLC电路、同步整流电路依次连接,所述过压保护电路与LLC电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浪涌保护电路包括一级防雷电路、二级防雷电路、MEI电路、放电管,所述一级防雷电路、二级防雷电路、MEI电路依次连接,所述放电管连接于一级防雷电路和MEI电路之间;
所述一级防雷电路接入交流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APFC电路包括升压电路、电源芯片、与电源芯片连接的整合电路,所述升压电路与浪涌保护电路连接,所述电源芯片、整合电路分别与升压电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源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芯片的型号为L656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LLC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初级输入电路、电源共振电路、双变压电路,所述初级输入电路与APFC电路连接;
所述双变压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广恩崔瑞军刘琼燕高峻边婧杜昊泽梁钲雨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龙图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