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声光报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227890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1 0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报警电路技术领域,提出一种声光报警系统,与上位机连接,包括:中央控制器,用于执行上位机的指令;与中央控制器连接的信号处理电路,用于放大上位机向中央控制器下达的指令信号;与中央控制器连接的音频放大单元,用于放大报警信号;与音频放大器连接的报警电路,用于发出报警声音;与中央控制器连接的发光电路,用于发出报警光源;光伏电源单元,用于为声光报警系统供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声光报警系统强化了信号传送的稳定性,且安装成本低,能与多种上位机连接使用,运行稳定,可靠性高。

A sound and light alarm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声光报警系统
本技术涉及报警电路
,特别涉及一种声光报警系统。
技术介绍
声光报警器又称声光警号,是为了满足客户对报警响度和安装位置的特殊要求而设置。同时发出声、光两种报警信号。在电信铁塔、起重机械、轨道交通运输、港口码头、风力发电等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声光报警系统。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声光报警系统,与上位机连接,包括:中央控制器,用于执行上位机的指令;与中央控制器连接的信号处理电路,用于放大上位机向中央控制器下达的指令信号;与中央控制器连接的音频放大单元,用于放大报警信号;与音频放大器连接的报警电路,用于发出报警声音;与中央控制器连接的发光电路,用于发出报警光源;光伏电源单元,用于为声光报警系统供电。优选地,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信号补偿电路、锁相电路、滤波电路,所述信号补偿电路与上位机连接,所述滤波电路与中央控制器连接。优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声光报警系统,与上位机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n中央控制器,用于执行上位机的指令;/n与中央控制器连接的信号处理电路,用于放大上位机向中央控制器下达的指令信号;/n与中央控制器连接的音频放大单元,用于放大报警信号;/n与音频放大器连接的报警电路,用于发出报警声音;/n与中央控制器连接的发光电路,用于发出报警光源;/n光伏电源单元,用于为声光报警系统供电;/n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信号补偿电路、锁相电路、滤波电路,所述信号补偿电路与上位机连接,所述滤波电路与中央控制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声光报警系统,与上位机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央控制器,用于执行上位机的指令;
与中央控制器连接的信号处理电路,用于放大上位机向中央控制器下达的指令信号;
与中央控制器连接的音频放大单元,用于放大报警信号;
与音频放大器连接的报警电路,用于发出报警声音;
与中央控制器连接的发光电路,用于发出报警光源;
光伏电源单元,用于为声光报警系统供电;
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信号补偿电路、锁相电路、滤波电路,所述信号补偿电路与上位机连接,所述滤波电路与中央控制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声光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放大单元包括相互连接的整形电路、功率放大电路,所述整形电路与中央控制器连接,功率放大电路与报警电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声光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电源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太阳能光伏阵列、太阳能充放电保护电路、蓄电池、电压转换电路,所述太阳能充放电保护电路、电压转换电路分别与中央控制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声光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控制器采用型号为STM32F334的单片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声光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补偿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4、电容C1~电容C3、二极管D1、三极管Q1、晶体管M1,所述锁相电路包括电阻R5~电阻R10、电容C4、电容C5、二极管D2、二极管D3、三极管Q2、三极管Q3、晶体管M2、锁相器U1;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电阻R11、电阻R12、电容C6、三极管Q4、放大器U1A;所述锁相器的型号为UCT4392;所述电容C1的一端与上位机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晶体管M1的栅极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均接地,晶体管M1的栅极还与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晶体管M1的漏极分别与电阻R4的一端、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晶体管M1的源极分别与二极管D1的阴极、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容C3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分别与电阻R6的一端、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与电阻R5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分别与三极管Q3的发射极、晶体管M2的栅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还分别与电容C3的另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晶体管M2的漏极与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2的阴极分别与电阻R6的另一端、电阻R9的一端、电阻R10的一端连接;晶体管M2的源极分别与电阻R7的一端、电阻R8的一端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锁相器U1的COMP引脚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与锁相器U1的VSS引脚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与锁相器U1的VDD引脚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3的阴极、电容C4的一端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与锁相器U1的FB引脚连接,所述锁相器U1的DRV引脚与电容C5连接后接地;锁相器U1的TOFF引脚与电阻R11连接后与放大器U1A的正向输入端连接,锁相器U1的CS引脚与电阻R12连接后与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放大器U1A的反向出入端分别与三极管Q4的发射极、电容C6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地,电容C6的另一端与放大器U1A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放大器U1A的输出端与单片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广恩张玉成杨林瑞崔瑞军刘琼燕高俊边婧祁梓洲艾郁芳晨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龙图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