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用圆柱聚合物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703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用圆柱聚合物电池,包括:正极线圈(1)和负极线圈(2),两者之间具有隔膜(5,并分别相互平行卷绕成电芯,所述电芯的横截面为长方形,且正极线圈(1)连接正极耳(3),负极线圈(2)连接负极耳(4),其中,所述正极耳(3)和负极耳(4)通过超声波焊接在通用圆柱聚合物电池的柱状电池壁的中部。此焊接方式可以有效低降电池的内阻,同时有很好的灵活性。

A general cylindrical polymer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用圆柱聚合物电池
本技术涉及一种通用圆柱聚合物电池。
技术介绍
聚合物锂离子二次电池外包装膜为铝塑成型膜,铝塑膜厚度约分布在86~175um之间,随着锂离子电池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原材料激烈的市场竞争,锂离子制造成本及销售的价格将进一步下跌,这有助于锂离子电池的推广应用。但是,伴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广泛使用,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如目前市场上火爆的电子烟。镭射笔、电动工具、电动牙刷等。随着市场的进一步交替,市场对此类电池要求越来越高,由于产品设计的多样性,有极耳在两端出,有需要在一端出的,聚合物锂电池很难通用市场上面的产品,产品也希望能支持更高倍率的放电,有效的降低电池内部阻抗。目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极片的极耳焊接均在头部,方向均由一个方向出。这种方式通用性不强,如果客户产品需要极耳从两头出,这种制作方式就能不满足产品要求,需要重新制定。另外头部出极耳不能很好解决倍率放电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用圆柱聚合物电池。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通用圆柱聚合物电池,包括:正极线圈(1)和负极线圈(2),两者之间具有隔膜(5,并分别相互平行卷绕成电芯,所述电芯的横截面为长方形,且正极线圈(1)连接正极耳(3),负极线圈(2)连接负极耳(4),其中,所述正极耳(3)和负极耳(4)通过超声波焊接在通用圆柱聚合物电池的柱状电池壁的中部。优选的是,所述正极耳(3)和负极耳(4)两个方向出或者一个方向出。本技术采取了上述方案以后,通过超声波焊接,由原来传统的极耳焊接在头部,方向由一个方向出。改成极耳焊接在中间,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改成两个方向出或者一个方向出。此焊接方式可以有效低降电池的内阻,同时有很好的灵活性。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使得本技术的上述优点更加明确。图1是本技术通用圆柱聚合物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图2a-图2b是本技术通用圆柱聚合物电池的侧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地说明。如图1、图2a、图2b所示,一种通用圆柱聚合物电池,包括:正极线圈(1)和负极线圈(2),两者之间具有隔膜(5),并分别相互平行卷绕成电芯,所述电芯的横截面为长方形,且正极线圈(1)连接正极耳(3),负极线圈(2)连接负极耳(4),其中,所述正极耳(3)和负极耳(4)通过超声波焊接在通用圆柱聚合物电池的柱状电池壁的中部。其中,如图2a和图2b所示,正极耳(3)和负极耳(4)从柱状电池壁的中部向外伸出。优选的是,所述正极耳(3)和负极耳(4)两个方向出或者一个方向出。本技术采取了上述方案以后,通过超声波焊接,由原来传统的极耳焊接在头部,方向由一个方向出。改成极耳焊接在中间,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改成两个方向出或者一个方向出。此焊接方式可以有效低降电池的内阻,同时有很好的灵活性。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用圆柱聚合物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线圈(1)和负极线圈(2),两者之间具有隔膜(5),并分别相互平行卷绕成电芯,所述电芯的横截面为长方形,且正极线圈(1)连接正极耳(3),负极线圈(2)连接负极耳(4),其中,所述正极耳(3)和负极耳(4)通过超声波焊接在通用圆柱聚合物电池的柱状电池壁的中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用圆柱聚合物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线圈(1)和负极线圈(2),两者之间具有隔膜(5),并分别相互平行卷绕成电芯,所述电芯的横截面为长方形,且正极线圈(1)连接正极耳(3),负极线圈(2)连接负极耳(4),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洪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永德立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