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无人机野外作业的电瓶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4694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9:14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池保护套上的电极暴露在外不适合野外作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无人机野外作业的电瓶保护装置,包括用于设置电池的电池盒;该电池盒上设置有用于漏出电极的窗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窗口上设置有用于覆盖窗口的保护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窗口上设置保护组件,在充放电时,将保护组件去掉或抬升,露出电极,进行充放电操作。在运输或放置在野外时,为了防止雨水等外界因素影响,将保护组件覆盖在窗口上,使电池盒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从而提升其在野外的适应能力。

A battery protection device for UAV field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无人机野外作业的电瓶保护装置
本技术属于无人机配套电池保护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无人机野外作业的电瓶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化的深入发展,市场对无人机系统的完全自动化有了迫切需求,无人机技术的发展,使无人机应用得到了极大推广,特别是旋翼无人机被应用于各行各业,在地理信息测绘、军事应用、交通巡检、抢险救灾等方面广泛应用。但是在野外工作,由于受天气、周围环境等影响,导致无人机的功能无法全部发挥。首先,无人机在野外工作需要消耗大量电能,一般的无人机续航的时间普遍在30-60分钟,因为在野外无法对电池进行及时的充电,对无人机进行电量补充,因此每次野外工作需要带上电瓶对电池充电。其次,在野外天气、环境条件较差的时候,对无人机电瓶的储存和保护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而且,在没有保护装置的情况下对电池的充放电过程都存在一定的危险。在天气炎热的情况下,电瓶可能会出现晒爆的危险情况;在天气较为寒冷的时候,电池的性能较差,可能会出现无法充电、供电的情况。可能导致电瓶充电中断,致使野外工作进展缓慢或停滞。现有的电池保护套都是在电池外侧设置外壳,保护电池不受风雨印象。但是对于电池来说具有特殊性,其电极是需要暴露在外进行充放电作业的。但是在野外的情况下,如果电极暴露在外则会产生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池保护套上的电极暴露在外不适合野外作业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无人机野外作业的电瓶保护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方案为:一种用于无人机野外作业的电瓶保护装置,包括用于设置电池的电池盒;该电池盒上设置有用于漏出电极的窗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窗口上设置有用于覆盖窗口的保护组件。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窗口上设置保护组件,在充放电时,将保护组件去掉或抬升,露出电极,进行充放电操作。在运输或放置在野外时,为了防止雨水等外界因素影响,将保护组件覆盖在窗口上,使电池盒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从而提升其在野外的适应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图4为图3中的俯视图。图5为图3中的左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图7为图6的俯视图。图8为电池盒的分层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述的一种用于无人机野外作业的电瓶保护装置,包括用于设置电池的电池盒1;该电池盒1上设置有用于漏出电极的窗口1A,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窗口1A上设置有用于覆盖窗口1A的保护组件2。在充放电时,将保护组件2去掉或抬升,露出电极,进行充放电操作。在运输或放置在野外时,为了防止雨水等外界因素影响,将保护组件覆盖在窗口1A上,使电池盒1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从而提升其在野外的适应能力。具体实施例I:如图1~2,保护组件2通过螺栓紧固结构固定在窗口1A上。具体的,窗口1A四周设置凸台10A;保护组件2包括保护盖201;该保护盖201与窗口1A四周设置的凸台10A配合设置。安装后,保护盖201的上平面与电池盒1的上平面持平。但是,在野外工作时,由于具体实施例I中采用螺栓B固定保护盖201。在使用中发现,保护盖201在运输和反复拆卸使用中非常容易遗失。遗失保护盖201后,无法对电池的电极起到保护作用。具体实施例II:为了解决具体实施例I存在的问题,如图3~5,不再使用螺栓紧固结构。具体的,保护组件2包括保护盖201和用于调整保护盖201与窗口1A之间距离的调整机构202;其中,所述的调整机构202包括设置在电池盒1侧壁上的导槽2021以及设置在导槽2021内的滑轨2022;该滑轨2022的一端与保护盖201的一侧连接;保护盖201与窗口1A远离滑轨2022一侧设置的凸台10A配合设置。其中,导槽2021可以是燕尾槽;滑轨2022与燕尾槽对应。且为了防止滑轨2022脱出,可以燕尾槽和滑轨2022与上设置限位结构。该限位结构为现有技术,本文不做赘述。同时,在保护盖201与窗口1A远离滑轨2022一侧设置的凸台10A配合设置后,可以通过螺栓B固定二者。具体实施例III:与具体实施例II不同,如图6~7,调整机构202采用伸缩杆2024;所述的伸缩杆2024的一端设置在凹陷区2023的底部,另一端与保护盖201的一侧连接;保护盖201与窗口1A远离伸缩杆2024一侧设置的凸台10A通过螺栓配合设置。如图8,电池盒1包括外层101和内层102;其中,所述的外层101设置在内层102外侧。考虑到电池盒1要做到防止外界的水流入电瓶内部的防水性以及防止电瓶里的电解液流出的耐腐蚀性,外层101选择采用环氧树脂玻璃钢。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是由环氧树脂基体和增强材料通过二者之间的界面复合而成的低压成型材料。结构复合材料着重于力学性能的复合、主要用于承力构件并兼具一定的耐热、耐湿等使用性能。其特点如下:环氧玻璃钢是环氧树脂胶料固化后形成的玻璃钢,因其固化后的分子链上有稳定的碳键和醚键,结构致密,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性能、防水性能,附着稳定,其原理就是通过在结构件表面涂刷环氧树脂胶料,经复合固化塑制而成隔绝空气的致密薄膜,从而达到防腐的目的。环氧玻璃钢防腐具有耐碱性好、耐酸盐、耐磨性强、粘结强度高、吸水率小、有良好的附着力、耐冲击,整体性好、不开裂、施工工效高等特点。考虑到在野外温度较低或较高时,要保持电瓶正常工作。因此电池盒1要具有一定的保温性,内层102采用气凝胶毡。气凝胶毡是以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为主体材料,通过特殊工艺同玻璃纤维棉或预氧化纤维毡复合而成的柔性保温毡。其特点是导热系数低,有一定的抗拉及抗压强度,属于新型的保温材料。其特点如下:优异的隔热效果,气凝胶毡的隔热效果是传统隔热材料2-5倍,根据阿伦尼乌斯实验测定的理论使用年限为20年。减少保温层厚度,气凝胶毡取得同等隔热效果,厚度仅为传统材料的几分之一。保温后热损失小,空间利用率高。且在高温下,以上性能优势更为明显。憎水性和防火性,气凝胶毡绝对憎水,可有效防止水分进入内部。同时具有建筑A1级防火性能,且气凝胶独具的三维网络结构避免了其他保温材料在长期高温使用中烧结变形、沉降等保温效果明显下降的现象。需要明确的是:保护盖201的材质是环氧树脂玻璃钢;保护盖201上设置通过螺栓的通孔;凸台10A的材质也为环氧树脂玻璃钢,且其上设置螺纹盲孔。再者,为了方便运输,在电池盒1的两侧壁上可以设置把手。该把手的材质可以是铝合金。设置把手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设计,本文不做赘述。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变化或替换,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无人机野外作业的电瓶保护装置,包括用于设置电池的电池盒(1);该电池盒(1)上设置有用于漏出电极的窗口(1A),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窗口(1A)上设置有用于覆盖窗口(1A)的保护组件(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无人机野外作业的电瓶保护装置,包括用于设置电池的电池盒(1);该电池盒(1)上设置有用于漏出电极的窗口(1A),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窗口(1A)上设置有用于覆盖窗口(1A)的保护组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无人机野外作业的电瓶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保护组件(2)包括保护盖(201);该保护盖(201)与窗口(1A)四周设置的凸台(10A)配合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无人机野外作业的电瓶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保护组件(2)包括保护盖(201)和用于调整保护盖(201)与窗口(1A)之间距离的调整机构(202);
其中,所述的调整机构(202)包括设置在电池盒(1)侧壁上的导槽(2021)以及设置在导槽(2021)内的滑轨(2022);该滑轨(2022)的一端与保护盖(201)的一侧连接;保护盖(201)与窗口(1A)远离滑轨(2022)一侧设置的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博姜绿圃史锐光凌磊李小娟刘晨崔玉荣庄濮瑞王毓浩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