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地雷达测量轮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4473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6: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探地雷达测量轮固定装置,包括:U形固定板,其相对的两个凸壁上相对设有一对轴孔,一对轴孔内转动套设有一转动轴,转动轴上套设有一扭力弹簧,扭力弹簧的其中一个自由端抵接于U形固定板上端;一对连接板,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孔,一对连接板其中一端的连接孔分别转动套设于测量轮的轮轴上,另一端的连接孔均转动套设于转动轴上,扭力弹簧的另一个自由端抵接于其中一个连接板上;天线连接器一端固定于U形固定板侧壁上,另一端固定于探地雷达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通过双壁固定,以减少测量轮横向移动,扭力弹簧的设置,以减少测量轮上下波动幅度,从而达到减少测量轮在测量过程中的损伤,延期使用寿命的有益效果。

Fixed device for measuring wheel of GP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探地雷达测量轮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探地雷达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探地雷达测量轮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探地雷达(GPR)是用高频无线电波来确定介质内部物质分布规律的一种地球物理方法。也有称其为地面探测雷达、地下雷达、地质雷达等。其利用宽带电磁波以脉冲形式来探测地表之下或确定不可视的物体内部结构。最早由于登月和对月球探测的需要,由于探地雷达在这一方面的应用有明显优势,即能利用发射的电磁波对内部介质进行遥测。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以及先进的处理技术的应用,探地雷达从冰层、盐矿等弱耗介质逐渐扩展到土层、煤层及岩石等有耗介质。探地雷达迅猛发展,现以覆盖考古、矿床资源勘探、灾害地质、岩土工程、工程质量检测和军事探测等领域。特别是由于其无损检测特性,在公路铁路工程质量检测已经进入规范固应用前景巨大。探地雷达一般由采集单元、连接电缆、雷达天线(探头)及测量单元(测量轮)组成完成测量。目前国内外有10多家厂商生产探地雷达。但测量轮这一附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固定不当,一般使用半年多即被损坏,测量轮成本太高,一般在3万左右,随之探测成本加大,为此改善测量轮的固定方式,以延长测量轮的使用寿命是值得本领域技术人员思量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探地雷达测量轮固定装置,通过双壁固定,以减少测量轮横向移动,扭力弹簧的设置,以减少测量轮上下波动幅度,从而减少测量轮在测量过程中的损伤,起到延期使用寿命的作用。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探地雷达测量轮固定装置,包括:U形固定板,其相对的两个凸壁上相对设有一对轴孔,一对轴孔内转动套设有一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套设有一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其中一个自由端抵接于所述U形固定板上端;一对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孔,一对连接板其中一端的连接孔分别转动套设于测量轮的轮轴上,且位于测量轮两侧,一对连接板另一端的连接孔均转动套设于所述转动轴上,且位于所述扭力弹簧两侧,其中,所述扭力弹簧的另一个自由端抵接于其中一个连接板上;其中,天线连接器一端固定于所述U形固定板侧壁上,另一端固定于探地雷达上。优选的是,所述U形固定板侧壁上设有多个固定孔,天线连接器通过螺母和穿过所述固定孔的螺栓固定于所述U形固定板侧壁上。优选的是,所述连接板与所述U形固定板凸壁之间设有橡胶垫圈,所述橡胶垫圈套设于所述转动轴上。优选的是,还包括:调节框,其呈长方体形,所述调节框竖直相对的两个侧面敞开,所述调节框另外两个竖直相对的侧面上竖直相对设有两对长条形的通孔;所述调节框的一个侧面通过螺母和穿过该侧面上的通孔的螺栓固定于所述U形固定板侧壁上,所述调节框的另一个侧面通过螺母和穿过该另一个侧面上的通孔的螺栓固定于天线连接器的一端上。优选的是,所述通孔的一端呈圆形,所述通孔长条形部分的宽度大于螺栓的螺杆段的直径,所述通孔长条形部分的宽度小于螺栓头部的直径,所述通孔圆形部分的直径大于螺栓头部的直径。优选的是,所述调节框具有长条形通孔的侧面的壁厚为5mm。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由于现有技术中,测量轮通常是采用单臂与天线连接器连接的,在测量轮转动过程中,容易引起横向的移动,发生相对摩擦,致使测量轮磨损,另一方面现有技术中通过铰接方式与测量轮连接,铰接自由度过高,在遇地面不平时,容易引起测量轮上下波动,测量轮下落幅度大,则与地面撞击的力量增大,因此,也容易造成测量轮损坏。本技术通过双壁固定,即一对连接板的固定,以减少测量轮横向移动,以及扭力弹簧的设置,以减少测量轮上下波动幅度,从而达到减少测量轮在测量过程中的损伤,延期使用寿命的目的。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的所述U形固定板、与测量轮的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其中一个技术方案的所述U形固定板、所述天线连接器、所述调节框的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其中一个技术方案的所述调节框的细节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探地雷达测量轮固定装置,包括:U形固定板1,其相对的两个凸壁11上相对设有一对轴孔,一对轴孔内转动套设有一转动轴2,所述转动轴2上套设有一扭力弹簧3,所述扭力弹簧3的其中一个自由端抵接于所述U形固定板1上端;一对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孔,一对连接板4其中一端的连接孔分别转动套设于测量轮5的轮轴上,且位于测量轮5两侧,以测量轮5限制在一对连接板4之间,使其在探测过程中,可以自由转动的同时只能在一对连接板4限定的空间内平移,从而减小测量轮5相对地面的平移活动,以减少地面对测量轮5的摩擦损伤。一对连接板4另一端的连接孔均转动套设于所述转动轴2上,且位于所述扭力弹簧3两侧,其中,所述扭力弹簧3的另一个自由端抵接于其中一个连接板4上;通过扭力弹簧3使测量轮5在探测地面不平整的时候,可以精准的抵接到地面,不影响测量轮5检测精准性的前提下,可以避免测量轮5上下波动幅度过大,而减少测量轮5与地面之间的撞击力,以减少地面对测量轮5的撞伤。其中,天线连接器6一端固定于所述U形固定板1侧壁上,另一端固定于探地雷达上,固定的方式很多,可以通过螺栓、螺母、打孔固定,也可以通过胶类固定。由于现有技术中,测量轮5通常是采用单臂与天线连接器6连接的,在测量轮5转动过程中,容易引起横向的移动,发生相对摩擦,致使测量轮5磨损,另一方面现有技术中通过铰接方式与测量轮5连接,铰接自由度过高,在遇地面不平时,容易引起测量轮5上下波动,测量轮5下落幅度大,则与地面撞击的力量增大,因此,也容易造成测量轮5损坏。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双壁固定,即一对连接板4的固定,以减少测量轮5横向移动,以及扭力弹簧3的设置,以减少测量轮5上下波动幅度,从而达到减少测量轮5在测量过程中的损伤,延期使用寿命的目的。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U形固定板1侧壁上设有多个固定孔,天线连接器6通过螺母和穿过所述固定孔的螺栓固定于所述U形固定板1侧壁上。方便拆卸,当天线连接器6或测量轮5损坏时,可以只更换损坏的部件,节约成本。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板4与所述U形固定板1凸壁11之间设有橡胶垫圈,所述橡胶垫圈套设于所述转动轴2上。橡胶垫圈具有一定缓冲变形能力,变形以便在测量轮5与地面的摩擦力过大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探地雷达测量轮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U形固定板,其相对的两个凸壁上相对设有一对轴孔,一对轴孔内转动套设有一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套设有一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其中一个自由端抵接于所述U形固定板上端;/n一对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孔,一对连接板其中一端的连接孔分别转动套设于测量轮的轮轴上,且位于测量轮两侧,一对连接板另一端的连接孔均转动套设于所述转动轴上,且位于所述扭力弹簧两侧,其中,所述扭力弹簧的另一个自由端抵接于其中一个连接板上;/n其中,天线连接器一端固定于所述U形固定板侧壁上,另一端固定于探地雷达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探地雷达测量轮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U形固定板,其相对的两个凸壁上相对设有一对轴孔,一对轴孔内转动套设有一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套设有一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其中一个自由端抵接于所述U形固定板上端;
一对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孔,一对连接板其中一端的连接孔分别转动套设于测量轮的轮轴上,且位于测量轮两侧,一对连接板另一端的连接孔均转动套设于所述转动轴上,且位于所述扭力弹簧两侧,其中,所述扭力弹簧的另一个自由端抵接于其中一个连接板上;
其中,天线连接器一端固定于所述U形固定板侧壁上,另一端固定于探地雷达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地雷达测量轮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固定板侧壁上设有多个固定孔,天线连接器通过螺母和穿过所述固定孔的螺栓固定于所述U形固定板侧壁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地雷达测量轮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励李京何彬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劳雷物理探测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