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的检测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444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6: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检测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的检测卡,检测卡包括试纸条,试纸条包括反应膜、设置在反应膜的一端上的结合垫及设置在结合垫上的样品垫,反应膜上沿反应膜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有用于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第一检测线、用于检测玉米赤霉烯酮的第二检测线、用于检测呕吐毒素的第三检测线和质控线,结合垫上包被有UCP标记的三种霉菌毒素单克隆抗体。该检测卡将检测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三种霉菌毒素的检测线设置在同一张反应膜上,大大简化检测卡的结构设计及检测卡小型化。且检测卡采用UCP标记,敏感性高,稳定性好,无生物体荧光干扰,还能同时定量检测待测样本中的三种霉菌毒素的残留。

Test card for detection of aflatoxin B1, zearalenone and vomit tox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检测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的检测卡
本技术属于生物快速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能同时定量检测饲料各种原料及成品的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的三联检测卡。
技术介绍
全世界已经发现有300多种结构不同的真菌毒素,其中已经被分离鉴定的有20多种。每年粮食因霉菌毒素污染损失约为5%。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对畜牧养殖业也是一种严重的威胁,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对人和动物的健康造成威胁,引起真菌毒素中毒。例如:黄曲霉毒素B1,它是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I类致癌物质,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肝癌的三大致病因素之首。目前检测霉菌毒素的方法主要有:ELISA法、HPLC法、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上转发光(UPT)免疫层析法等。ELISA、HPLC法对仪器设备、环境、操作技能等有很高的要求,而且检测周期较长、价格昂贵,严重制约着我国饲料产业的发展。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存在质量参差不齐,检测结果不准确或适用范围窄的问题。且以上几种方法目前通常一次只能检测单种毒素,无法同时检测多种毒素。如中国专利CN206420883U公开的一种检测黄曲霉毒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的检测卡,包括壳体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试纸条,所述壳体上分别开设有加样孔和观察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纸条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内的反应膜、设置在所述反应膜的一端上的结合垫及设置在所述结合垫上的样品垫,所述反应膜上沿所述反应膜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有用于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第一检测线、用于检测玉米赤霉烯酮的第二检测线、用于检测呕吐毒素的第三检测线和质控线,所述结合垫上包被有UCP 标记的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单克隆抗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的检测卡,包括壳体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试纸条,所述壳体上分别开设有加样孔和观察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纸条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内的反应膜、设置在所述反应膜的一端上的结合垫及设置在所述结合垫上的样品垫,所述反应膜上沿所述反应膜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有用于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第一检测线、用于检测玉米赤霉烯酮的第二检测线、用于检测呕吐毒素的第三检测线和质控线,所述结合垫上包被有UCP标记的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单克隆抗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的检测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线上包被有黄曲霉毒素B1人工抗原,所述第二检测线上包被有玉米赤霉烯酮人工抗原,所述第三检测线上包被有呕吐毒素人工抗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的检测卡,其特征在于:所述黄曲霉毒素B1人工抗原为黄曲霉毒素B1与牛血清白蛋白的偶联物;所述玉米赤霉烯酮人工抗原为玉米赤霉烯酮与牛血清白蛋白的偶联物;所述呕吐毒素人工抗原为呕吐毒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偶联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的检测卡,其特征在于:所述质控线上包被有能与抗黄曲霉毒素B1单克隆抗体、抗玉米赤霉烯酮单克隆抗体和抗呕吐毒素单克隆抗体结合的抗抗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黄曲霉毒素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邬本成王娟尹玉秀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安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