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的检测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444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6: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检测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的检测卡,检测卡包括试纸条,试纸条包括反应膜、设置在反应膜的一端上的结合垫及设置在结合垫上的样品垫,反应膜上沿反应膜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有用于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第一检测线、用于检测玉米赤霉烯酮的第二检测线、用于检测呕吐毒素的第三检测线和质控线,结合垫上包被有UCP标记的三种霉菌毒素单克隆抗体。该检测卡将检测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三种霉菌毒素的检测线设置在同一张反应膜上,大大简化检测卡的结构设计及检测卡小型化。且检测卡采用UCP标记,敏感性高,稳定性好,无生物体荧光干扰,还能同时定量检测待测样本中的三种霉菌毒素的残留。

Test card for detection of aflatoxin B1, zearalenone and vomit tox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检测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的检测卡
本技术属于生物快速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能同时定量检测饲料各种原料及成品的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的三联检测卡。
技术介绍
全世界已经发现有300多种结构不同的真菌毒素,其中已经被分离鉴定的有20多种。每年粮食因霉菌毒素污染损失约为5%。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对畜牧养殖业也是一种严重的威胁,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对人和动物的健康造成威胁,引起真菌毒素中毒。例如:黄曲霉毒素B1,它是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I类致癌物质,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肝癌的三大致病因素之首。目前检测霉菌毒素的方法主要有:ELISA法、HPLC法、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上转发光(UPT)免疫层析法等。ELISA、HPLC法对仪器设备、环境、操作技能等有很高的要求,而且检测周期较长、价格昂贵,严重制约着我国饲料产业的发展。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存在质量参差不齐,检测结果不准确或适用范围窄的问题。且以上几种方法目前通常一次只能检测单种毒素,无法同时检测多种毒素。如中国专利CN206420883U公开的一种检测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的检测卡,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三个检测条和一个上样垫,每个检测条分别与上样垫相连,每个检测条上分别包括检测垫和设在检测垫上的质控线和检测线,质控线上包被有磷酸盐稀释的羊抗鼠的多抗,检测线上分别包被有磷酸盐稀释的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的抗原;面盖,面盖设在底座上,面盖上设有点样孔和可视窗,点样孔与上样垫的位置相对应,可视窗的位置与检测垫的位置相对应。然而该检测卡是通过三个检测条分别对三种霉菌进行检测,结构更加复杂。而且该专利中金垫上分别喷洒的是氯金酸标记的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单克隆抗体,存在检测质量参差不齐,检测结果不准确或适用范围窄的问题。而上转发光(UPT)免疫层析法,是霉菌毒素新型检测技术,与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原理类似:应用层析式抗体免疫竞争原理。不同点在于使用UCP颗粒代替胶体金颗粒,UCP(Up-ConvertingPhosphor)颗粒为上转发光材料,是光学标记物,敏感性高,稳定性好,无生物体荧光干扰,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粮食和饲料检测、疾控应急、军事装备国家安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体外诊断等领域。然而目前上转发光(UPT)免疫层析法也一次仅能检测单种毒素,无法同时检测多种毒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检测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的检测卡。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检测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的三联检测卡,包括壳体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试纸条,所述壳体上分别开设有加样孔和观察窗,所述试纸条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内的反应膜、设置在所述反应膜的一端上的结合垫及设置在所述结合垫上的样品垫,所述反应膜上沿所述反应膜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有用于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第一检测线、用于检测玉米赤霉烯酮的第二检测线、用于检测呕吐毒素的第三检测线和质控线,所述结合垫上包被有UCP标记的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黄曲霉毒素B1单克隆抗体。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检测线上包被有黄曲霉毒素B1人工抗原,所述第二检测线上包被有玉米赤霉烯酮人工抗原,所述第三检测线上包被有呕吐毒素人工抗原。优选地,所述黄曲霉毒素B1人工抗原为黄曲霉毒素B1与牛血清白蛋白的偶联物;所述玉米赤霉烯酮人工抗原为玉米赤霉烯酮与牛血清白蛋白的偶联物;所述呕吐毒素人工抗原为呕吐毒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偶联物。进一步地,所述质控线上包被有能与抗黄曲霉毒素B1单克隆抗体、抗玉米赤霉烯酮单克隆抗体和抗呕吐毒素单克隆抗体结合的抗抗体。优选地,所述抗抗体为羊抗鼠IgG。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面,所述试纸条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底板,所述反应膜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试纸条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反应膜的另一端上的吸水垫,所述吸水垫靠近所述质控线,所述结合垫靠近所述第一检测线。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反应膜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结合垫的部分、吸水垫的部分分别与所述反应膜重叠,且所述结合垫与反应膜的重叠区域长度为1~2mm,所述吸水垫与反应膜的重叠区域长度为1~2mm。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结合垫为玻璃纤维膜。所述反应膜为硝酸纤维素膜。所述样品垫为玻璃纤维膜。所述底板的材质为为聚氯乙烯材质。所述吸水垫为滤纸。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检测线、第二检测线、第三检测线、质控线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检测线、第二检测线、第三检测线的相邻二者之间相距3~4mm,所述第三检测线与质控线之间相距4.5~5.5mm。优选地,所述第一检测线、第二检测线、第三检测线的相邻二者之间相距3.5mm,所述第三检测线与质控线之间相距5mm。第一检测线、第二检测线、第三检测线的相邻二者之间相距较近,而第三检测线与质控线相距较远,避免了可能对质控线造成的污染和干扰。第一检测线、第二检测线、第三检测线的相邻二者之间的距离又避免了所检测的三种毒素之间的相互干扰。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的检测卡将检测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三种霉菌毒素的检测线设置在同一张反应膜上,大大简化检测卡的结构设计,及检测卡小型化。且该检测卡采用UCP标记,敏感性高,稳定性好,无生物体荧光干扰,检测时只需一次样品处理及一次滴板就能同时检测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三种霉菌毒素,简单方便,省时省力,大大缩短检样时间,适合用于基层大规模筛选检测,还能同时定量检测待测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三者霉菌毒素的残留。本技术的检测卡的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最低检出限(灵敏度)分别为2μg/kg、50μg/kg和200μg/kg,在饲料检测达到了较优水平,适用于各类企业及检测机构。可适用于各种饲料,如玉米及其制品、小麦及其制品、碎米、米糠及各种成品的检测,与液相检测(HPLC)相比准确率达90%以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检测卡的侧视示意图(省略壳体);图2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检测卡的俯视示意图;图中:1、样品垫;2、结合垫;3、反应膜;4、底板;5、吸水垫;6、第一检测线;7、第二检测线;8、第三检测线;9、质控线;10、加样孔;11、观察窗;12、壳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检测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的三联检测卡,包括壳体12及固定设置在壳体12内的试纸条,壳体12上分别开设加样孔10和观察窗11。具体地,壳体12由上塑料壳和下塑料壳体组成,且下塑料壳上设有凸出的用于固定试纸条的定位槽,加样孔10和观察窗11开设在上塑料壳上。该试纸条包括固定在壳体12内的底板4及设置在底板4上的反应膜3,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的检测卡,包括壳体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试纸条,所述壳体上分别开设有加样孔和观察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纸条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内的反应膜、设置在所述反应膜的一端上的结合垫及设置在所述结合垫上的样品垫,所述反应膜上沿所述反应膜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有用于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第一检测线、用于检测玉米赤霉烯酮的第二检测线、用于检测呕吐毒素的第三检测线和质控线,所述结合垫上包被有UCP 标记的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单克隆抗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的检测卡,包括壳体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试纸条,所述壳体上分别开设有加样孔和观察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纸条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内的反应膜、设置在所述反应膜的一端上的结合垫及设置在所述结合垫上的样品垫,所述反应膜上沿所述反应膜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有用于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第一检测线、用于检测玉米赤霉烯酮的第二检测线、用于检测呕吐毒素的第三检测线和质控线,所述结合垫上包被有UCP标记的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单克隆抗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的检测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线上包被有黄曲霉毒素B1人工抗原,所述第二检测线上包被有玉米赤霉烯酮人工抗原,所述第三检测线上包被有呕吐毒素人工抗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的检测卡,其特征在于:所述黄曲霉毒素B1人工抗原为黄曲霉毒素B1与牛血清白蛋白的偶联物;所述玉米赤霉烯酮人工抗原为玉米赤霉烯酮与牛血清白蛋白的偶联物;所述呕吐毒素人工抗原为呕吐毒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偶联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的检测卡,其特征在于:所述质控线上包被有能与抗黄曲霉毒素B1单克隆抗体、抗玉米赤霉烯酮单克隆抗体和抗呕吐毒素单克隆抗体结合的抗抗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黄曲霉毒素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邬本成王娟尹玉秀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安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