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长波红外多普勒差分干涉仪系统支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长波红外多普勒差分干涉仪系统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地球大气环境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动态系统,指生物赖以生存的空气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征,其中由太阳辐射引起的温度、湿度、风速等特征是探测大气环境的重要参数。中高层大气风场探测是表征大气环境及大气动力学特征的重要手段,对于精准天气预报、航空航天事业的顺利进行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多普勒差分干涉技术以迈克尔逊干涉技术为原型,在空间外差干涉技术的基础上改进而来,通过傅里叶变换反演干涉条纹相位得到风速等信息。其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被动风场探测技术的热点。长波红外作为多普勒差分干涉技术的应用波段,对于大气风场探测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国内外对于多普勒差分干涉技术中的长波红外波段研究工作仍相对较少。长波红外多普勒差分干涉仪的设计难点主要在于背景热辐射,一切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会有热辐射,因此在光机内表面都是背景热辐射源,常温300K时,光机系统自身的热辐射对信号干扰及其严重,当微弱的目标信号分光之后会被光机系统自身产生的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长波红外多普勒差分干涉仪系统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光学箱体(13)及位于冷光学箱体(13)内部且沿光路依次设置的前置镜组件支撑结构(14)、干涉仪组件支撑结构(15)和后置成像镜组件支撑结构(16);/n所述前置镜组件支撑结构(14)包括前置镜组镜框(40)、固定在前置镜组镜框(40)小端内的前置镜组镜片一镜框(43)及固定在前置镜组镜框大端内的前置镜组镜片二镜框(44);/n所述前置镜组镜片一镜框(43)内沿光路入射方向依次同轴套设前置镜组镜片一压环(45)、第一弹性间隔元件(46)、滤光片镜框(47)及滤光片压环(48);所述滤光片压环(48)与前置镜组镜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波红外多普勒差分干涉仪系统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光学箱体(13)及位于冷光学箱体(13)内部且沿光路依次设置的前置镜组件支撑结构(14)、干涉仪组件支撑结构(15)和后置成像镜组件支撑结构(16);
所述前置镜组件支撑结构(14)包括前置镜组镜框(40)、固定在前置镜组镜框(40)小端内的前置镜组镜片一镜框(43)及固定在前置镜组镜框大端内的前置镜组镜片二镜框(44);
所述前置镜组镜片一镜框(43)内沿光路入射方向依次同轴套设前置镜组镜片一压环(45)、第一弹性间隔元件(46)、滤光片镜框(47)及滤光片压环(48);所述滤光片压环(48)与前置镜组镜片一镜框(43)轴向弹性压紧;
所述前置镜组镜片二镜框(44)内套设前置镜组镜片二压环(49),前置镜组镜片二压环(49)与前置镜组镜片二镜框(44)轴向弹性压紧前置镜组镜片二(3);
所述干涉仪组件支撑结构(15)用于支撑干涉仪组件;
所述后置成像镜组件支撑结构(16)包括后置成像镜组镜框(56)及沿光路入射方向依次设置在后置成像镜组镜框(56)内的成像镜组镜片一镜框(57)、成像镜组镜片二镜框(58)及成像镜组镜片三镜框(59);成像镜组镜片一镜框(57)内套设成像镜组镜片一压环(60),成像镜组镜片一压环(60)与成像镜组镜片一镜框(57)轴向弹性压紧固定成像镜组镜片一(10);成像镜组镜片二镜框(58)内套设成像镜组镜片二压环(61),成像镜组镜片二镜框(58)与成像镜组镜片二压环(61)轴向弹性压紧固定成像镜组镜片二(11);成像镜组镜片三镜框(59)内套设成像镜组镜片三压环(62),成像镜组镜片三镜框(59)与成像镜组镜片三压环(62)轴向弹性压紧固定成像镜组镜片三(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波红外多普勒差分干涉仪系统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涉仪组件支撑结构(15)包括干涉仪左支架(24)、左扩视场棱镜间隔(25)、左光栅间隔(26)、左光栅基板(27)、左压盖(28)、干涉仪右支架(29)、右扩视场棱镜间隔(30)、右光栅间隔(31)、右光栅基板(32)以及右压盖(33);
所述干涉仪右支架(29)包括第一安装板(70)与第二安装板(71);所述第一安装板(70)上开设有第一方形通孔,第二安装板(71)上开设有第一圆形通孔;
所述干涉仪左支架(24)包括第三安装板(72)与第四安装板(73);所述第三安装板(72)上开设有第二方形通孔,第四安装板(73)上开设有第二圆形通孔;
所述右扩视场棱镜间隔(30)、右光栅间隔(31)、右光栅基板(32)以及右压盖(33)由内向外依次沿第一方形通孔轴向排布于第一方形通孔内,定义靠近第二安装板的位置为内,远离第二安装板的位置为外;右扩视场棱镜间隔(30)与右光栅间隔(31)的外周面均与第一方形通孔孔壁紧贴;右扩视场棱镜间隔(30)与右光栅间隔(31)之间用于放置右扩视场棱镜;右光栅间隔(31)与右光栅基板(32)之间用于放置右光栅;
所述左扩视场棱镜间隔(25)、左光栅间隔(26)、左光栅基板(27)以及左压盖(28)由内向外依次沿第二方形通孔轴向排布于第二方形通孔内,定义靠近第四安装板的位置为内,远离第四安装板的位置为外;左扩视场棱镜间隔(25)与左光栅间隔(26)的外周面均与第二方形通孔孔壁紧贴;左扩视场棱镜间隔(25)与左光栅间隔(26)之间用于放置左扩视场棱镜;左光栅间隔(26)与左光栅基板(27)之间用于放置左光栅;
所述第一圆形通孔用于安装补偿板(7),所述第二圆形通孔用于安装补偿板(7)及分束板(6);或所述第一圆形通孔用于安装补偿板(7)及分束板(6),所述第二圆形通孔用于安装分束板(6);
所述右压盖(33)上设有多个通孔,各通孔用于安装弹簧柱塞,弹簧柱塞轴向顶紧右光栅基板(32);所述左压盖(28)上设有多个通孔,各通孔用于安装弹簧柱塞,弹簧柱塞轴向顶紧左光栅基板(27);
所述干涉仪右支架(29)与干涉仪左支架(24)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波红外多普勒差分干涉仪系统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镜组件支撑结构(14)还包括第二弹性间隔元件(50)、第三弹性间隔元件(51)及第四弹性间隔元件(52);第二弹性间隔元件(50)、第三弹性间隔元件(51)及第四弹性间隔元件(52)均为环状;
所述第二弹性间隔元件(50)外周面紧贴前置镜组镜框(40)的内壁,端面紧靠前置镜组镜片一镜框(43)的一端;
沿前置镜组镜框(40)大端内壁周向设有环形凸台(401),所述第三弹性间隔元件(51)外周面紧贴前置镜组镜框(40)的内壁,一端面紧靠前置镜组镜片二镜框(44)的一端,另一端面紧靠环形凸台(401);
沿前置镜组镜片二镜框(44)另一端的外周面周向设有环形凹槽(402),所述第四弹性间隔元件(52)位于环形凹槽(402)内,且第四弹性间隔元件(52)的外周面与前置镜组镜框(40)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长波红外多普勒差分干涉仪系统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置成像镜组件支撑结构(16)还包括第五弹性间隔元件(53)、第六弹性间隔元件(54)及第七弹性间隔元件(55);所述第五弹性间隔元件(53)、第六弹性间隔元件(54)及第七弹性间隔元件(55)均为环形;
所述第五弹性间隔元件(53)的外周面紧贴后置成像镜组镜框(56)的内壁,位于成像镜组镜片一镜框(57)及成像镜组镜片二镜框(58)之间,且两个端面分别与成像镜组镜片一镜框(57)及成像镜组镜片二镜框(58)接触;
所述第六弹性间隔元件(54)的外周面紧贴后置成像镜组镜框(56)的内壁,位于成像镜组镜片二镜框(58)及成像镜组镜片三镜框(59)之间,且两个端面分别与成像镜组镜片二镜框(58)及成像镜组镜片三镜框(59)接触;
沿成像镜组镜片三镜框(59)外端的外周面周向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第七弹性间隔元件(55)位于环形凹槽内,且其外周面与后置成像镜组镜框(56)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长波红外多普勒差分干涉仪系统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安装板(70)上还开设有与第一方形通孔相通的通孔,用于安装径向压紧固定右扩视场棱镜(8)的弹簧柱塞;
第三安装板(72)上还开设有与第二方形通孔相通的通孔,用于安装径向压紧固定左扩视场棱镜(4)的弹簧柱塞。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雄波,孙剑,张兆会,秦阳帆,韩斌,闫鹏,冯玉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