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接触高效换能加热装置,包括外腔体和内腔体,所述外腔体的内部安置有内腔体,所述内腔体的外壁环绕有换热管,所述外腔体与内腔体之间的间隙中充填有导热油,所述外腔体的一头穿出有进油嘴,所述外腔体的另一头安装有温度探头。该全接触高效换能加热装置,可大幅增加设备的换热面积,降低设备加热时间,能够一次性增大设备可注入溶液的容量,使在相同容积下设备能处理更大的水量,能够实时控制热油温度,实现在不同工况下,不同溶液对外界温度的不同需求,可选择程度更大,该加热装置外部完全使用保温密封结构,最大程度降低设备对外散热,该全接触高效换能加热装置,增大槽内换热面积,改良设备热交换性能。
A full contact and high efficiency energy exchange hea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接触高效换能加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换能加热装置
,具体为一种全接触高效换能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换能是一种非常环保的生产方式,该手段多运用于热量的再利用方面,为了能够对热量进行二次利用,达到节省能源的效果,现代越来越多的设备开始配备有换能系统,这些系统多以热量转换为理论基础,以气-气、气-液、液-液为传热路径,将热能在两个物体之间进行转换。原有部分设备加热接触面积小,只能加热设备下方部分溶液,加热全部溶液则需要更高的温度和持续不断的加热,加热效率较低,加热面积小,设备中只有下部六分之一面积接触设备内部溶液,加热效率低,且速度较慢,而且溶液充填容量不能过多,局限性较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全接触高效换能加热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接触高效换能加热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设备中只有下部六分之一面积接触设备内部溶液,加热效率低,且速度较慢,而且溶液充填容量不能过多,局限性较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接触高效换能加热装置,包括外腔体和内腔体,所述外腔体的内部安置有内腔体,所述内腔体的外壁环绕有换热管,所述外腔体与内腔体之间的间隙中充填有导热油,所述外腔体的一头穿出有进油嘴,所述外腔体的另一头安装有温度探头。优选的,所述外腔体和内腔体之间中轴线重合,且内腔体与外腔体之间为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换热管沿内腔体的中轴线方向呈螺旋状设置,且内腔体的外壁与换热管之间紧密贴合。优选的,所述进油嘴与外腔体和内腔体之间的空腔相连通,且温度探头的测温端伸入到外腔体和内腔体之间的空腔中。优选的,所述换热管的端部设置有管口,且管口分别从外腔体和内腔体上穿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全接触高效换能加热装置,可大幅增加设备的换热面积,降低设备加热时间,能够一次性增大设备可注入溶液的容量,使在相同容积下设备能处理更大的水量,能够实时控制热油温度,实现在不同工况下,不同溶液对外界温度的不同需求,可选择程度更大,该加热装置外部完全使用保温密封结构,最大程度降低设备对外散热。、该全接触高效换能加热装置,增大槽内换热面积,改良设备热交换性能,增加相同容积下可充入溶液体积,降低溶液在槽内处理时间。、该加热装置双层腔体密封结构,确保内胆完全被夹层热导热油包裹,极大的增加换热面积,且该加热装置通过控制热油温度确保内胆内溶液受到持续稳定的热量,由于换热面积的稳定,可大大增加腔体内混合溶液的容量,同时该加热装置外部安装测量热油的温度探头,通过温度探头控制热介质的进入量,该加热装置整个反应容器采用卧式圆柱结构,采用保温材料外部全部保温,确保最大程度下利用热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外部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外部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A剖切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整体外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腔体;2、内腔体;3、换热管;4、导热油;5、进油嘴;6、温度探头;7、管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全接触高效换能加热装置,包括外腔体1和内腔体2,外腔体1的内部安置有内腔体2,外腔体1和内腔体2之间中轴线重合,且内腔体2与外腔体1之间为固定连接,外腔体1和内腔体2之间为同轴线设置,这使得二者之间的间距较为均匀,有助于热量的均匀传导和发散,且外腔体1和内腔体2之间结构固定,从而保证了整个加热装置的结构强度;内腔体2的外壁环绕有换热管3,换热管3沿内腔体2的中轴线方向呈螺旋状设置,且内腔体2的外壁与换热管3之间紧密贴合,螺旋设置的换热管3提高了换热管3内介质与内腔体2内溶液接触的面积和时长,有助于提高热量的均匀置换效率,能够实现内腔体2内溶液的全部加热目的,加热速度也得到稳步提高,对于内腔体2内溶液充填量的多少没有过高要求;外腔体1与内腔体2之间的间隙中充填有导热油4,外腔体1的一头穿出有进油嘴5,外腔体1的另一头安装有温度探头6,进油嘴5与外腔体1和内腔体2之间的空腔相连通,且温度探头6的测温端伸入到外腔体1和内腔体2之间的空腔中,进油嘴5用于向外腔体1和内腔体2之间的空腔中充入导热油4,温度探头6则用于实时测量导热油4的油温,该加热装置的双层腔体密封结构,确保内腔体2完全被夹层热导热油4包裹,极大的增加换热面积,通过控制热油温度确保内腔体2内溶液受到持续稳定的热量;换热管3的端部设置有管口7,且管口7分别从外腔体1和内腔体2上穿出,管口7用于向换热管3中充入热流介质,从而持续性的进行该加热装置的换能过程。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加热装置,首先通过进油嘴5向外腔体1和内腔体2之间的空腔充入导热油4并充满,确保内腔体2完全被导热油4包裹,封堵进油嘴5,内腔体2内注入需加热的溶液,通过管口7向换热管3中注入热流介质,热量被传导至导热油4以及内腔体2上,导热油4迅速升温,热量随即被锁定,并进而大幅度的转换到内腔体2中,对内腔体2中的溶液进行快速加热,温度探头6选用WAP-PT100的型号,主要是监测导热油4的油温,结合油温判断并控制实际的进入换热管3的热介质流量,实现在不同工况下,不同溶液对外界温度的不同需求,可选择程度更大,就这样完成整个加热装置的使用过程。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接触高效换能加热装置,包括外腔体(1)和内腔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腔体(1)的内部安置有内腔体(2),所述内腔体(2)的外壁环绕有换热管(3),所述外腔体(1)与内腔体(2)之间的间隙中充填有导热油(4),所述外腔体(1)的一头穿出有进油嘴(5),所述外腔体(1)的另一头安装有温度探头(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接触高效换能加热装置,包括外腔体(1)和内腔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腔体(1)的内部安置有内腔体(2),所述内腔体(2)的外壁环绕有换热管(3),所述外腔体(1)与内腔体(2)之间的间隙中充填有导热油(4),所述外腔体(1)的一头穿出有进油嘴(5),所述外腔体(1)的另一头安装有温度探头(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接触高效换能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腔体(1)和内腔体(2)之间中轴线重合,且内腔体(2)与外腔体(1)之间为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道定,张君,王超,杭惠峰,潘道龙,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雷德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