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推进式加热炉用料垫转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4271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推进式加热炉用料垫转运系统,属于铜加工领域,包括炉内料垫运输轨道和炉外料垫转运机构,在炉内料垫运输轨道的出料端设有翻转机构;炉内料垫运输轨道中的炉体上且沿其长度方向上设有两条以上相互平行布置的轨道架,轨道架上且沿其长度方向上等间距的设有多个沿轨道架宽度方向上布置的滚筒,滚筒通过滚筒轴固定在轨道架上,滚筒的上方设有料垫,料垫的下端面设有开口向下的U型卡槽,且该U型卡槽的两侧壁分别与其相对应的滚筒端面和侧面的相交处贴合,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炉内料垫运输轨道和炉外料垫转运机构的结合实现了料垫的整个转运过程,此过程省时省力,且料垫与运输轨道配合运行平稳、摩擦小,铸锭不易发生碰撞。

A transfer system of material pad for pusher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推进式加热炉用料垫转运系统
本技术涉及铜加工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推进式加热炉用料垫转运系统。
技术介绍
推杆炉是一种采用天然气通过烧嘴燃烧加热铜锭坯的加热炉,送料方式为通过液压推进装置将需要加热的铜锭送入炉膛。从炉门入口位置就设有两根平行的轨道,轨道上配有料垫,待加热的铜锭放置在料垫上,料垫通过轨道经推进装置带着铸锭从加热炉的进料端运行到出料端,以完成铜锭的加热,待铸锭与料垫脱离后,需要将料垫从推进式加热炉出料端转运到进料端,再次作为支撑运送铸锭。目前炉内料垫运输轨道使用较多的是料垫和轨道的配合为长形的凹槽轨道配合方形的料垫或者半圆形的凹槽轨道配合圆形的料垫两种方式,但是前者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运行阻力大,容易产生料垫拱起,且方形的料垫与铜锭接触面积大,导致铜锭接触区域加热不充分等问题;后者的轨道和料垫阻力小、料垫与铜锭接触面积也小,但相切的接触方式容易导致铸锭不稳而易发生碰撞,另外,炉外料垫转运是通过人工的方式将出炉的料垫从出料端转运至进料端,其工作效率较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也较大,因此对加热炉用料垫转运系统中炉内料垫运输轨道和炉外料垫转运的研究,是一项具有意义的技术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提供了一种推进式加热炉用料垫转运系统,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炉内料垫运输轨道和炉外料垫转运机构的结合实现了料垫的整个转运过程,此过程省时省力,且料垫与运输轨道配合运行平稳、摩擦小,铸锭不易发生碰撞。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一种推进式加热炉用料垫转运系统,其包括炉内料垫运输轨道和炉外料垫转运机构,所述炉外料垫转运机构平行于炉内料垫运输轨道设置,且所述炉内料垫运输轨道的出料端还设有翻转机构;其中,所述炉内料垫运输轨道包括炉体和轨道架,所述炉体上且沿其长度方向上设有两条以上相互平行布置的轨道架,所述轨道架上且沿其长度方向上等间距的设有多个沿轨道架宽度方向上布置的滚筒,所述滚筒通过滚筒轴固定在轨道架上,所述滚筒的上方设有料垫,所述料垫的下端面设有开口向下的U型卡槽,且该U型卡槽的两侧壁分别与其相对应的滚筒端面和侧面的相交处贴合。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炉体上且沿其长度方向上设有两条相互平行布置的轨道架,所述轨道架上设有开口向上的且呈圆弧形的滚轴槽,所述滚轴槽中搭设有滚筒轴。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滚筒与料垫相接触的侧面高于轨道架的上端面。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滚筒的端面与侧面之间设有第一过渡圆弧,所述U型卡槽的底面与侧壁之间设有第三过渡圆弧,所述U型卡槽的侧壁与端面之间设有第二过渡圆弧。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料垫的上端面且沿炉体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均设有与铜锭贴合的挡板,该两挡板之间的料垫上设有多排矩形槽,且每排设有多个矩形槽。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两挡板之间的料垫上设有两排矩形槽,且每排设有两个矩形槽。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炉外料垫转运机构包括设置在加热炉进料端的主动链轮和设置在加热炉出料端的从动链轮,其中,所述从动链轮与主动链轮之间设置有链杆式输送链,所述链杆式输送链的下方设有支撑架,所述主动链轮通过转轴、传动链轮连接有电机。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翻转机构与炉外料垫转运机构之间设有向链杆式输送链倾斜的滑料斜面Ⅰ;所述炉外料垫转运机构的料垫运出端依次设有滑料斜面Ⅱ、料垫储存平面,且所述滑料斜面Ⅱ由炉外料垫转运机构向料垫储存平面方向向下倾斜设置。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主动链轮的上方且正对主动链轮的轮齿处设有涂油装置,所述涂油装置的一端与主动链轮接触,其另一端连接有硬质油管,所述硬质油管上设有调节阀,且该硬质油管与储油箱连通。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述涂油装置为海绵或毛刷。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一种推进式加热炉用料垫转运系统,其中,通过在滚筒的端面与侧面之间设有第一过渡圆弧,在U型卡槽的底面与侧壁之间设有第三过渡圆弧,且此处第一过渡圆弧、第三过渡圆弧相互配合,圆弧的设置减少了滚筒与料垫之间的磨损,实现了料垫在滚筒上的平稳推进,减少了铜锭之间的碰撞。(2)本技术的一种推进式加热炉用料垫转运系统,其中,通过在料垫的两端设有挡板,以及在两挡板之间的料垫上设有多排矩形槽,使得在进行加热炉料坯推进时铜锭的两侧面与挡板贴合,其另一侧面抵在矩形槽的上端面上,挡板的设置一方面可以避免在进行加热炉料坯推进时铜锭与料垫的脱离,另一方面可以避免相邻两铜锭之间的擦伤;多排矩形槽的设置在保证铜锭运输平稳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减少铜锭与料垫的接触面积,提高了铜锭的加热效果以及加热均匀性,且此设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3)本技术的一种推进式加热炉用料垫转运系统,其中,在翻转机构与炉外料垫转运机构之间设置的滑料斜面Ⅰ、链杆式输送链以及在炉外料垫转运机构的料垫运出端设置的滑料斜面Ⅱ,其三者的配合实现了炉外料垫的转运过程,此过程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料垫的转运效率;另外在主动链轮上设有涂油装置,可以在链杆式输送链运动的过程中就可实现对链杆式输送链易磨损部位的润滑、保养,提高了炉外料垫转运机构的使用寿命,且节约了单独保养链杆式输送链的时间以及人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推进式加热炉用料垫转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炉外料垫转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炉内料垫运输轨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轨道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中料垫的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中料垫的主视图。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01、炉体;02、铜锭;03、轨道架;031、滚轴槽;032、滚筒轴;033、滚筒;0331、第一过渡圆弧;04、料垫;041、挡板;042、矩形槽;043、U型卡槽;0431、第二过渡圆弧;0432、第三过渡圆弧;05、翻转机构;060、电机;061、滑料斜面Ⅰ;062、从动链轮;063、支撑架;064、链杆式输送链;065、主动链轮;066、滑料斜面Ⅱ;067、料垫储存平面;068、转轴;069、传动链轮;071、储油箱;072、硬质油管;073、调节阀;074、涂油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一种推进式加热炉用料垫转运系统,其包括炉内料垫运输轨道和炉外料垫转运机构,该炉外料垫转运机构平行于炉内料垫运输轨道设置,且在炉内料垫运输轨道的出料端还设有翻转机构05;其中,炉内料垫运输轨道包括炉体01和轨道架03,炉体01上且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推进式加热炉用料垫转运系统,其包括炉内料垫运输轨道和炉外料垫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外料垫转运机构平行于炉内料垫运输轨道设置,且所述炉内料垫运输轨道的出料端还设有翻转机构(05);/n其中,所述炉内料垫运输轨道包括炉体(01)和轨道架(03),所述炉体(01)上且沿其长度方向上设有两条以上相互平行布置的轨道架(03),所述轨道架(03)上且沿其长度方向上等间距的设有多个沿轨道架(03)宽度方向上布置的滚筒(033),所述滚筒(033)通过滚筒轴(032)固定在轨道架(03)上,所述滚筒(033)的上方设有料垫(04),所述料垫(04)的下端面设有开口向下的U型卡槽(043),且该U型卡槽(043)的两侧壁分别与其相对应的滚筒(033)端面和侧面的相交处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推进式加热炉用料垫转运系统,其包括炉内料垫运输轨道和炉外料垫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外料垫转运机构平行于炉内料垫运输轨道设置,且所述炉内料垫运输轨道的出料端还设有翻转机构(05);
其中,所述炉内料垫运输轨道包括炉体(01)和轨道架(03),所述炉体(01)上且沿其长度方向上设有两条以上相互平行布置的轨道架(03),所述轨道架(03)上且沿其长度方向上等间距的设有多个沿轨道架(03)宽度方向上布置的滚筒(033),所述滚筒(033)通过滚筒轴(032)固定在轨道架(03)上,所述滚筒(033)的上方设有料垫(04),所述料垫(04)的下端面设有开口向下的U型卡槽(043),且该U型卡槽(043)的两侧壁分别与其相对应的滚筒(033)端面和侧面的相交处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进式加热炉用料垫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01)上且沿其长度方向上设有两条相互平行布置的轨道架(03),所述轨道架(03)上设有开口向上的且呈圆弧形的滚轴槽(031),所述滚轴槽(031)中搭设有滚筒轴(03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推进式加热炉用料垫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033)与料垫(04)相接触的侧面高于轨道架(03)的上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进式加热炉用料垫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033)的端面与侧面之间设有第一过渡圆弧(0331),所述U型卡槽(043)的底面与侧壁之间设有第三过渡圆弧(0432),所述U型卡槽(043)的侧壁与端面之间设有第二过渡圆弧(04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进式加热炉用料垫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垫(04)的上端面且沿炉体(01)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均设有与铜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驰褚成林田威马子超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楚江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