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子强专利>正文

保温节能换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4030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于室内外空气交换的保温节能换气装置。它具有通气管道,通气管道中设置导热隔离层用以构成相互隔绝并能进行热交换的出气通道和进气通道,出气通道的两端对应设置内出气口和外出气口,进气通道的两端对应开设内进气口和外进气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能在保温状态下使室内外空气进行连续的交换,使空调房间实现温度和空气的双重调节,具有良好的节能换气效果。(*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于室内外空气交换的保温节能换气装置。当环境温度变得寒冷或炎热时,为了使室内能保持人体所适应的温度,目前,普通采用的方式是密闭室内门窗,减少室内外空气的对流,同时采用空调装置制冷或者制热,来调解室内的温度,这种方式虽然会给人体带来舒适的感觉,但由于室内的密闭阻碍了室外新鲜空气的流入,致使室内的空气停滞变劣,长时间处在这种环境中往往会影响人体的健康,引发疾病。定时打开门窗使内外空气交流,虽可以改变上述室内空气不好的状况,但同时也须付出能量损耗的代价。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室内外空气交换的保温节能换气装置,它不仅能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而且可使室内温度的损耗尽可能减少。本技术的目的由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具有通气管道6,通气管道中设置导热隔离层7用以构成相互隔绝并能进行热交换的出气通道和进气通道,出气通道的两端对应开设内出气口9和外出气口2,进气通道的两端对应开设内进气口8和外进气口4。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导热隔离层7为金属套管,构成套管型通气管道,或者为金属隔板,构成并管型通气管道。本技术使用时,将其一端置于室外,另一端安于室内并保持一定的长度,由于室内外温差和空气流动的作用,使外界的新鲜空气可延进气通道进入室内,同时室内的空气则延出气通道送出室外,由于在出气通道和进气通道之间设有导热隔离层,使得进、出空气能够在隔离状态下进行热交换,通过相互的吸热放热,使新鲜空气与室内空气之间的温差减少,从而达到保温状态下室内外空气的连续交换,使空调房间实现温度和空气的双重调节。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且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图中尖头表示气流方向。图2为本技术通气管道的截面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通气管道另一种结构的截面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空气热交换器的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与空调器配置时的结构图。图6为空调器中通气管道的连接结构图。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具有一通气管道6,通气管道中设置导热隔离层7构成出气通道和进气通道,导热隔离层可为金属套管,或者金属隔板,在导热隔离层的两侧设有散热片5,以强化它们之间的热交换,在套管型通气管道中以外管通道为出气通道,其两端对应开设内出气口9和外出气口2,内出气口9弯折朝下,与内进气口8相错开,外出气口2位于墙壁1的外侧,弯折向上呈烟筒状,或者弯折向下,其内装有一微型排风扇3,以便于必要时进行强行排气,套管型通气管道中以内管通道为进气通道,其两端对应设置内进气口8和外进气口4,外进气口处还可安设挡尘网罩,整个通气管道应保持一定长度,以便使进、出空气充分的热交换,为达到这一点,并尽量地减少通气管道在室内所占的空间,可将通气管道中间段设置成盘管状,也可在通气管道上串接一空气热交换器,空气热交换器的结构如图4所示,具有密封的箱体13,箱体中安有波形的盘管12,在箱体内的盘管之间装有上下交错的挡板14,构成空气热交换器的外管通道,箱体的上下两侧为空气热交换器的通气管连接口11、15,空气热交换器可直接安装于墙壁一侧或墙壁内,以利室内的装饰和美观。此外,为便于使用,可在通气管道的内进气口和内出气口处各安设一可调风门。本技术使用时,冬天低气温时,可使进入室内的空气温度变暖;而夏季高温时,则可使进入室内的空气在与流出室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后温度变低。此外,根据具体情况,本技术在安装使用时,可将各房间通气管道的外出气口和外进气口相互并接在一起,与总的通气管道相连通,并采用通风排风装置,形成建筑物中的中央式集中换气通道。在各单独房间仅留内进气口和内出气口,并安上可调风门。本技术的装置也可直接设置在空调器内,将通气管道盘设在空调器箱体内,在空调器的室内进风口10处设置内出气口9,在空调器的室内吹风口16处设置内进气口8,而外进气口4和外出气口2则安设在空调器的背面,与室外相连通,借助空调器自身换气风扇的动力,来达到通气管道中内外空气的交换和对流,实现保温换气的功能,在中央式空调中也可以设置上述结构的装置。权利要求1.一种保温节能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通气管道(6),通气管道中设置导热隔离层(7)用以构成相互隔绝并能进行热交换的出气通道和进气通道,出气通道的两端对应开设内出气口(9)和外出气口(2),进气通道的两端对应开设内进气口(8)和外进气口(4)。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节能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热隔离层(7)为金属套管,或者为金属隔板。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温节能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导热隔离层(7)的两侧设有散热片(5)。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温节能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出气口(2)内装有一微型排风扇(3)。5.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温节能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通气管道(6)的中间段设置成盘管状。6.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温节能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通气管道上串接一空气热交换器。7.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温节能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房间的通气管道的外出气口和外进气口相互并接在一起,与总的通气管相连通。8.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温节能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将通气管道盘设在空调器箱体(17)内,空调器室内进风口(10)处设置内出气口(9),在空调器的室内吹风口(16)处设置内进气口(8),而外进气口(4)和外出气口(2)则安设在空调器的背面,与室外相连通。9.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温节能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通气管道的内进气口和内出气口处各安设一可调风门。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适于室内外空气交换的保温节能换气装置。它具有通气管道,通气管道中设置导热隔离层用以构成相互隔绝并能进行热交换的出气通道和进气通道,出气通道的两端对应设置内出气口和外出气口,进气通道的两端对应开设内进气口和外进气口。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能在保温状态下使室内外空气进行连续的交换,使空调房间实现温度和空气的双重调节,具有良好的节能换气效果。文档编号F24F12/00GK2344697SQ9824206公开日1999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1998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1998年10月8日专利技术者孟凡昌, 吴子强 申请人:吴子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保温节能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通气管道(6),通气管道中设置导热隔离层(7)用以构成相互隔绝并能进行热交换的出气通道和进气通道,出气通道的两端对应开设内出气口(9)和外出气口(2),进气通道的两端对应开设内进气口(8)和外进气口(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凡昌吴子强
申请(专利权)人:吴子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