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醇类乘用车的燃油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9731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醇类乘用车的燃油泵,属于燃油泵的技术领域。一种适用于醇类乘用车的燃油泵包括极壳和设置于极壳内的出油部件、定子部件、转子部件以及泵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绕设有若干组线圈的定子部件内设有一体式注塑结构转子部件,转子部件与泵组件内的涡轮连接,对定子部件上的线圈绕组通入三相交流电来实现对转子部件的驱动并带动涡轮转动来泵液,实现了无刷驱动,提升了泵的按需要求,增宽了换向角,方便了生产,解决EMC抑制难,换向电火花和电磁噪音大的问题,且一体式的转子部件解决了充磁定位不准,动平衡难控制及结构易被腐蚀的问题,同时,泵部件卡接于定子部件上,有效提高了结构同心度,减小了振动,利于产品的生产和推广。

A fuel pump for alcohol passenger ca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醇类乘用车的燃油泵
本技术涉及燃油泵的
,具体是涉及一种适用于醇类乘用车的燃油泵。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燃油泵包括有刷式和无刷式两种。有刷式燃油泵采用有刷电机驱动,通过电刷与换向器机械换向来实现电机的连续工作,并且根据不同的负载和转速工况,如采用相同的换向角来配合不同排量的燃油泵,则存在换向电火花大、电噪音大以及EMC(英文: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中文:电磁兼容性)难抑制的问题;如采用不同的换向角来制作电机,则存在换向角接近而造成生产防错困难的问题。并且在现有整车节能的要求下,按需供油的燃油泵长期工作在低电压范围内,导致目前的有刷式燃油泵的电刷换向器难以满足使用需求。而目前市场上的无刷式燃油泵是将传统的有刷电机的转子外置后与控制器连接来实现电子换向,虽然实现无刷的功能,但是作为转子的磁钢组件容易被腐蚀,且存在固定和动平衡难的问题,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不利于大量生产和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适用于醇类乘用车的燃油泵,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醇类乘用车的燃油泵,包括:极壳、出油部件、定子部件、转子部件以及泵部件,其中,所述极壳呈筒状设置,所述极壳的两端内分别设置出油部件和泵部件,并于所述出油部件和所述泵部件之间设置有所述定子部件,且所述定子部件内设置有所述转子部件;所述出油部件包括出油主体以及突出于所述出油主体并与所述出油主体连通的出油嘴,所述出油主体嵌设于所述极壳内,所述出油嘴伸出至所述极壳外;所述泵部件包括泵室、涡轮以及泵盖,所述泵室嵌设于所述极壳内,且所述泵室背离所述出油部件的一侧设置有泵腔,所述泵腔内设置有所述涡轮,且所述泵室设置有所述涡轮的一侧盖设有所述泵盖;其特征在于,/n所述定子部件包括绝缘层支架、线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醇类乘用车的燃油泵,包括:极壳、出油部件、定子部件、转子部件以及泵部件,其中,所述极壳呈筒状设置,所述极壳的两端内分别设置出油部件和泵部件,并于所述出油部件和所述泵部件之间设置有所述定子部件,且所述定子部件内设置有所述转子部件;所述出油部件包括出油主体以及突出于所述出油主体并与所述出油主体连通的出油嘴,所述出油主体嵌设于所述极壳内,所述出油嘴伸出至所述极壳外;所述泵部件包括泵室、涡轮以及泵盖,所述泵室嵌设于所述极壳内,且所述泵室背离所述出油部件的一侧设置有泵腔,所述泵腔内设置有所述涡轮,且所述泵室设置有所述涡轮的一侧盖设有所述泵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部件包括绝缘层支架、线圈以及内定子矽钢片和外定子矽钢片,所述绝缘层支架设置有内空,所述绝缘层支架的中部呈环形阵列分布有若干组所述线圈,且每组所述线圈对应一与当前所述线圈绝缘隔开的所述内定子矽钢片,同时,所述绝缘层支架的中部且位于所述内定子矽钢片外还套设有所述外定子矽钢片,且所述外定子矽钢片的一端抵靠于所述出油主体上,所述绝缘层支架的一端抵靠于所述泵室上;
所述转子部件设置于所述绝缘层支架的所述内空中,包括电枢轴、转子矽钢片以及磁体,所述电枢轴、所述转子矽钢片以及所述磁体通过注塑在一起后形成一体式注塑结构,所述电枢轴的一端通过轴承固定于所述绝缘层支架上,另一端通过轴承固定于所述泵室上且穿过所述泵室伸入所述泵腔内与所述涡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醇类乘用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俊鸿刘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盈智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