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塔的钢管支撑杆结构
本技术涉及钢管支撑装置
,具体为一种用于电塔的钢管支撑杆结构。
技术介绍
我国最早使用的电塔是单纯地利用角钢制作,但在相同截面的情况下,角钢的回转半径小,抗弯性能较差;塔身风压大,结构的承载力低,当杆塔荷载较大时,只能采用组合截面来弥补材料强度低的不足,增大了设计、加工的工作量和投资费用。在此基础上,上世纪80年代,国内在5OOkV双回路铁塔和同塔四回铁塔中开始+将钢管型材应用到了铁塔结构中,体现出了其良好性能和效益。一般来讲,钢管塔比角钢塔用量降低10%-20%;同时还可减少杆件数量,缩短建塔周期,易于结构多样化。但钢管的使用也存在着钢管间连接的节点构造复杂,圆钢管之间需要利用法兰盘连接,而角钢与圆钢管之间还需要焊接,而焊缝在长期的风荷载引起的结构振动中会产生裂缝,如不及时发现,则会进一步造成损伤的扩展,在强风作用下甚至会引起结构的倒塌,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塔的钢管支撑杆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塔的钢管支撑杆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塔的钢管支撑杆结构,包括圆钢管,所述圆钢管的一侧设置有角钢构件,所述角钢构件包括角钢和角钢表面上包裹的一层混凝土,所述圆钢管和角钢构件之间连接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凸圆弧面垫块、凹圆弧面垫块、螺纹杆、螺母和压力块,所述凸圆弧面垫块一侧设置有凹圆弧面垫块,所述凸圆弧面垫块位于圆钢管的内腔中,凹圆弧面垫块位于圆钢管的外侧,凹圆弧面垫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塔的钢管支撑杆结构,包括圆钢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钢管(1)的一侧设置有角钢构件(2),所述角钢构件(2)包括角钢和角钢表面上包裹的一层混凝土,所述圆钢管(1)和角钢构件(2)之间连接有控制装置(3),所述控制装置(3)包括凸圆弧面垫块(4)、凹圆弧面垫块(5)、螺纹杆(6)、螺母(7)和压力块(8),所述凸圆弧面垫块(4)一侧设置有凹圆弧面垫块(5),所述凸圆弧面垫块(4)位于圆钢管(1)的内腔中,凹圆弧面垫块(5)位于圆钢管(1)的外侧,凹圆弧面垫块(5)的一侧连接有螺纹杆(6),所述螺纹杆(6)贯穿圆钢管(1)上开设的通孔,螺纹杆(6)贯穿凸圆弧面垫块(4)上开设的通孔,螺纹杆(6)一端延伸到圆钢管(1)内腔中,螺纹杆(6)端部螺纹连接有螺母(7),螺母(7)位于凸圆弧面垫块(4)上远离凹圆弧面垫块(5)的一侧,所述凹圆弧面垫块(5)中设置有压力块(8),凹圆弧面垫块(5)中部开设有长方体状滑槽,压力块(8)位于凹圆弧面垫块(5)的滑槽中,所述压力块(8)上端连接有控制栓(9),所述控制栓(9)一端穿过凹圆弧面垫块(5)实体延伸到外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塔的钢管支撑杆结构,包括圆钢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钢管(1)的一侧设置有角钢构件(2),所述角钢构件(2)包括角钢和角钢表面上包裹的一层混凝土,所述圆钢管(1)和角钢构件(2)之间连接有控制装置(3),所述控制装置(3)包括凸圆弧面垫块(4)、凹圆弧面垫块(5)、螺纹杆(6)、螺母(7)和压力块(8),所述凸圆弧面垫块(4)一侧设置有凹圆弧面垫块(5),所述凸圆弧面垫块(4)位于圆钢管(1)的内腔中,凹圆弧面垫块(5)位于圆钢管(1)的外侧,凹圆弧面垫块(5)的一侧连接有螺纹杆(6),所述螺纹杆(6)贯穿圆钢管(1)上开设的通孔,螺纹杆(6)贯穿凸圆弧面垫块(4)上开设的通孔,螺纹杆(6)一端延伸到圆钢管(1)内腔中,螺纹杆(6)端部螺纹连接有螺母(7),螺母(7)位于凸圆弧面垫块(4)上远离凹圆弧面垫块(5)的一侧,所述凹圆弧面垫块(5)中设置有压力块(8),凹圆弧面垫块(5)中部开设有长方体状滑槽,压力块(8)位于凹圆弧面垫块(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建飞,刘达,李雷鸣,时晓晨,王继民,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