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用混凝土浇筑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3852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0:50
本实用公开了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用混凝土浇筑下料装置,包括锥形斗、护板、调节板和下料斗,所述锥形斗底侧固定有支撑架体,所述支撑架体上安设有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上焊接有护栏,所述调节板位于锥形斗的中部,所述锥形斗是由锥形钢板与支撑圆环共同组成。本实用将原有的混凝土沿管壁圆周一段一段下料的方式,改为沿管壁圆周同时下料的方式,原有的混凝土沿管壁圆周一段一段下料,需要两个人不断调整布料斗的位置,且整斗混凝土全部放完料需要耗费比较长的时间,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锥形下料装置,只需在下料斗最上方中心位置打开布料斗的阀门,整斗混凝土即可完成均匀布料,大幅度的节省了劳动力,提升了施工功效。

A concrete pouring and blanking device for prefabricated reinforced concrete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用混凝土浇筑下料装置
本实用涉及混凝土浇筑下料
,具体为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用混凝土浇筑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在混凝土浇筑时,通常采用立式振捣成型的钢筋混凝土管时,需将混凝土沿着管壁周圈分层布料,而现有混凝土浇筑方式为:将置于料斗中的混凝土用桁吊提运至混凝土管上端浇筑口后,然后让料斗沿管壁周圈边移动边放料。这种布料方式不仅不能保证布料的均匀性,而且功效低耗时长。钢筋混凝土管对混凝土强度及强度均匀性要求极高,而混凝土浇筑时不均匀布料极易造成混凝土强度波动;由于钢筋混凝土管一般采取计价的劳务方式,功效提高不仅能够直接的提升工人的薪资水平,带动工人施工积极性,而且对于企业整体利润空间提升也大有益处。因此,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装置,解决钢筋混凝土布料方式,保证混凝土管强度,改善施工效率,来完善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提供了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用混凝土浇筑下料装置,解决了现有的钢筋混凝土管混凝土布料方式不能有效的保证混凝土管强度及其均匀性,且施工功效低、耗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用混凝土浇筑下料装置,包括锥形斗(1)、护板(5)、调节板(6)和下料斗(14),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斗(1)底侧固定有支撑架体(2),所述支撑架体(2)上安设有操作平台(3),所述操作平台(3)上焊接有护栏(4),所述调节板(6)位于锥形斗(1)的中部,其中,/n所述锥形斗(1)是由锥形钢板(7)与支撑圆环(8)共同组成,所述支撑圆环(8)固定在锥形钢板(7)的底部,所述支撑架体(2)是由六根槽钢(9)与两圈环形槽钢(10)共同组成,所述环形槽钢(10)焊接在槽钢(9)之上,所述护板(5)位于内圈环形槽钢(10)的内侧,所述操作平台(3)是由花纹钢板(11)铺设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管用混凝土浇筑下料装置,包括锥形斗(1)、护板(5)、调节板(6)和下料斗(14),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斗(1)底侧固定有支撑架体(2),所述支撑架体(2)上安设有操作平台(3),所述操作平台(3)上焊接有护栏(4),所述调节板(6)位于锥形斗(1)的中部,其中,
所述锥形斗(1)是由锥形钢板(7)与支撑圆环(8)共同组成,所述支撑圆环(8)固定在锥形钢板(7)的底部,所述支撑架体(2)是由六根槽钢(9)与两圈环形槽钢(10)共同组成,所述环形槽钢(10)焊接在槽钢(9)之上,所述护板(5)位于内圈环形槽钢(10)的内侧,所述操作平台(3)是由花纹钢板(11)铺设而成,所述花纹钢板(11)铺设在两个环形槽钢(10)之间,所述护栏(4)是由二十根直钢管(12)与两圈环形钢管(13)共同组成,所述直钢管(12)的底部焊接在花纹钢板(11)顶面的外边缘处,所述环形钢管(13)环绕在二十根直钢管(12)的外侧,所述环形钢管(13)的内侧壁与直钢管(12)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
所述调节板(6)顶端的内侧焊接有活动栓门(15),所述活动栓门(15)通过连接件(16)与锥形斗(1)的侧壁相固定,所述活动栓门(15)和连接件(16)之间通过转轴(17)紧密连接,所述调节板(6)的顶端通过螺栓(18)与活动栓门(15)相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正兵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正茂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