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械式连接端板,包括端板本体上设置有多孔机构,所述多孔机构呈圆周形均匀排列在所述端板本体上,且所述多孔机构上覆盖有连接件;所述多孔机构包括:螺母孔和插接孔,且所述螺母孔和所述插接孔分别单独设置在所述端板本体上。通过设置多孔机构将多个端板进行连接,方便使用。
A mechanical connecting end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式连接端板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机械式连接端板。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存在的端板,一般只能单个单独使用,不能多个组合来使用,这样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还会在建筑工程项目使用的过程中,带来不便,因此将端板进行连接组合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机械式连接端板,用以通过设置多孔机构将多个端板进行连接,方便使用。本技术提供一种机械式连接端板,包括:端板本体,所述端板本体上设置有多孔机构,所述多孔机构呈圆周形均匀排列在所述端板本体上,且所述多孔机构上覆盖有连接件;所述多孔机构包括:螺母孔和插接孔,且所述螺母孔和所述插接孔分别单独设置在所述端板本体上。优选地,所述多孔机构中所述螺母孔与插接孔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多孔机构与相邻的所述多孔机构之间的距离;且所述螺母孔的直径略大于所述插接孔的直径大小。优选地,所述端板本体上设置有多孔机构,所述多孔机构沿端板本体周向均匀排列在所述端板本体上、且贯穿端板本体两端,且所述多孔机构上覆盖有连接件;所述多孔机构包括:螺母孔和插接孔,且所述螺母孔和所述插接孔间隔设置在所述端板本体上。优选地,每个所述多孔机构中所述螺母孔与插接孔之间的横向距离小于所述多孔机构与相邻的所述多孔机构之间的横向距离;且所述螺母孔的直径略大于所述插接孔的直径大小。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凹型固定槽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为U型定位槽结构,且所述U型定位槽结构的槽口朝向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方向;且所述凹型固定槽结构的槽口的朝向与所述U型定位槽结构的槽口朝向位置相垂直;且所述U型定位槽结构的槽口中设置有第一钢筋;所述凹型固定槽结构的槽口中设置有与所述槽口相适配的螺母;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凹型固定槽结构的槽口的一邻面与第二连接部的U型定位槽结构的槽口的相对面之间焊接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上的所述U型定位槽结构的槽口与所述螺母孔相适配,并将所述螺母孔覆盖。优选地,所述U型固定槽的深度略大于插接孔的直径大小。优选地,还包括:插接件,所述插接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螺母孔相适配的螺纹。优选地,还包括: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所述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都是由所述端板本体构成,且所述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通过对应螺母孔相互固定设置。优选地,所述插接孔中设置有第二钢筋,且所述第二钢筋是基于连接组件进行设置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设置在插接孔中,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上设置有插板,所述插板可伸入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中,所述插板上设置有横向贯穿的所述插板的若干个定位插销孔,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上设置横向贯穿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若干螺栓孔,所述螺栓孔与所述定位插销孔的直径大小相适配,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上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的一端端组件设置有定位插销,所述螺栓贯穿设置在所述螺栓孔和定位插销孔中;所述第二钢筋经由所述定位插销卡接设置在所述插接孔中。优选地,所述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的过边缘满焊连接。优选地,所述端板本体的厚度为6mm。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机械式连接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接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端板贴合放置的结构示意图;图示:端板本体1、多孔机构2、螺母孔21、插接孔22、连接件3第一连接部31、第二连接部32、第一钢筋33、螺母34、第一连接组件41、第二连接组件42、第二钢筋9、插板44、定位插销孔45、螺栓孔46、螺栓47、定位插销48、插接件13。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机械式连接端板,如图1所示,包括:端板本体1,所述端板本体1上设置有多孔机构2,所述多孔机构2沿端板本体周向均匀排列在所述端板本体1上、且贯穿端板本体两端,且所述多孔机构2上覆盖有连接件3;所述多孔机构2包括:螺母孔21和插接孔22,且所述螺母孔21和所述插接孔22间隔设置在所述端板本体1上。优选地,还包括:插接件13,所述插接件1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螺母孔21相适配的螺纹。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是:如图4所示,通过将两个相同的端板本体上未设置连接件的一面对称贴合放置,并在对应的螺母孔上插接上相应的插接件,通过旋转插接件将两个端板本体进行连接。上述插接件可以是与螺母孔相适配的螺钉。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多孔结构,方便将多个端板本体通过螺母孔进行固定连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机械式连接端板,每个所述多孔机构2中所述螺母孔21与插接孔22之间的横向距离小于所述多孔机构2与相邻的所述多孔机构2之间的横向距离;且所述螺母孔21的直径略大于所述插接孔22的直径大小。上述插接孔的直径大小与钢筋的直径大小相适配。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设置不同的距离,和相适应的半径大小,是为了将对端板的利用率最大化。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机械式连接端板,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件3包括: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所述第一连接部31为凹型固定槽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32为U型定位槽结构,且所述U型定位槽结构的槽口朝向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31的方向;且所述凹型固定槽结构的槽口的朝向与所述U型定位槽结构的槽口朝向位置相垂直;且所述U型定位槽结构的槽口中设置有第一钢筋33;所述凹型固定槽结构的槽口中设置有与所述槽口相适配的螺母34;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31的凹型固定槽结构的槽口的一邻面与第二连接部32的U型定位槽结构的槽口的相对面之间焊接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31上的所述U型定位槽结构的槽口与所述螺母孔21相适配,并将所述螺母孔21覆盖。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设置螺母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两个端板本体进行连接的过程中,因缺少螺母,造成浇筑材料的丢失,使得固定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式连接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端板本体(1),/n所述端板本体(1)上设置有多孔机构(2),所述多孔机构(2)沿端板本体周向均匀排列在所述端板本体(1)上、且贯穿端板本体两端,且所述多孔机构(2)上覆盖有连接件(3);/n所述多孔机构(2)包括:螺母孔(21)和插接孔(22),且所述螺母孔(21)和所述插接孔(22)间隔设置在所述端板本体(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式连接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端板本体(1),
所述端板本体(1)上设置有多孔机构(2),所述多孔机构(2)沿端板本体周向均匀排列在所述端板本体(1)上、且贯穿端板本体两端,且所述多孔机构(2)上覆盖有连接件(3);
所述多孔机构(2)包括:螺母孔(21)和插接孔(22),且所述螺母孔(21)和所述插接孔(22)间隔设置在所述端板本体(1)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式连接端板,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多孔机构(2)中所述螺母孔(21)与插接孔(22)之间的横向距离小于所述多孔机构(2)与相邻的所述多孔机构(2)之间的横向距离;
且所述螺母孔(21)的直径略大于所述插接孔(22)的直径大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式连接端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3)包括: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部(32),
所述第一连接部(31)为凹型固定槽结构;
所述第二连接部(32)为U型定位槽结构,且所述U型定位槽结构的槽口朝向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31)的方向;
且所述凹型固定槽结构的槽口的朝向与所述U型定位槽结构的槽口朝向位置相垂直;
且所述U型定位槽结构的槽口中设置有第一钢筋(33);
所述凹型固定槽结构的槽口中设置有与所述槽口相适配的螺母(34);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31)的凹型固定槽结构的槽口的一邻面与第二连接部(32)的U型定位槽结构的槽口的相对面之间焊接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械式连接端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31)上的所述U型定位槽结构的槽口与所述螺母孔(21)相适配,并将所述螺母孔(21)覆盖。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械式连接端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U型固定槽的深度略大于插接孔(22)的直径大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正祖,
申请(专利权)人:陈正祖,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