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型交通用气动型升降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7328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稳定型交通用气动型升降柱,包括土层,所述土层上设有基坑,所述基坑内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等间距设有四个开口,所述开口内贯穿设有地埋箱体,所述固定板的下端四角均固定有插杆,四个插杆的下端均延伸至基坑内的底部,所述固定板的上端两侧均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的相对侧壁上均贯穿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板,两个连接板的一端分别抵触在安装槽内的一端侧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不方便对升降柱的位置进行牢固限定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升降柱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容易造成安装支架变形损坏的问题,提高了升降柱的牢固性,延长了升降柱的使用寿命,节约了成本,还提高了升降柱的防撞性。

A stable pneumatic lifting column for traff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稳定型交通用气动型升降柱
本技术涉及升降柱
,尤其涉及一种稳定型交通用气动型升降柱。
技术介绍
升降柱,又称升降地柱,升降路桩,防冲撞路桩,液压升降柱,隔离桩等。升降柱广泛用于城市交通、军队及国家重要机关大门及周边、步行街、高速公路收费站、机场、学校、银行、大型会所、停车场等许多场合。通过对过往车辆的限制,有效地保障了交通秩序及主要设施和场所的安全。气动升降柱主要是利用空气作为驱动介质,通过外置气压动力单元,驱动柱体的上升下降。目前,气动升降柱在保障交通秩序和场所安全方面使用非常频繁,但是,现有的气动升降柱大部分都是直接通过支架安装在路面上的基坑内,在升降柱受到外力作用时,由于升降柱将外力传递到支架上,很容易造成支架的弯曲损坏,而且升到路面上的地面柱体也没有采取固定措施,会导致升降柱发生倾斜,从而影响升降柱的正常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稳定型交通用气动型升降柱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稳定型交通用气动型升降柱。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稳定型交通用气动型升降柱,包括土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层(2)上设有基坑,所述基坑内设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上等间距设有四个开口(19),所述开口(19)内贯穿设有地埋箱体(20),所述固定板(3)的下端四角均固定有插杆(4),四个插杆(4)的下端均延伸至基坑内的底部,所述固定板(3)的上端两侧均设有安装槽(11),所述安装槽(11)内的相对侧壁上均贯穿设有固定杆(1),所述固定杆(1)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板(14),两个连接板(14)的一端分别抵触在安装槽(11)内的一端侧壁上,所述固定杆(1)上套设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一侧抵触在基坑内的一端侧壁上,所述基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定型交通用气动型升降柱,包括土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层(2)上设有基坑,所述基坑内设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上等间距设有四个开口(19),所述开口(19)内贯穿设有地埋箱体(20),所述固定板(3)的下端四角均固定有插杆(4),四个插杆(4)的下端均延伸至基坑内的底部,所述固定板(3)的上端两侧均设有安装槽(11),所述安装槽(11)内的相对侧壁上均贯穿设有固定杆(1),所述固定杆(1)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板(14),两个连接板(14)的一端分别抵触在安装槽(11)内的一端侧壁上,所述固定杆(1)上套设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一侧抵触在基坑内的一端侧壁上,所述基坑内浇铸有混凝土层(6),所述混凝土层(6)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限位板(9),所述地埋箱体(20)的上端贯穿设有地面柱体(10),所述地面柱体(10)的上端贯穿限位板(9)的侧壁并延伸至限位板(9)的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型交通用气动型升降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4)上设有两个第二通孔,所述固定板(3)的两侧均设有两个和第二通孔对应的螺纹通孔(12),两个螺纹通孔(12)分别位于固定杆(1)的两侧,所述支撑板(5)的一侧设有两个和螺纹通孔(12)的对应的螺纹盲孔,所述第二通孔内贯穿设有螺钉(1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雪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鲁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