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格栅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573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格栅池,包括池体、杂渣提升部分及出渣打包部分;所述池体分为沉渣区及废水区;所述沉渣区的侧壁倾斜,在底部形成凹角;所述杂渣提升部分设有提渣输送带;所述提渣输送带上设有提渣挡板;所述提渣挡板的两边分别设有一组钢链;所述提渣输送带向下倾斜,一端伸入沉渣区的最底部,另一端伸出所述废水区;在所述废水区的出口位置设有两组齿轮;所述提渣输送带绕过齿轮,并向后形成平置落渣输送带;所述钢链与齿轮啮合;在所述平置落渣输送带中间至少设有两组椭圆凸轮;所述出渣打包部分设有出渣输送带;在所述出渣输送带上放有盛渣容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巧妙实用,可提高格栅池的出渣效率。

A grid pool for industrial wastewater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格栅池
本技术属于废水处理
,涉及一种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格栅池。
技术介绍
格栅池作为废水处理的第一道设备,起着隔离固体不溶物的作用。传统的格栅池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底部会沉积大量垃圾,需要进行人工清理。目前行业内出现了配有提升输送带的格栅池,能够自动将池底的废渣及垃圾带出。但是此类提升输送带为了增强其夹带杂物的能力,同时又需要具备一定的透水性,一般都采用数块输送带板拼接的形式。工业废水内的大件垃圾较少,不溶颗粒等杂物居多,细小的杂物虽然可以卡在输送带上,但是不易掉落,又再次随提升输送带转回格栅池内,不仅降低了格栅池的工作成效,还容易损坏提升输送带;目前的格栅池均为平底设计,垃圾杂物不会集中沉积,提升输送带每次带出的垃圾杂物数量有限,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格栅池,该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可将格栅池提升输送带上夹带的小颗粒垃圾杂物抖落,同时还易于格栅池底部垃圾杂物的集聚沉积,提高提升输送带的工作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格栅池,包括池体、杂渣提升部分及出渣打包部分;所述池体半埋于地下;所述杂渣提升部分内设有提渣输送带;所述提渣输送带的一端伸入池体的底部,另一端向上延伸至出渣打包部分的正上方;所述池体至下而上可分为沉渣区及废水区;所述沉渣区及废水区的一侧池壁向下倾斜,所述沉渣区的另一侧池壁向上倾斜,最终在所述沉渣区的底部形成集聚沉渣的凹角;所述提渣输送带的中间设有若干组提渣挡板;所述提渣挡板的两边分别设有一组环绕的钢链;所述提渣输送带沿着沉渣区及废水区的侧壁向上倾斜;所述提渣输送带的一端伸入沉渣区的最底部,另一端伸出所述废水区;在所述提渣输送带伸出废水区的部位设有两组齿轮;所述提渣输送带绕过齿轮,并向后水平延伸,形成平置落渣输送带;所述钢链与齿轮啮合;在所述平置落渣输送带的带面下至少设有两组椭圆凸轮;所述平置落渣输送带搭在椭圆凸轮的轮面上;所述杂渣提升部分还包括落渣罩;所述落渣罩罩在平置落渣输送带上;所述落渣罩的设有向下的开口;所述提渣输送带上连接有动力装置;所述出渣打包部分包括出渣输送带;在所述出渣输送带上放置有盛渣容器;所述出渣输送带上连有电机Ⅰ。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所述池体内还设有废水进水口、格栅网及废水出水口;所述废水进水口连接一般工厂的工业废水管道;所述格栅网的两侧顶住池体的两侧内壁;所述废水出水口设置在格栅网之后;所述废水出水口连接下一废水处理设备。所述废水进水口用于向池体内通入废水;所述格栅网用于拦截过滤废水内的沉渣及垃圾;被所述格栅网过滤后的废水从废水出水口进入下一废水处理设备。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所述提渣输送带上连接的动力装置包括电机Ⅱ及皮带;所述电机Ⅱ的转子及提渣输送带的端部均连接有皮带轮;所述皮带连接电机Ⅱ的转子及提渣输送带的端部的皮带轮。所述电机Ⅱ带动皮带轮转动,通过所述皮带带动提渣输送带转动,将所述池体中的沉渣及垃圾带出。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所述椭圆凸轮上连接有电机Ⅲ;各组所述椭圆凸轮的圆心位置不在同一水平直线上;各组所述电机Ⅲ的转动方向或转速不一致。所述电机Ⅲ带动椭圆凸轮转动,使所述平置落渣输送带随之振动,将夹带的杂物及垃圾抖落;所述椭圆凸轮的圆心位置、转动方向及转速做差别设置是为了更好的将杂物及垃圾抖落。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所述提渣输送带的倾斜部分两侧均设有挡渣板;所述挡渣板不与提渣输送带连接。所述挡渣板不随提渣输送带转动;所述挡渣板可挡住提渣输送带的两侧,避免杂物垃圾在提升过程中掉落。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改进,所述盛渣容器为具有透水性的网状框或编制袋。所述盛渣容器需具备透水功能,让随杂物进入的水能够流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废水进入池体后垃圾杂物沉底,并汇集到沉渣区的最底部;提渣输送带上的动力装置启动,此时沉渣被提渣挡板挡住,提渣输送带将沉渣夹带并斜向上带出池体;提渣输送带随着钢链绕过齿轮后变得水平,形成平置落渣输送带;此时椭圆凸轮转动,将平置落渣输送带的上、下两面抖动顶出,促进平置落渣输送带上夹带的杂物掉落;杂物垃圾在落渣罩的限制下向下掉落后进入盛渣容器内,并在电机Ⅰ的带动下被出渣输送带送出;此时废水区内含有的不溶性杂物垃圾变少。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备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将格栅池的侧壁设置成倾斜结构,使其底部形成易于沉淀杂物垃圾的沉渣区,便于提渣输送带将沉渣带出,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2.本技术通过设置的钢链及齿轮,使提渣输送带的末端水平,形成平置落渣输送带,并配以椭圆凸轮对平置落渣输送带进行振动,促进杂物垃圾掉落,避免了小件垃圾再次被夹带回格栅池的问题出现。3.本技术通过在提渣输送带末端设置的落渣罩,可限制垃圾杂物掉落的范围,使垃圾杂物全部落入指定的盛渣容器内。4.本技术通过出渣打包部分上的出渣输送带及盛渣容器可自动将清理出来的杂物垃圾装好并带出,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齿轮及钢链结构示意图。图3为提渣输送带三维示意图。附图标记:1-池体,2-杂渣提升部分,3-出渣打包部分,4-沉渣区,5-废水区,6-提渣输送带,7-提渣挡板,8-齿轮,9-椭圆凸轮,10-电机Ⅲ,11-落渣罩,12-出渣输送带,13-盛渣容器,14-电机Ⅰ,15-钢链,16-挡渣板,17-电机Ⅱ,18-皮带,19-废水进水口,20-格栅网,21-废水出水口,22-平置落渣输送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格栅池,包括池体1、杂渣提升部分2及出渣打包部分3;所述池体1半埋于地下;所述杂渣提升部分2内设有提渣输送带6;所述提渣输送带6的一端伸入池体1的底部,另一端向上延伸至出渣打包部分3的正上方;所述池体1至下而上可分为沉渣区4及废水区5;所述沉渣区4及废水区5的一侧池壁向下倾斜,所述沉渣区4的另一侧池壁向上倾斜,最终在所述沉渣区4的底部形成集聚沉渣的凹角;所述提渣输送带6的中间设有若干组提渣挡板7;所述提渣挡板7的两边分别设有一组环绕的钢链15;所述提渣输送带6沿着沉渣区4及废水区5的侧壁向上倾斜;所述提渣输送带6的一端伸入沉渣区4的最底部,另一端伸出所述废水区5;在所述提渣输送带6伸出废水区5的部位设有两组齿轮8;所述提渣输送带6绕过齿轮8,并向后水平延伸,形成平置落渣输送带22;所述钢链15与齿轮8啮合;在所述平置落渣输送带22的带面下至少设有两组椭圆凸轮9;所述平置落渣输送带22搭在椭圆凸轮9的轮面上;所述杂渣提升部分2还包括落渣罩11;所述落渣罩11罩在平置落渣输送带22上;所述落渣罩11的设有向下的开口;所述提渣输送带6上连接有动力装置;所述出渣打包部分3包括出渣输送带12;在所述出渣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格栅池,包括池体(1)、杂渣提升部分(2)及出渣打包部分(3);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半埋于地下;所述杂渣提升部分(2)内设有提渣输送带(6);所述提渣输送带(6)的一端伸入池体(1)的底部,另一端向上延伸至出渣打包部分(3)的正上方;/n所述池体(1)至下而上可分为沉渣区(4)及废水区(5);所述沉渣区(4)及废水区(5)的一侧池壁向下倾斜,所述沉渣区(4)的另一侧池壁向上倾斜,最终在所述沉渣区(4)的底部形成集聚沉渣的凹角;/n所述提渣输送带(6)的带面上均匀分布提渣挡板(7);所述提渣挡板(7)的两边分别设有一组环绕的钢链(15);所述提渣输送带(6)沿着沉渣区(4)及废水区(5)的侧壁向上倾斜;所述提渣输送带(6)的一端伸入沉渣区(4)的最底部,另一端伸出所述废水区(5);在提渣输送带(6)伸出废水区(5)的部位设有两组齿轮(8);所述提渣输送带(6)绕过齿轮(8),并向后水平延伸,形成平置落渣输送带(22);所述钢链(15)与齿轮(8)啮合;在所述平置落渣输送带(22)的带面下至少设有两组椭圆凸轮(9);所述平置落渣输送带(22)搭在椭圆凸轮(9)的轮面上;所述杂渣提升部分(2)还包括落渣罩(11);所述落渣罩(11)罩在平置落渣输送带(22)上;所述落渣罩(11)设有向下的开口;所述提渣输送带(6)上连接有动力装置;/n所述出渣打包部分(3)包括出渣输送带(12);在所述出渣输送带(12)上放置有盛渣容器(13);所述出渣输送带(12)上连有电机Ⅰ(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格栅池,包括池体(1)、杂渣提升部分(2)及出渣打包部分(3);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半埋于地下;所述杂渣提升部分(2)内设有提渣输送带(6);所述提渣输送带(6)的一端伸入池体(1)的底部,另一端向上延伸至出渣打包部分(3)的正上方;
所述池体(1)至下而上可分为沉渣区(4)及废水区(5);所述沉渣区(4)及废水区(5)的一侧池壁向下倾斜,所述沉渣区(4)的另一侧池壁向上倾斜,最终在所述沉渣区(4)的底部形成集聚沉渣的凹角;
所述提渣输送带(6)的带面上均匀分布提渣挡板(7);所述提渣挡板(7)的两边分别设有一组环绕的钢链(15);所述提渣输送带(6)沿着沉渣区(4)及废水区(5)的侧壁向上倾斜;所述提渣输送带(6)的一端伸入沉渣区(4)的最底部,另一端伸出所述废水区(5);在提渣输送带(6)伸出废水区(5)的部位设有两组齿轮(8);所述提渣输送带(6)绕过齿轮(8),并向后水平延伸,形成平置落渣输送带(22);所述钢链(15)与齿轮(8)啮合;在所述平置落渣输送带(22)的带面下至少设有两组椭圆凸轮(9);所述平置落渣输送带(22)搭在椭圆凸轮(9)的轮面上;所述杂渣提升部分(2)还包括落渣罩(11);所述落渣罩(11)罩在平置落渣输送带(22)上;所述落渣罩(11)设有向下的开口;所述提渣输送带(6)上连接有动力装置;
所述出渣打包部分(3)包括出渣输送带(12);在所述出渣输送带(12)上放置有盛渣容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明
申请(专利权)人:合山市春旭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