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向调节叶片驱动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3513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器的风向调节叶片驱动方法及其装置,尤其在可进行风向调节的空调器中,测定出进行风向调节的风向调节叶片(水平调节叶片及垂直调节叶片)移动(转动)规定的距离(角度)所需的时间,如果所需时间超过基准时间,便增大对风向调节叶片的驱动力。(*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器(制冷器、供暖器、冷暖兼用空调器、空气净化器等)的风向调节叶片的驱动方法及装置,尤其涉及正确驱动控制空调器风向的水平调节叶片或垂直调节叶片,可将风向正确地调节到用所希望的风向调节叶片的驱动方法及其装置。空调器通常有将室内的冷空气加热后再向室内供给的供暖装置,以及将室内的热空气冷却后再向室内供给的制冷装置。另外,还有兼备上述制冷功能和供暖功能的空调器,还包括将污浊的室内空气净化后再进行供给的冷化功能。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上述空调器等中实施制冷功能的装置(通常称空调器)的室内机组10。当然,上述制冷装置中还含有图中未绘出的室内机组。图1中的符号12是将室内空气吸入室内机组10的内部的进气口,14是将由设在室内机组10内部的热交换器(参见后面所述的图2)冷却后的空气再供给室内的送风口,16及18是通过送风口控制室内供气的方向用的水平调节板和垂直调节板;水平调节板16控制上下风向,垂直调节板18控制左右风向。图2是上述制冷装置的侧剖面图,与图1中相同的符号表示同一装置,说明从略。在图2中,20是热交换器。通过进气口12流放室内机组10内部的室内空气流经热交换器20内部受到制冷剂的作用使其达到低温状态,再经过散热片进行热交换。22是送风风扇,用它来将经热交换器20进行过热交换而冷却了的空气排放到室内。图3是表示原来的空调器中的风向调节叶片驱动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框图。在图3中,符号30是运转方式转换部分,通常由键矩阵构成,它将使用户的控制命令变换成规定的信号后输出。32是控制部分,它根据通过运转方式转换部分30输入的用户控制命令,输出指定的驱动信号。34是风扇驱动部分,输入从控制部分32输出的指定的驱动信号后,驱动如图2所示的送风风扇22。36是风向调节叶片驱动部分,输入从控制部分32输出的指定驱动信号,驱动风向调节叶片。图中从控制部分32输出的指定驱动信号是具有规定频率的脉冲信号,风向调节叶片是水平调节叶片16和垂直调节叶片18。另外,在风向调节叶片驱动部分36的结构中还包括一台图中未绘出的电机,这台电机根据从控制部分32输出的规定驱动信号进行动作,用来驱动上述风向调节叶片。(以下以空调器中通常使用的“步进式电机”为例说明)。如上所述,装有风向调节叶片驱动装置的空调器,通过用户按动动转方式转换部分30的运转按钮开始工作。当上述空调器开始工作之后,控制部分32向风扇驱动部分34输出指定驱动信号,风扇驱动部分根据34根据上述驱动信号,驱动送风风扇22。因此,通过进气口使流入室内机组10内部的室内空气,经过热交换气20进行热交换,冷却之后,由送风风扇22从送风口14排出。另外,控制部分32将规定的电机驱动信号输出给风向调整叶片驱动部分36。文中所述的电机驱动信号是驱动风向调节叶片驱动部分36的步进电机用的、具有规定频率的脉冲信号。风向调节叶片驱动部分36的步进电机随着用户对风向调节的选择,根据从控制部分32输出的、具有规定频率的脉冲信号而动作(或旋转),随着上述步进电机的动作,水平调节叶片16或垂直调节叶片18也被驱动。这时由送风风扇22从送风口14排出的空气在经过水平调节叶片16或垂直调节叶片18进行风向调节的同时排入室内。但是,在上述的旧有结构中,从控制部分32向风向调节叶片驱动部分36输出的信号是频率一定的脉冲信号。因此,由于受到例如温度变化等外部条件和影响,上述风向调节叶片会发生挠曲,或者风向调节叶片间由一沾附灰尘之类的异物,从而使风向调节叶片使不能正确转动,所以存在不能调节到用户所希望的风向的问题。就是说,如果风向调节叶片发生挠曲或风向调节叶片之间有灰尘之类的异物时,会使负载增大。可是从控制部分32输出的驱动脉冲的频率始终是一定的,所以步进电机的转矩是一定的,于是不能准确地驱动风向调节叶片。本专利技术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研制的,其目的是要始终能够准确地驱动风向调节叶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风向调节叶片驱动方法包括两个阶段,一个是按指定量驱动风向调节叶片后,测定所需时间的时间测定阶段,另一个是将在上述阶段测得的所需时间与基准时间进行比较,如果所需时间超过基准时间,则增加风向调节叶片的驱动力,如果所需时间在基准时间以下,则采用正常的驱动力驱动风向调节叶片的驱动阶段。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负向调节叶片驱动装置由运转方式转换部件、风扇驱动部件、风向调节叶片驱动部件、位置检测部件、以及控制部件构成。上述动转选择部件将用户的控制命令变换成指定的信号之后输出;上述风扇驱动部件将从室内吸入空调器的室内机组后的,经过室内热交换器进行过热交换的空气再送回室内;上述风向调节叶片驱动部件驱动风向调节叶片,调节由上述风扇驱动部件向室内排出的空气方向;上述位置检测部件设置在风向调节叶片的移动轨迹的规定位置上,用来检测风向调节叶片的移动;上述控制部件通过位置检测部件检测到的风向调节叶片的移动状态,测定风向调节叶片移动规定的距离所需的时间之后,与基准时间进行比较,根据上述比较状态,控制风向调节叶片驱动部件对风向调节叶片的驱动力。图1是旧有的制冷装置的室内机组的斜视图;图2是图1所示装置的侧剖面图,图3是旧有空调器中的风向调节叶片驱动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风向调节叶片驱动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框图;图5是说明上述同一实施例用的空调器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面图,图6是说明上述同一实施例用的流程图。图中30-运转方式转换部件34-风扇驱动部件36-风向调节叶片驱动部件40-位置检测部件42-控制部件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风向调节叶片驱动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框图。在上述图4中,30是将用户的控制命令变换成指定信号后输出的动转方式转换部件。34是将空气从室内吸入空调器的室内机组入,且经室内内热交换器进行过热交换的空气再排入室内的风扇驱动部件。36是驱动水平调节叶片16和垂直调节叶片18,调节由风扇驱动部分34排出到室内的空气的方向用的风向调节叶片驱动部件。40是装在风向调节叶片移动轨迹的规定位置上,用来检测风向调节叶片的移动位置的检测部件。42是通过位置检测部件40检测上述风向调节叶片的移动状态,并经测定风向调节叶片移动指定距离所需时间之后,与基准时间进行比较,根据上述的比较状态,对风向调节叶片驱动部件36对风向调节叶片的驱动力进行控制用的控制部件。图5是用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风向调节叶片驱动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空调器的室内机组的送风口14的放大侧剖面图。在图5中,水平调节叶片16装在送风口14的前方,可以上下转动,在送风口14的后方,至少设置1个以上的垂直调节叶片18,可以左右转动。位置检测器装在水平调节叶片16的下上两侧。也说是在水平调节叶片16的下方和上方分别装有第1开关51和第2开关53。采用这样的方式,将第1、第2开关51和53装在当各个水平调节叶片16向上方和向下方转动时能随着水平调节叶片16的动作而动作(通或断)的位置上。图6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风向调节叶片驱动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用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风向调节叶片驱动方法包括时间测定阶段和驱动阶段。在时间测定阶段,对风向调节叶片进行按指定量驱动后,测定所需时间t1。在驱动阶段,将在上述阶段测定的所需时间t1与基准时间tr进行对比,当所需时间t1超过基准时间tr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向调节叶片的驱动方法,根据用户的选定,从控制部件输出指定的驱动信号,电机根据上述驱动信号动作,通过驱动风向调节叶片,控制从送风口排出的风向,这种空调器的风向调节叶片的驱动方法包括时间测定阶段和驱动阶段,在时间测定阶段测定将风向调节叶片按指定量驱动后所需的时间,在驱动阶段,将在上述阶段测定的所需时间同基准时间进行对比,当所需时间超过基准时间时,便增大对风向调节叶片的驱动力,当所需时间在基准时间以下时,则采用正常的驱动力驱动风向调节叶片。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贵珠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