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谷加工生产线的跨工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3451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稻谷加工生产线的跨工位装置,包括两个放置台,两个所述放置台底部四角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腿,且两个放置台顶部一侧外壁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正面两侧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导向块,且每两个导向块相对一侧外壁均开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且滑块两侧外壁开有滑槽,两个所述放置台顶部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电动伸缩杆,且其中一个电动伸缩杆延长杆顶端均通过磁块固定有承载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人工工位传递的不足,进而提高了稻谷加工的效率,同时也降低了生产线上稻谷加工成本,促进了承载盘的稳定性,也提高了稻谷加工的效率和质量。

A cross station device for rice processing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稻谷加工生产线的跨工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跨工位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稻谷加工生产线的跨工位装置。
技术介绍
脱去稻谷谷壳和皮层的过程。稻谷子粒由谷壳、皮层、胚和胚乳组成。稻谷加工的目的是以最小的破碎程度将胚乳与其他部分分离,制成有较好食用品质的大米。稻谷加工分为清理、砻谷和碾米三个工序。而在稻谷被加工后进入生产线时,需对其进行各种质量检测,这就需要一种跨工位装置来对其进行分样检测。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620547025.8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跨工位工件传递装置,包括固定杆、滑道、抬升气缸、气缸控制开关及光电感应计时开关,所述滑道的两侧活动连接至所述固定杆上,所述抬升气缸设置在所述滑道的一端的装置。然而,现有的用于稻谷加工生产线上大多工位之间都是采用人工传递,如此,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又要考虑人工成本问题,因此,亟需一种稻谷加工生产线的跨工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稻谷加工生产线的跨工位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稻谷加工生产线的跨工位装置,包括两个放置台(2),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放置台(2)底部四角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腿(1),且两个放置台(2)顶部一侧外壁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固定板(6)和第二固定板(7),所述第一固定板(6)和第二固定板(7)正面两侧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导向块,且每两个导向块相对一侧外壁均开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9),且滑块(9)两侧外壁开有滑槽,两个所述放置台(2)顶部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电动伸缩杆(3),且其中一个电动伸缩杆(3)延长杆顶端均通过磁块(8)固定有承载盘(4),所述承载盘(4)两侧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卡扣(10),且承载盘(4)正面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谷加工生产线的跨工位装置,包括两个放置台(2),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放置台(2)底部四角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腿(1),且两个放置台(2)顶部一侧外壁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固定板(6)和第二固定板(7),所述第一固定板(6)和第二固定板(7)正面两侧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导向块,且每两个导向块相对一侧外壁均开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9),且滑块(9)两侧外壁开有滑槽,两个所述放置台(2)顶部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电动伸缩杆(3),且其中一个电动伸缩杆(3)延长杆顶端均通过磁块(8)固定有承载盘(4),所述承载盘(4)两侧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卡扣(10),且承载盘(4)正面和背面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电磁铁(11),所述第一固定板(6)和第二固定板(7)正面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安装板(5),所述安装板(5)上滑动连接有能够与承载盘(4)外壁的电磁铁(11)磁性连接的调位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谷加工生产线的跨工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位台包括在所述安装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天斌胡新祥代艳玲万明波王庆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天斌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