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热电转换元件和热电转换元件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电转换元件和热电转换元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提出多个N型的热电转换部和多个P型的热电转换部交替地排列而成的热电转换元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热电转换元件具有各热电转换部的局部暴露于热电转换元件的外表面的构造。另外,在这种热电转换元件中,具有如下结构:例如N型的热电转换部由含有氧化物的N型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形成,P型的热电转换部由含有金属的P型半导体材料形成。另外,若在分散有硫化氢等腐蚀性气体的气氛中使用这样的热电转换元件,则P型的热电转换部中的暴露于热电转换元件的外表面的部分暴露于腐蚀性气体。这样,P型的热电转换部所含有的金属与腐蚀性气体发生反应而在P型的热电转换部中的暴露于热电转换元件的外表面的部分形成含有腐蚀性气体的成分的杂质。在该情况下,载流子的在P型的热电转换部的移动被阻碍,热电转换元件的输出电压降低。对此,对于上述的热电转换元件,考虑利用对于腐蚀性气体具有耐性的绝缘体层覆盖P型的热电转换部的外表面的结构。在该情况下,能够防止P型的热电转换部与腐蚀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电转换元件,其中,/n该热电转换元件包括层叠体,/n该层叠体具有多个第1热电转换部、多个第2热电转换部以及绝缘体层,/n所述第1热电转换部和所述第2热电转换部在一方向上交替地排列并接合,/n在所述第1热电转换部与所述第2热电转换部的接合面的局部的区域,所述第1热电转换部与所述第2热电转换部直接接合,在所述接合面的其他区域,所述第1热电转换部与所述第2热电转换部之间隔着所述绝缘体层接合,/n该层叠体具有位于所述第1热电转换部与所述第2热电转换部的排列方向的两端的第1主面和第2主面,以及位于与所述排列方向垂直的方向的两端的端面,/n所述绝缘体层覆盖所述第2热电转换部的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929 JP 2017-1916811.一种热电转换元件,其中,
该热电转换元件包括层叠体,
该层叠体具有多个第1热电转换部、多个第2热电转换部以及绝缘体层,
所述第1热电转换部和所述第2热电转换部在一方向上交替地排列并接合,
在所述第1热电转换部与所述第2热电转换部的接合面的局部的区域,所述第1热电转换部与所述第2热电转换部直接接合,在所述接合面的其他区域,所述第1热电转换部与所述第2热电转换部之间隔着所述绝缘体层接合,
该层叠体具有位于所述第1热电转换部与所述第2热电转换部的排列方向的两端的第1主面和第2主面,以及位于与所述排列方向垂直的方向的两端的端面,
所述绝缘体层覆盖所述第2热电转换部的端面,
所述第1热电转换部的所述排列方向的厚度与所述第2热电转换部的所述排列方向的厚度之比大于4且为11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转换元件,其中,
该热电转换元件还包括电极,该电极分别设于所述层叠体的所述第1主面和所述第2主面,
所述电极的至少与所述第1主面或所述第2主面接触的部位具备由NiCr形成的NiCr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电转换元件,其中,
所述电极配置于所述第1主面和所述第2主面的所述第2热电转换部向所述排列方向投影的投影区域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热电转换元件,其中,
所述NiCr层的所述排列方向的厚度最薄的部分的厚度为1μm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电转换元件,其中,
所述电极包含金属膜。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电转换元件,其中,
所述第1热电转换部是氧化物半导体,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幸子,近川修,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