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差发电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温差发电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温差发电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设备与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柔性电子设备由于在一定形变范围内仍可以工作,大大拓展了电子设备的应用场景。其中,智能穿戴设备可以对体温、脉搏、血压等人体生理参数进行采集监测、信号传输与数据分析,对其供电能源系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智能穿戴设备主要采用锂电池或锂离子电池供电,但该类电池储存的能量有限,难以满足集成化智能穿戴设备的长时间续航需求,而更换电池或对电池频繁充电会限制智能穿戴设备的移动应用。为解决上述续航问题,有的智能穿戴设备中用温差发电器供电。温差发电器基于热电材料的塞贝克效应,可以利用人体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实现智能穿戴设备的自供能。传统的温差发电器外侧覆盖刚性绝缘陶瓷板,穿戴在人体时,陶瓷板与皮肤的间隙会增大热阻,降低温差发电器的输出性能。而柔性温差发电器可以贴合曲率半径不同的表面,满足紧密接触保障热传导的建立,并能减小人体运动或外部振动对温差发电器的冲击破坏,还能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性。但是目前,柔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差发电件,包括柔性绝缘基底和至少两个分别设于柔性绝缘基底一侧并依次串联的柔性热电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热电臂包括:/n柔性绝缘基层,立设于柔性绝缘基底的一侧;/nP型薄膜,附着于柔性绝缘基层的一侧;/nN型薄膜,附着于柔性绝缘基层的另一侧;/n第一导电层,设于柔性绝缘基层远离柔性绝缘基底的一端并分别与P型薄膜和N型薄膜相连,用于电连接P型薄膜和N型薄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差发电件,包括柔性绝缘基底和至少两个分别设于柔性绝缘基底一侧并依次串联的柔性热电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热电臂包括:
柔性绝缘基层,立设于柔性绝缘基底的一侧;
P型薄膜,附着于柔性绝缘基层的一侧;
N型薄膜,附着于柔性绝缘基层的另一侧;
第一导电层,设于柔性绝缘基层远离柔性绝缘基底的一端并分别与P型薄膜和N型薄膜相连,用于电连接P型薄膜和N型薄膜。
2.一种温差发电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选取第一方向,沿第一方向于柔性绝缘基底上形成至少两组依次串联的热电薄膜组,该热电薄膜组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P型薄膜、第一导电层和N型薄膜,P型薄膜和N型薄膜通过第一导电层电连接且沿第一方向长度相同;
沿第一方向对柔性绝缘基底进行剪切,得到至少一条的温差发电半成品,该温差发电半成品上的同一热电薄膜组内的P型薄膜、第一导电层和N薄膜沿垂直于剪切方向的长度相同;
沿第一导电层朝远离柔性绝缘基底凸起的方向对温差发电半成品上每组的热电薄膜组分别进行对半折叠,并将位于同一热电薄膜组内的P型薄膜和N型薄膜之间的两层柔性绝缘基底进行粘接,形成至少两个的柔性热电臂,得到温差发电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绝缘基底的两个侧面分别具有粘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沿第一方向于柔性绝缘基底上形成至少两组依次串联的热电薄膜组,包括步骤:
沿第一方向于柔性绝缘基底上形成至少两组的热电薄膜组;
对至少两组的热电薄膜组依次进行串联,得到至少两组依次串联的热电薄膜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沿第一方向于柔性绝缘基底上形成至少两组的热电薄膜组,包括步骤:
将沿第一方向长度相同的至少两个P型薄膜和至少两个N型薄膜沿第一方向交替间隔且平行地附着于柔性绝缘基底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玮书,周清,张澎祥,邓彪,李其锴,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