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描述了一种制造包括OLED(10)和集成负过电压保护二极管(11)的OLED器件(1)的方法,该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在载体(12)上沉积第一OLED电极(100)和单独的第二OLED电极接触部(101C),该第二OLED电极接触部(101C)包含第一过电压保护二极管电极(110);沉积有机材料层堆叠(14),以限定OLED(10)的有源区(14OLED)和过电压保护二极管(11)的有源区(14OPD);沉积第二OLED电极(101),以在OLED(10)的有源区(14OLED)和第二OLED电极接触部(101C)上延伸;并且沉积第二过电压保护二极管电极(111),以在过电压保护二极管(11)的有源区(14OPD)和第一OLED电极(100)上延伸。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OLED devi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制造OLED器件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描述了一种制造OLED器件的方法,并且还描述了一种具有集成负过电压保护二极管的OLED器件。
技术介绍
有机发光二极管正被更广泛地用于照明应用(诸如例如OLED面板)中。OLED通常通过以特定顺序在透明衬底或载体上沉积层来制造,使得有机材料层堆叠夹在电极之间,电极中的一个或两个可以是透明的。根据将使用的应用的性质,OLED器件可以构建在透明载体(诸如玻璃或塑料)上,并且可以例如具有几cm2或更大的面积。通常,OLED器件必须安装或组装有附加元件,例如,它可能需要安装到灯具的一部分中。在组装过程期间或质量检查期间,即使当采取了预防措施时,OLED器件和带静电的部件之间也存在相当大的接触风险。随后通过OLED的静电放电(ESD)可以导致灾难性的器件故障,即OLED损坏到不能再工作的程度。解决这个问题的常见方法是将负过电压保护二极管(诸如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连接到器件封装中的OLED,以提供免受这种负过电压的保护。在下文中,“负过电压保护二极管”可以简单地称为“过电压保护二极管”,并且可以假设这种过电压保护二极管用于保护免受不期望的负过电压。通常,过电压保护二极管,诸如表面安装部件,电连接到也承载OLED器件的印刷电路板,并且可以安装在OLED器件的电子驱动器和控制器附近。然而,这种方案经受各种缺点,例如附加分立部件的附加成本和附加工艺步骤的成本。此外,必须包括另一个分立部件也增加了整体封装尺寸。然而,这种方案的潜在更严重的缺点是,直到分立的过电压保护二极管电连接在具有OLED器件的电路中为止,OLED器件将不被保护免受过电压或ESD事件。尽可能早地为OLED器件提供ESD保护的需要可能使产线末端工艺显著更复杂和昂贵。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问题,以提供一种可靠地保护OLED器件在任何制造阶段期间免受过电压损坏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的制造OLED器件的方法和权利要求10的OLED器件来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制造包括OLED和集成负过电压保护二极管的OLED器件的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在载体上沉积第一OLED电极和单独的第二OLED电极接触部,该第二OLED电极接触部包含第一过电压保护二极管电极;沉积有机材料层堆叠以限定OLED的有源区和过电压保护二极管的有源区;沉积第二OLED电极,以在OLED的有源区和第二OLED电极接触部上延伸;以及沉积第二过电压保护二极管电极,以在过电压保护二极管的有源区和第一OLED电极上延伸。本专利技术基于如下的见解,OLED的有机材料层堆叠是较差的横向导体,即只有可忽略的电流将在平行于层平面的方向上流动。相反,电流的方向基本上完全垂直于层平面,即从阳极到阴极。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有机材料层堆叠被沉积为单个层,并且因此同时限定了OLED的有源区以及过电压保护二极管的有源区。不是将过电压保护二极管视为需要连接到OLED的单独实体,而是本专利技术方法利用单向电流特性,并且将过电压保护二极管和OLED一起形成,从而减少图案化步骤和工艺步骤的数量。本专利技术方法的优点在于,在OLED制造过程期间,过电压保护二极管被直接集成在OLED器件本身中,并且因此从一开始就可用于为OLED提供免受ESD事件的负过电压保护。换句话说,从OLED完成的一刻起,它已经被提供有负过电压保护。因此,本专利技术方法可以有利地降低由ESD损坏的部件引起的成本,并且还可以降低与必须提供专用ESD保护装备相关联的成本。此外,包括过电压保护二极管仅涉及在任何情况下针对OLED的制造所需的工艺步骤的轻微适配,并且在OLED完成之后不需要附加的工艺步骤。具体而言,该方法避免了与现有技术方案中必须连接到OLED的分立过电压保护二极管的使用相关联的成本。对于半导体二极管,当负电压超过二极管的击穿电压时,来自反向或负方向上的过电压的故障模式通常是灾难性的。负过电压故障的根本原因可能是多种因素(诸如过量漏电流、缺陷极化、迁移等)的结果,其在二极管的反向方向上产生导电路径。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基于如下见解,来自正向(或正)方向上的过电压的故障模式是不同的,并且由器件的焦耳加热引起。然而,为了对二极管造成损坏,正过电压必须显著大于负过电压,负过电压将在反向方向上造成损坏。专利技术人已经认识到,当其表现为负过电压时是损害的电压在其表现为正电压时可能是无损害的——即相对大的正电流可以流过二极管而没有其过热的风险——并且已经达成了通过“翻转”偏置方向(即通过反向连接OLED器件的一小部分-过电压保护二极管)来将OLED器件的该一小部分用于反向过电压保护的想法。保留的过电压保护二极管部分由与OLED相同的有机堆叠制成,并且可以在结构上与OLED相同,但是其电极以相反的方向连接,即反平行于OLED。否则将必须通过未受保护的OLED的过电压现在将“偏好”通过OPD的路径,因为电流将总是采取最小电阻的路径。将被OLED视为负或反向过电压的过电压现在替代地被过电压保护二极管(或下文中的“OPD”)视为正的正向电压,并且可以通过该过电压保护二极管转移,而不会受到焦耳加热的损害。作为结果,集成过电压保护二极管在ESD事件期间或任何过电压事件期间充当安全电流通道,并可靠地保护OLED免受损害。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另一个优点在于集成OPD可以延长使用脉宽调制(PWM)驱动的OLED的寿命。已经观察到,与模拟连续驱动相比,PWM驱动可以减少OLED寿命。在PWM操作中,电压供应线上可能存在尖峰。尖峰可能存在于正向电压方向或反向电压方向上。来自正向方向上的尖峰的灾难性故障的风险很低,但灾难性故障将很可能由反向或负方向上的尖峰引起。通过在OLED制造期间提供集成的负过电压保护二极管,可以显著提高PWM操作的OLED系列的“死亡率”。根据本专利技术,OLED器件包括OLED和集成的负过电压保护二极管,并且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造,使得该OLED器件包括在载体上的第一OLED电极和单独的第二OLED电极接触部,该第二OLED电极接触部包含第一过电压保护二极管电极;有机材料层堆叠,被应用来限定OLED的有源区和过电压保护二极管的有源区;第二OLED电极,在OLED的有源区和第二OLED电极接触部上延伸;以及第二过电压保护二极管电极,在过电压保护二极管的有源区和第一OLED电极上延伸。有利的是,本专利技术的OLED器件从一开始(即从层结构能够承载电流的时刻开始)就包括负OPD。为此原因,与现有技术OLED器件相比,与本专利技术的OLED器件相关联的制造成本相当低,对于现有技术OLED器件,需要附加的工艺步骤来连接分立的过电压保护二极管,并且对于现有技术OLED器件,由于ESD相关的器件故障而产生的成本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从属权利要求和以下描述公开了本专利技术的特别有利的实施例和特征。实施例的特征可以适当地组合。在一个权利要求类别的上下文中描述的特征同样可以适用于另一个权利要求类别。为了简单起见,如上所述,集成过电压保护二极管用于提供免受负过电压的保护,并且在下文中可以缩写为“OPD”,使得术语“过电压保护二极管”、“负过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造包括OLED(10)和集成负过电压保护二极管(11)的OLED器件(1)的方法,所述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n- 在载体(12)上沉积第一OLED电极(100)和单独的第二OLED电极接触部(101C),所述第二OLED电极接触部(101C)包含第一过电压保护二极管电极(110);/n- 沉积有机材料层堆叠(14),以限定所述OLED(10)的有源区(14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006 EP 17195152.81.一种制造包括OLED(10)和集成负过电压保护二极管(11)的OLED器件(1)的方法,所述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在载体(12)上沉积第一OLED电极(100)和单独的第二OLED电极接触部(101C),所述第二OLED电极接触部(101C)包含第一过电压保护二极管电极(110);
-沉积有机材料层堆叠(14),以限定所述OLED(10)的有源区(14OLED)和所述过电压保护二极管(11)的有源区(14OPD);
-沉积第二OLED电极(101),以在所述OLED(10)的有源区(14OLED)和所述第二OLED电极接触部(101C)上延伸;并且
-沉积第二过电压保护二极管电极(111),以在所述过电压保护二极管(11)的有源区(14OPD)和所述第一OLED电极(100)上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沉积所述有机材料层堆叠(14)的步骤之前是以下步骤:沉积绝缘材料层(13),以将所述第一OLED电极(100)与所述第二OLED电极接触部(101C)电隔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OLED电极(101)的极性与所述第一过电压保护二极管电极(110)的极性相反。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OLED电极(101)是OLED阴极(101),并且所述第一过电压保护二极管电极(110)是过电压保护阳极(110)。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过电压保护二极管电极(111)和所述第二OLED电极(101)通过将这些区(111,101)与均匀施加的层电分离而形成。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OLED电极接触部(101C)包括平坦的矩形形状,并且其中,所述过电压保护二极管(11)布置在所述矩形形状内。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OLED电极(100)和所述第二OLED电极接触部(101C)被图案化,使得所述第一过电压保护二极管电极(110)延伸到由所述第一OLED电极(100)限定的区中。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F莫内斯杰,U卡博夫斯基,
申请(专利权)人:亮锐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荷兰;NL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