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衬垫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高导热碳纤维衬垫,所述第一衬垫主体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第二衬垫主体的内侧开设有第二限位滑槽,所述第一衬垫主体和第二衬垫主体的内部均嵌入安装有散热组件,所述第一衬垫主体和第二衬垫主体的内部均匀填充有碳纤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限位块和第二限位滑槽的结合使用,可以方便使用者将第一衬垫主体和第二衬垫主体进行拼接使用,满足了实际的使用需要,使得该衬垫的适用性得到了提升,通过散热组件可以增加第一衬垫主体和第二衬垫主体的散热效果,同时配合碳纤维的优良导热性能,有利于第一衬垫主体和第二衬垫主体上的物品快速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高导热碳纤维衬垫
本技术涉及衬垫
,具体是一种新型高导热碳纤维衬垫。
技术介绍
衬垫是根据商品不同形状及薄弱部位,用于固定商品,确保商品在运输过程中不致移动,同时具有缓冲作用的包装构件,衬垫作为具有缓冲作用的包装构件,其主要作用是减少或降低外界冲击对内包装物品的破坏。常用的缓冲材料有EPS、EPE、PE、PP、纸浆模塑、瓦楞纸板、现场发泡等,现有的衬垫中大多填充有碳纤维。但是现有的衬垫导热效率不高,位于其内部的物品难以在短时间内达到快速散热的效果,同时现有的衬垫拼接不易,也无法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新型高导热碳纤维衬垫,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高导热碳纤维衬垫,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高导热碳纤维衬垫,包括第一衬垫主体、设置在第一衬垫主体一侧的第二衬垫主体以及均开设在第一衬垫主体和第二衬垫主体上表面的放置槽,所述第一衬垫主体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第二衬垫主体的内侧开设有第二限位滑槽,所述第一衬垫主体和第二衬垫主体的内部均嵌入安装有散热组件,且第一衬垫主体和第二衬垫主体的内部靠近放置槽下方位置处开设有与其相通的第一限位滑槽,所述第一衬垫主体和第二衬垫主体的内部均匀填充有碳纤维。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导热片、导热限位柱、散热叶片、限位套环和支撑座,所述导热限位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导热片,且导热限位柱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支撑座,所述导热限位柱的外部固定套接有两个限位套环,所述限位套环的外部呈环形固定有散热叶片,所述散热叶片的数量为四个。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热限位柱为圆柱体结构,且导热限位柱位于第一限位滑槽的内部,所述导热限位柱与第一限位滑槽滑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热片为半圆形结构,且导热片位于放置槽的内部,所述导热片与放置槽通过粘接固定。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块位于第二限位滑槽的内部,且限位块和第二限位滑槽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限位块和第二限位滑槽均为T字形结构,且限位块和第二限位滑槽相适配,所述限位块为塑料材质的构件。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热片、导热限位柱、散热叶片和限位套环均为铜合金材质的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限位块和第二限位滑槽的结合使用,可以方便使用者将第一衬垫主体和第二衬垫主体进行拼接使用,满足了实际的使用需要,使得该衬垫的适用性得到了提升;2、通过散热组件可以增加第一衬垫主体和第二衬垫主体的散热效果,同时配合碳纤维的优良导热性能,有利于第一衬垫主体和第二衬垫主体上的物品快速散热。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新型高导热碳纤维衬垫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新型高导热碳纤维衬垫中散热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中:1、放置槽;2、导热片;3、第一衬垫主体;4、第二衬垫主体;5、支撑座;6、散热组件;7、第一限位滑槽;8、导热限位柱;9、散热叶片;10、限位套环;11、限位块;12、第二限位滑槽。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新型高导热碳纤维衬垫,包括第一衬垫主体3、设置在第一衬垫主体3一侧的第二衬垫主体4以及均开设在第一衬垫主体3和第二衬垫主体4上表面的放置槽1,第一衬垫主体3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1,第二衬垫主体4的内侧开设有第二限位滑槽12,限位块11位于第二限位滑槽12的内部,且限位块11和第二限位滑槽12的数量均为两个,限位块11和第二限位滑槽12均为T字形结构,且限位块11和第二限位滑槽12相适配,限位块11为塑料材质的构件,通过限位块11和第二限位滑槽12的结合使用,可以方便使用者将第一衬垫主体3和第二衬垫主体4进行拼接使用,满足了实际的使用需要,使得该衬垫的适用性得到了提升。在图1和图2中:第一衬垫主体3和第二衬垫主体4的内部均嵌入安装有散热组件6,且第一衬垫主体3和第二衬垫主体4的内部靠近放置槽1下方位置处开设有与其相通的第一限位滑槽7,第一衬垫主体3和第二衬垫主体4的内部均匀填充有碳纤维,散热组件6包括导热片2、导热限位柱8、散热叶片9、限位套环10和支撑座5,导热限位柱8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导热片2,且导热限位柱8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支撑座5,导热限位柱8的外部固定套接有两个限位套环10,限位套环10的外部呈环形固定有散热叶片9,散热叶片9的数量为四个,导热限位柱8为圆柱体结构,且导热限位柱8位于第一限位滑槽7的内部,导热限位柱8与第一限位滑槽7滑动,导热片2为半圆形结构,且导热片2位于放置槽1的内部,导热片2与放置槽1通过粘接固定,导热片2、导热限位柱8、散热叶片9和限位套环10均为铜合金材质的构件,通过散热组件6可以增加第一衬垫主体3和第二衬垫主体4的散热效果,同时配合碳纤维的优良导热性能,有利于第一衬垫主体3和第二衬垫主体4上的物品快速散热。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者先将物品放入放置槽1内,并将物品的底部与导热片2相贴,由图1和图2可以看出,导热片2的弧度较小,所以物品在放置槽1内正常放置的前提下,并能与导热片2接触,此时导热片2可以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将物品的热量传递给下方的导热限位柱8,并通过导热限位柱8传递至外部的限位套环10和散热叶片9上,由于导热片2、导热限位柱8、散热叶片9和限位套环10均为铜合金材质的构件,而铜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热效果,同时碳纤维也具有良好的导热效果,所以通过散热组件6可以增加第一衬垫主体3和第二衬垫主体4的散热效果,同时配合碳纤维的优良导热性能,有利于第一衬垫主体3和第二衬垫主体4上的物品快速散热,然后使用者将限位块11沿着第二限位滑槽12滑入,此时第一衬垫主体3和第二衬垫主体4得以拼接,当限位块11由第二限位滑槽12内滑出时,此时第一衬垫主体3和第二衬垫主体4得以分离,通过限位块11和第二限位滑槽12的结合使用,可以方便使用者将第一衬垫主体3和第二衬垫主体4进行拼接使用,满足了实际的使用需要,使得该衬垫的适用性得到了提升。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高导热碳纤维衬垫,包括第一衬垫主体(3)、设置在第一衬垫主体(3)一侧的第二衬垫主体(4)以及均开设在第一衬垫主体(3)和第二衬垫主体(4)上表面的放置槽(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衬垫主体(3)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1),所述第二衬垫主体(4)的内侧开设有第二限位滑槽(12),所述第一衬垫主体(3)和第二衬垫主体(4)的内部均嵌入安装有散热组件(6),且第一衬垫主体(3)和第二衬垫主体(4)的内部靠近放置槽(1)下方位置处开设有与其相通的第一限位滑槽(7),所述第一衬垫主体(3)和第二衬垫主体(4)的内部均匀填充有碳纤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高导热碳纤维衬垫,包括第一衬垫主体(3)、设置在第一衬垫主体(3)一侧的第二衬垫主体(4)以及均开设在第一衬垫主体(3)和第二衬垫主体(4)上表面的放置槽(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衬垫主体(3)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1),所述第二衬垫主体(4)的内侧开设有第二限位滑槽(12),所述第一衬垫主体(3)和第二衬垫主体(4)的内部均嵌入安装有散热组件(6),且第一衬垫主体(3)和第二衬垫主体(4)的内部靠近放置槽(1)下方位置处开设有与其相通的第一限位滑槽(7),所述第一衬垫主体(3)和第二衬垫主体(4)的内部均匀填充有碳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导热碳纤维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6)包括导热片(2)、导热限位柱(8)、散热叶片(9)、限位套环(10)和支撑座(5),所述导热限位柱(8)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导热片(2),且导热限位柱(8)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支撑座(5),所述导热限位柱(8)的外部固定套接有两个限位套环(10),所述限位套环(10)的外部呈环形固定有散热叶片(9),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涵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双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