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由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树脂部的成型品,该热塑性树脂组合物能够实现纤维素在热塑性树脂中的微细化,微细化的植物来源的纤维均匀地分散在热塑性树脂中。该成型品具有由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树脂部,所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含有热塑性树脂及纤维素,该热塑性树脂中的至少1种为在聚合物分子中具有选自包含酸酐的部分结构的基团及包含酰基化纤维素结构的基团中的至少1种基团的树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成型品
本专利技术涉及灯具的灯体、扬声器组件、接线盒、连接器、带轮及棚室用膜等具备树脂部的成型品、特别涉及通过注射成型、T型模头成型等制作的具备树脂部的成型品。进一步详细而言,涉及具有由含有纤维素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树脂部的灯具的灯体、扬声器组件、接线盒、连接器、带轮及棚室用膜等成型品。
技术介绍
近年来,为了降低汽车等车辆的燃耗,要求车辆进一步轻质化。为了车辆的轻质化,不仅要求构成车辆的车身等大型配件的轻质化,还要求前照灯等灯具、作为搭载于车辆的音响系统的构成要素之一的车载扬声器组件、汽车用的接线盒及连接器、汽车的用于驱动发动机辅机类等的皮带的引导用带轮等各种构件的轻质化。车辆用灯具通常具备具有开口部的灯体、被覆该开口部的前盖、延伸部(extension)、反射镜(reflector)、光源及电装部件等。为了车辆用灯具的轻质化,有效的是利用树脂材料来形成在车辆用灯具的构成部件中相对于车辆用灯具的总重量具有较高比率的灯体。关于车载扬声器组件,除了要求进一步轻质化以外,还要求提高对于振动的强度特性及作为扬声器组件的音响特性。为了满足这种要求,希望用适宜的混配材料来形成例如扬声器组件的壳体(音箱(enclosure)或箱体(cabinet))、框架(frame)等。汽车用的接线盒及连接器通常使用分散有玻璃纤维作为增强材料的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进行注射成型而制造。通过使用这种高强度的树脂,从而能够实现接线盒及连接器的薄壁化、轻质化。另一方面,在通过注射成型制造接线盒及连接器等时,会产生流道边料、错误注射品。另外,有时从报废车辆中回收使用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形成的接线盒及连接器等。但是,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由于再循环而强度下降明显。因此,在使用再循环的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时,从保持强度的观点出发,难以实现接线盒及连接器等的薄壁化、轻质化。因此,需要即使再循环也不丧失薄壁化、轻质化的效果、再循环性优异的纤维增强材料。车辆用带轮通常是树脂部在滚动轴承的外周一体成型而成的,从生产率的观点出发,通过使用了包含增强纤维的树脂等的注射成型来形成树脂部。但是,在注射成型的情况下,注射成型机需要调整树脂材料的流入速度的浇口。另外,在从浇口流入模具内的树脂材料汇合的部分会产生焊缝,在圆周方向产生增强纤维的不均匀,有可能产生强度、尺寸精度的不均匀。因此,在通过注射成型来制造带轮时,要求引导皮带的树脂部的外周部的尺寸精度、可耐受皮带张力的强度特性等。关于灯体,也同样要求尺寸精度优异。各种成型构件的这种轻质化、强度特性的提高不限于汽车等车辆用构件,对例如农业用棚室等成型构件也有这种要求。农业用棚室是为了保护棚内的生产物不受外部影响、保持恒定的环境而广泛使用的。为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从外部掌握内部的样子,农业用棚室的膜主要使用以氯乙烯、聚乙烯、聚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等为主要原料的透明膜。另外,从提高生产率等观点出发,近年来有时会增大农业棚室的规模。由于规模大的农业用棚室中用于棚室的膜的重量增加,因此对支承棚室整体的主体部分的影响变大。另外,与来自外部的飞行物相接触的面积也增大。因此,对于棚室用膜,要求轻质化、高弹性模量及高强度。另外,从近年的有效利用资源的观点出发,有时也要求材料的再循环性。为了满足上述要求,纤维素被视为有望作为各种构件所具备的树脂部的混配材料。纤维素是地球上广泛存在、可再生的天然资源,因此作为具有高再循环性的材料是适宜的。另外已知,纤维素质量轻且通过微细化到微小的尺寸而提升机械特性,若微细化到纳米尺寸则成为极高弹性模量且高强度的材料。而且混配有微细化的纤维素的树脂与混配玻璃纤维或碳纤维的树脂相比,表面平滑性良好。还研究了利用具有这种特性的纤维素作为热塑性树脂的增强材料,其可能性受到关注。作为由这种纤维素系微细纤维和热塑性树脂构成的复合树脂的制造方法,已知下述方法:最初将植物纤维解纤(微纤化),对于该微纤化的植物纤维(纤维素系微细纤维),为了进行分散性和纤维-树脂间的界面控制,使用增容剂或界面增强材料,与聚丙烯这样的热塑性树脂混合而进行混炼(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但是,这样的方法至少包括下述工序:将植物纤维解纤(微纤化)的工序;和将该微纤化的植物纤维(纤维素系微细纤维)混合到热塑性树脂中进行复合化的工序。因此,不仅步骤变得繁杂、制造成本提高,而且在混炼到热塑性树脂中时容易再聚集,实际状况是难以对其进行控制。另外,近年来提出了下述方法:对植物纤维进行化学处理而使表面改性后,将该改性植物纤维和热塑性树脂用加工机进行混炼(例如,参见专利文献2)。该方法为下述方法:在加工机内,一边将改性植物纤维与热塑性树脂一起混炼,一边促进植物纤维的微细化。但是,这种方法也是在化学处理的工序中使植物纤维暂时溶胀后使化学物质作用,使其干燥后投入加工机内。因此,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方法虽然与以往的方法相比有所改善,但步骤烦杂,成本降低有极限。另外,在使用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含有聚丙烯和植物纤维的复合树脂并通过注射成型来成型出上述成型品、例如灯体时,存在容易腐蚀其成型中使用的模具的问题。因此,希望使用对模具没有腐蚀性的材料来进行注射成型。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8/0146701号说明书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3/133093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树脂部的成型品,上述树脂部是用纤维素已在热塑性树脂中微细化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的。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得到了下述见解:通过使热塑性树脂中含有在聚合物分子链中具有选自包含酸酐的分子结构的基团及包含酰基化纤维素结构的基团中的至少1种基团的树脂作为该热塑性树脂的1种,从而植物来源的纤维得以微细化,而且通过使其中共存离子物质,从而进一步促进植物来源的纤维的微细化。其结果是,发现可以使作为填充材料的纤维素在作为母材的热塑性树脂内微细化,由此,可得到具有由包含微细化的纤维素和热塑性树脂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树脂部的成型品。即,本专利技术的主要构成如下。[1]一种成型品,其具有由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树脂部,所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含有热塑性树脂及纤维素,该热塑性树脂中的至少1种为在聚合物分子中具有选自包含酸酐的部分结构的基团及包含酰基化纤维素结构的基团中的至少1种基团的树脂。[2]根据上述[1]所述的成型品,其中,上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含有离子化合物,该离子化合物的含量为上述纤维素的含有质量的0.001倍以上且小于1.000倍。[3]根据上述[2]所述的成型品,其中,上述离子化合物如下述通式(1)或(2)所示。通式(1)及(2)中,Z1表示=C(Ra)-或=N-。在此,Ra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L1表示2价的连接基团。R1~R5各自独立地表示烷基、烯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成型品,其具有由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树脂部,所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含有热塑性树脂及纤维素,该热塑性树脂中的至少1种为在聚合物分子中具有选自包含酸酐的部分结构的基团及包含酰基化纤维素结构的基团中的至少1种基团的树脂。/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929 JP 2017-190819;20170929 JP 2017-190820;201.一种成型品,其具有由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树脂部,所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含有热塑性树脂及纤维素,该热塑性树脂中的至少1种为在聚合物分子中具有选自包含酸酐的部分结构的基团及包含酰基化纤维素结构的基团中的至少1种基团的树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品,其中,所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含有离子化合物,该离子化合物的含量为所述纤维素的含有质量的0.001倍以上且小于1.000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型品,其中,所述离子化合物由下述通式(1)或(2)所示,
在通式(1)及(2)中,Z1表示=C(Ra)-或=N-;在此,Ra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L1表示2价的连接基团;R1~R5各自独立地表示烷基、烯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基;R2~R5中的至少2个可以相互键合而形成环;X-表示阴离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型品,其中,所述通式(1)或(2)所示的化合物由下述通式(1a)、(1b)、(2a)~(2c)中的任一者表示,
在通式(1a)、(1b)、(2a)~(2c)中,R1、R2及X-与所述通式(1)或(2)中的R1、R2及X-含义相同;R11及R12各自独立地表示取代基;n11为0~3的整数,n12为0~5的整数;在此,在R11为2个以上时,多个R11彼此可以相同或不同;另外,至少2个R11可以相互键合而形成环,
R13~R15各自独立地表示烷基、烯基、环烷基、芳基或杂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宰庆,须山健一,中岛康雄,小泽英史,
申请(专利权)人: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