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孔凡让专利>正文

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301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水作工质来调节室温的空调器。现有的用水作工质,特别是用地下水作工质来调节室温的空调器,由水泵,进出水管,风扇和换热器构成,采用金属材料做为换热器的热质交换面,加工工艺复杂,造价高,金属材料的良导热性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换热能力受限。新型空调器采用价格低廉的塑料作为热质交换面,可大大扩大散热面而不会过分提高造价,换热能力提高,加工工艺简单,在气流的吹动下,柔性塑料软管或塑料薄膜会发生振动,这种振动使气流更好的挠动,提高了换热效率,由于仅风扇和水泵用电,所以耗电省。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空调器适用于各种大小建筑物调节室温,可代替中央空调及小型空调,在我国电力紧张的情况今天,尤其值得推广。(*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水特别是地下水作工质来调节室温的空调器。现有的用水作工质,特别是用地下水作工质来调节室温的空调器,由水泵,进出水管,风扇和换热器构成,采用金属材料做为换热器的换热面。例如把金属管道盘成蛇形,或多根并列。为了进一步扩大散热面,常采用焊接,镶接或涨接等工艺在金属管道外表面固定肋片。这种空调器的缺点是1.加工工艺复杂.2.造价高.3.由于地下水与室温的温差较小,金属材料的良导热性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换热能力受限。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空调器,它加工工艺简单,造价低,换热能力高,耗电少。本专利技术任务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水与空气交换热量要经过三个过程,第一过程是水对管道内壁面的对流放热过程,第二过程是管道内壁面对管道外壁面的导热过程,第三过程是管道外壁面对空气的对流放热过程,任一过程的热量传递能力都会影响整个换热器的换热能力。由于空气的对流放热系数较小,且地下水与室温的温差较小,第三过程的放热能力受限,使第二过程中金属的良导热性无法发挥。如增大面积,造价又会很高。塑料的导热能力虽然不如金属,但可以满足要求。例如壁厚为0.1毫米的塑料(如聚乙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地下水的空调器,包括有水泵(11),进水管(14),回水管(15)和换热器(12),其特征在于:采用塑料作为换热器的换热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凡让
申请(专利权)人:孔凡让陈绍铎孙安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