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儿童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1625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6: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及一种折叠式儿童推车。现有一种流行的简易儿童推车号称“溜娃神器”,非常轻便,但由于前轮支杆1在座椅7后方的阻挡,无法安装靠背兜8供儿童靠着或躺着睡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前轮支杆1上端构造出靠背兜支架10,并设置靠背兜8于其中,为儿童提供可以靠或躺着睡觉的条件,并保留了现行“溜娃神器”的简易、轻便的基本优点。

Folding children's c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式儿童推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儿童推车,尤其是仅由一个车架铰接点3将后轮支杆2跟前轮支杆1连接,与开合控制构件301一起构成车架的简易儿童推车。
技术介绍
近些年来,一种被称为“溜娃神器”的简易儿童推车风靡全球。它有两根后轮支杆和一根前轮支杆,前轮支杆套管和后轮支杆通过一铰接点相连接形成车架主体,该铰接点我们可以成为车架铰接点;当其处于乘坐姿态时,后轮支杆和前轮支杆套管绕铰接点成一个角度,座椅搭在后轮支杆和前轮支杆上;经典地,座椅以铰接点连接到两根后轮支杆上,且位于连接前轮支杆与后轮支杆的铰接点的上方;为了控制乘坐姿态时的后轮支杆与前轮支杆之间所成的角度大小,设置一个开合控制构件301,当后轮支杆与前轮支杆的张角打开到既定大小时,正好被其阻挡,不可进一步张大;两根后轮支杆在铰接点上方的部分,处于儿童乘坐时面向的前方,两根后轮支杆的最上端同时固定在一根把手上;前轮支杆从前轮支杆套管中穿过,且前端固定的前轮为定向轮,后端有一把手朝后下方的把手,如果控制把手使得前轮超前方,推车就径直往前行驶,如果控制住把手使得前轮发生偏角时,推车就拐弯。这种简易儿童推车的最大好处是轻便,因为它去掉了许多冗余的支撑结构,把结构重量减到了最轻,而且其附加的围栏结构不参与车架承重,大部分材料都使用泡沫也非常轻便。其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靠背,儿童乘坐时如果犯困,很难在推车上躺下或靠着休息,这限制了其应用。它没有靠背的原因很直接:首先,从座椅往上的部分,后方只有一根杆子,即前轮支杆,在横向没有足够的支点来稳定的固定靠背,使得儿童可以斜依或者斜躺,更无法设置卧兜使得儿童可以平躺;其次,前轮支杆以及其上设置的把手,会主动偏转以控制车辆转弯,这样就会把连接在上面的靠背兜带偏,使得乘坐在推车上并依靠在靠背上的儿童有可能失去平衡;再次,靠背需要是柔性结构,在座椅后上方,前轮支杆和前轮支杆套管都是直杆,即使设置了靠背,也会与靠背相冲突,如果靠背是软的,还会梗着儿童的背部。目前市场上还有一些改进版的“溜娃神器”,拥有比较低矮的靠背,但由于没有支架去支撑靠背,无法承受较大地荷载,因此无法让儿童的头和背部一起靠着休息,达到可以睡觉的舒适程度。综上所述,市场亟待专利技术一种拥有“溜娃神器”的轻便可折叠特点并可以让儿童可以靠着睡觉的儿童推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方案,在车架由前轮支杆1和后轮支杆2用车架铰接点3铰接而成的简易儿童推车上,构造出合适的结构,安装上靠背兜8,使得儿童乘坐时,可以倚靠或躺在靠背兜8来休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折叠式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前轮、后轮、坐垫7,靠背兜8,靠背兜支架10;所述车架包括前轮支杆1、后轮支杆2及开合控制构件301;所述前轮支杆1和后轮支杆2的中部相互铰接,所述开合控制构件301能够限制前轮支杆1和后轮支杆2的相对转动角度,所述前轮支杆1和后轮支杆2展开时呈交叉状;所述前轮5设置于前轮支杆1下端,所述后轮6设置于后轮支杆2下端,所述后轮支杆2上端设置有前把手4,所述坐垫7设置于前轮支杆1和后轮支杆2的铰接点上方;所述前轮支杆的上端设置有靠背兜支架10,靠背兜8设置在靠背兜支架10内;所述靠背兜(8)的顶端离坐垫(7)的距离大于儿童坐姿的标准坐高。其中:所述靠背兜(8)的顶端离坐垫(7)的距离,是指靠背兜(8)的顶端沿着靠背都(8)长度延伸的方向,做一条直线与坐垫(7)相交,该交点与靠背兜(8)的顶端的距离。值得注意的是,所述靠背兜(8)的顶端离坐垫(7)的距离并非靠背兜(8)的顶端与坐垫(7)的垂直距离。所述坐高,是指采取坐姿时,头顶到座椅上表面的距离。所述坐姿的标准坐高,指按照所处国家(或地区)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儿童推车的设计使用的最大年龄的儿童采取坐姿时,测量的平均坐高,或坐高测量数据的50百分位数(坐高的50百分位数为一个测量值,坐高的测量数据中恰好50%的数据不超过该值);如果设计使用年龄小于该国家(或地区)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给出了的平均坐高的最低的年龄,则取该国家(或地区)或该行业的标准所给的最低年龄段的平均坐高;如果该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把坐高的测量分了男女,则儿童车设计也应分为男款、女款、男女通用款,男款和女款分别与男童和女童的该年龄阶段的平均坐高来比较,而男女通用款取男女童测量平均值中较大的一个来比较,通常,为了生产和设计简便,儿童推车的尺寸一般设计为男女通用款。比如在我国,拥有《中国未成年人人体尺寸》国家标准,现行版本为GB/T26158-2010,最低给出了4-6岁儿童的坐姿坐高的测量值,如果在我国使用本技术的技术,选用4岁或者低于4岁作为设计使用年龄时,则要求靠背兜(8)顶端离坐垫(7)的距离,大于我国4-6岁儿童的坐姿的平均坐高,并且男款、女款分别于男童、女童的国家表准测量数据去对比,男女通用款则采取男童、女童测量数据中较大的一个去对比。为了保证靠背(8)受到良好支撑,优选地,所述靠背兜(8)上连接于靠背兜支架(10)的连接点至少有一个位于靠背兜(8)的顶端,或与靠背兜(8)的顶端的距离小于靠背兜(8)全长的三分之一。其中所述靠背兜(8)的全长,不是指沿着儿童坐姿的左右方向的宽度,而是儿童倚靠在靠背兜时,沿着儿童的头部到臀部这个方向上,靠背兜(8)的长度。这里所述靠背兜8,指的是可让儿童倚靠或者躺上去的结构,尤其指柔性的靠背结构,在柔性的靠背结构中,又尤其指用布料等纺织、针织面料或薄层高分子结构为主要材料的靠背结构。通常,这种简易婴儿推车还包括开合控制构件301,当前轮支杆1和后轮支杆2之间张开的角度达到设计值时,阻挡所述前轮支杆1和后轮支杆2之间的角度继续扩大;其座椅7铰接于于前轮支杆1和后轮支杆2其中一者之上,并在乘坐姿态时搭架于另一者之上。要能放置靠背兜8,就需要解除前轮支杆1的上部(即在座椅7表面的后上方的部位)对靠背兜8的阻碍,以及防止前轮支杆1梗住儿童的背部。这样就需要让前轮支杆1在儿童的背部所倚靠的范围内不占有空间,也就是说,要用一个靠背兜支架10构造出一个“容纳靠背兜8的空间”。对于靠背兜支架10的构成,有两种技术方案:第一种方案是所述靠背兜支架10包含前轮支杆1上端延伸出的弯曲结构;所述弯曲结构的特征是,围绕于靠背兜8;所述靠背兜8设置于所述弯曲结构内。而前轮支杆1的上端延伸出的弯曲结构,可以在前后方向做弯曲,也可以在左右方向做弯曲,当然,也可以是两种弯曲部件的组合,或者一种弯曲部件的弯曲是在前后和左右两个方向上的弯曲的矢量合成。所述靠背兜支架10在前后方向上弯曲时,可以包含由前轮支杆1上端延伸出的向后弯曲部102,和/或向前延伸部105。所述靠背兜支架10在左右方向上弯曲时,可以包含由前轮支杆1上端延伸出的侧向弯曲部110。特别说明的是:由前轮支杆1上端延伸出的弯曲结构,既包含由前轮支杆1的上端经过弯曲成型后形成的结构,也包含该弯曲成型后的结构经过切割之后重新组装起来的结构,也包括该弯曲成型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式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前轮(5)、后轮(6)、坐垫(7),靠背兜(8),靠背兜支架(10);/n所述车架包括前轮支杆(1)、后轮支杆(2)及开合控制构件(301);/n所述前轮支杆(1)和后轮支杆(2)的中部相互铰接,所述开合控制构件(301)能够限制前轮支杆(1)和后轮支杆(2)的相对转动角度,所述前轮支杆(1)和后轮支杆(2)展开时呈交叉状;/n所述前轮(5)设置于前轮支杆(1)下端,所述后轮(6)设置于后轮支杆(2)下端,所述后轮支杆(2)上端设置有前把手(4),所述坐垫(7)设置于前轮支杆(1)和后轮支杆(2)的铰接点上方;/n所述前轮支杆(1)的上端设置有靠背兜支架(10),靠背兜(8)设置在靠背兜支架(10)内;/n所述靠背兜(8)的顶端离坐垫(7)的距离大于儿童的标准坐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式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前轮(5)、后轮(6)、坐垫(7),靠背兜(8),靠背兜支架(10);
所述车架包括前轮支杆(1)、后轮支杆(2)及开合控制构件(301);
所述前轮支杆(1)和后轮支杆(2)的中部相互铰接,所述开合控制构件(301)能够限制前轮支杆(1)和后轮支杆(2)的相对转动角度,所述前轮支杆(1)和后轮支杆(2)展开时呈交叉状;
所述前轮(5)设置于前轮支杆(1)下端,所述后轮(6)设置于后轮支杆(2)下端,所述后轮支杆(2)上端设置有前把手(4),所述坐垫(7)设置于前轮支杆(1)和后轮支杆(2)的铰接点上方;
所述前轮支杆(1)的上端设置有靠背兜支架(10),靠背兜(8)设置在靠背兜支架(10)内;
所述靠背兜(8)的顶端离坐垫(7)的距离大于儿童的标准坐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儿童推车,其特征是:靠背兜支架(10)包含前轮支杆(1)上端延伸出的弯曲结构;所述弯曲结构的特征是,围绕于靠背兜(8);所述靠背兜(8)设置于所述弯曲结构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儿童推车,其特征是:靠背兜支架(10)为设置于前轮支杆(1)上端的圈状结构;所述圈状结构为封闭的圈状结构,或者有开口的圈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儿童推车,其特征是:还包括主拉链(831)和/或主纽扣,和/或车缝部件,靠背兜(8)通过主拉链(831),和/或主纽扣,和/或车缝部件,连接在靠背兜支架(10)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儿童推车,其特征是:所述靠背兜(8)还包含一组或多组换挡机构,所述换挡机构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石鼓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不等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