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降低磨损的阀杆放置架,涉及阀体制造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手推车本体;手推车本体包括水平承载板;水平承载板上设有手推把手;水平承载板下表面设有四个小轮,还包括托板;水平承载板上表面分别固定有两第一固定立柱和两第二固定立柱;两第一固定立柱同一侧面均线性排列固定有第一半圆支撑槽;两第二固定立柱同一侧面均线性排列固定有第二半圆支撑槽;第一半圆支撑槽轴线与第二半圆支撑槽轴线平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的手推车本体、第一固定立柱、第二固定立柱、第一半圆支撑槽、第二半圆支撑槽、托板组合使用,满足多环境下的阀杆运输及防碰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降低磨损的阀杆放置架
本技术属于阀体制造
,特别是涉及降低磨损的阀杆放置架。
技术介绍
阀杆是阀门重要部件,用于传动,上接执行机构或者手柄,下面直接带动阀芯移动或转动,以实现阀门开关或者调节作用。阀杆在生产完成后堆放在同一个货物箱内不进行分隔防碰处理,且在进行远途运输时只是将零件放在同一张海绵上进行上下层的分隔,同一层的阀杆之间仍会碰撞,最终导致阀体安装后密闭性受到影响,影响产品质量,因此需要对阀杆的放置运输环境进行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降低磨损的阀杆放置架,通过设计的手推车本体、第一固定立柱、第二固定立柱、第一半圆支撑槽、第二半圆支撑槽、托板组合使用,满足多环境下的阀杆运输及防碰撞,解决了现有的问题阀杆在生产后放置在一起碰撞及运输时碰撞。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降低磨损的阀杆放置架,包括手推车本体;所述手推车本体包括水平承载板;所述水平承载板上设有手推把手;所述水平承载板下表面设有四个小轮,还包括托板;所述水平承载板上表面分别固定有两第一固定立柱和两第二固定立柱;两所述第一固定立柱同一侧面均线性排列固定有第一半圆支撑槽;两所述第二固定立柱同一侧面均线性排列固定有第二半圆支撑槽;所述第一半圆支撑槽轴线与第二半圆支撑槽轴线平行;所述第一固定立柱一侧面开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二固定立柱一侧面开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一通槽与第二通槽垂直设置;所述托板上表面开有若干存储槽;所述存储槽表面线性排列固定有托架组件;所述托板上表面与托板下表面结构对称;所述托板一相对侧面均固定有一与第一半圆支撑槽配合的固定圆柱转轴;所述托板另一侧面固定有两与第二半圆支撑槽配合的L形固定圆柱转轴;所述托板一侧面固定有两螺柱;所述螺柱上螺纹连接有两锁紧螺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立柱与第二固定立柱均为长方体结构;两所述第一固定立柱与两第二固定立柱矩形排列。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槽为矩形结构;所述第一通槽与第一固定立柱上端面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槽为矩形结构;所述第二通槽与第二固定立柱上端面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托架组件包括第三半圆支撑槽体和第四半圆支撑槽体;所述第三半圆支撑槽体与第四半圆支撑槽体同轴线。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圆柱转轴与第一通槽滑动配合。进一步地,所述螺柱与第二通槽滑动配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计的手推车本体、第一固定立柱、第二固定立柱、第一半圆支撑槽、第二半圆支撑槽、托板组合使用,在车间进行生产时可以将托板水平或倾斜安装在第一半圆支撑槽上与第二半圆支撑槽或第二通槽上,方便加工时进行取放且有效的杜绝碰撞,在进行远途运输时将托板顺着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进行多层叠放,位置定位准确且上下面对称的托板将阀杆稳定的分开并定位,预防阀杆窜动及相互间的接触损伤。2、本技术通过设计的手推车本体、第一固定立柱、第二固定立柱、第一半圆支撑槽、第二半圆支撑槽、托板组合使用,结构合理简单,使用方便,适合大范围推广使用。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降低磨损的阀杆放置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手推车本体、第一固定立柱、第二固定立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托板俯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托板仰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手推车本体,2-第一固定立柱,3-第二固定立柱,4-第一半圆支撑槽,5-第二半圆支撑槽,6-托板,7-托架组件,8-螺柱,9-锁紧螺母,10-固定圆柱转轴,11-L形固定圆柱转轴,101-水平承载板,102-手推把手,103-小轮,201-第一通槽,301-第二通槽,601-存储槽,701-第三半圆支撑槽体,702-第四半圆支撑槽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所示,本技术为降低磨损的阀杆放置架,包括手推车本体1;手推车本体1包括水平承载板101;水平承载板101上设有手推把手102;水平承载板101下表面设有四个小轮103,还包括托板6;水平承载板101上表面分别固定有两第一固定立柱2和两第二固定立柱3;两第一固定立柱2同一侧面均线性排列固定有第一半圆支撑槽4;两第二固定立柱3同一侧面均线性排列固定有第二半圆支撑槽5;第一半圆支撑槽4轴线与第二半圆支撑槽5轴线平行;第一固定立柱2一侧面开有第一通槽201;第二固定立柱3一侧面开有第二通槽301;第一通槽201与第二通槽301垂直设置,提高托板6被定位的稳定性;托板6上表面开有若干存储槽601;存储槽601表面线性排列固定有托架组件7;托板6上表面与托板6下表面结构对称;托板6一相对侧面均固定有一与第一半圆支撑槽4配合的固定圆柱转轴10;托板6另一侧面固定有两与第二半圆支撑槽5配合的L形固定圆柱转轴11;托板6一侧面固定有两螺柱8;螺柱8上螺纹连接有两锁紧螺母9。其中如图1-2所示,第一固定立柱2与第二固定立柱3均为长方体结构;两第一固定立柱2与两第二固定立柱3矩形排列。其中如图1-2所示,第一通槽201为矩形结构;第一通槽201与第一固定立柱2上端面连通。其中如图1-2所示,第二通槽301为矩形结构;第二通槽301与第二固定立柱3上端面连通。其中,托架组件7包括第三半圆支撑槽体701和第四半圆支撑槽体702;第三半圆支撑槽体701与第四半圆支撑槽体702同轴线。其中如图1所示,固定圆柱转轴10与第一通槽201滑动配合。其中如图1所示,螺柱8与第二通槽301滑动配合。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如图1所示,在进行车间生产时,将固定圆柱转轴10安装在第一半圆支撑槽4中,L形固定圆柱转轴11安装在第二半圆支撑槽5中,从下至上依次设置,固定圆柱转轴10与L形固定圆柱转轴11设置在同一水平面水平设置或固定圆柱转轴10与L形固定圆柱转轴11设置在不同水平面倾斜设置同时通过两锁紧螺母9将托板6的L形固定圆柱转轴11一端进行位置固定,在分隔保护阀杆的同时方便快速的进行码放;在进行长距离进行运输时,将固定圆柱转轴10顺着第一通槽201滑至最下端,将螺柱8顺着第二通槽301滑至最下端从下至上依次进行叠放,第一通槽201与第二通槽301垂直设置,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降低磨损的阀杆放置架,包括手推车本体(1);所述手推车本体(1)包括水平承载板(101);所述水平承载板(101)上设有手推把手(102);所述水平承载板(101)下表面设有四个小轮(10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托板(6);/n所述水平承载板(101)上表面分别固定有两第一固定立柱(2)和两第二固定立柱(3);两所述第一固定立柱(2)同一侧面均线性排列固定有第一半圆支撑槽(4);两所述第二固定立柱(3)同一侧面均线性排列固定有第二半圆支撑槽(5);所述第一半圆支撑槽(4)轴线与第二半圆支撑槽(5)轴线平行;/n所述第一固定立柱(2)一侧面开有第一通槽(201);/n所述第二固定立柱(3)一侧面开有第二通槽(301);所述第一通槽(201)与第二通槽(301)垂直设置;/n所述托板(6)上表面开有若干存储槽(601);所述存储槽(601)表面线性排列固定有托架组件(7);所述托板(6)上表面与托板(6)下表面结构对称;所述托板(6)一相对侧面均固定有一与第一半圆支撑槽(4)配合的固定圆柱转轴(10);所述托板(6)另一侧面固定有两与第二半圆支撑槽(5)配合的L形固定圆柱转轴(11);所述托板(6)一侧面固定有两螺柱(8);所述螺柱(8)上螺纹连接有两锁紧螺母(9)。/n...
【技术特征摘要】
1.降低磨损的阀杆放置架,包括手推车本体(1);所述手推车本体(1)包括水平承载板(101);所述水平承载板(101)上设有手推把手(102);所述水平承载板(101)下表面设有四个小轮(10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托板(6);
所述水平承载板(101)上表面分别固定有两第一固定立柱(2)和两第二固定立柱(3);两所述第一固定立柱(2)同一侧面均线性排列固定有第一半圆支撑槽(4);两所述第二固定立柱(3)同一侧面均线性排列固定有第二半圆支撑槽(5);所述第一半圆支撑槽(4)轴线与第二半圆支撑槽(5)轴线平行;
所述第一固定立柱(2)一侧面开有第一通槽(201);
所述第二固定立柱(3)一侧面开有第二通槽(301);所述第一通槽(201)与第二通槽(301)垂直设置;
所述托板(6)上表面开有若干存储槽(601);所述存储槽(601)表面线性排列固定有托架组件(7);所述托板(6)上表面与托板(6)下表面结构对称;所述托板(6)一相对侧面均固定有一与第一半圆支撑槽(4)配合的固定圆柱转轴(10);所述托板(6)另一侧面固定有两与第二半圆支撑槽(5)配合的L形固定圆柱转轴(11);所述托板(6)一侧面固定有两螺柱(8);所述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珊妃,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盛大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